《2022年蚕桑产业巩固提高和延链发展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蚕桑产业巩固提高和延链发展工作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年蚕桑产业巩固提高和延链发展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现代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构建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优质蚕桑基地,强化蚕桑装备应用,全面推广省力化技术,提升蚕桑生产水平,发展桑枝食用菌产业,推进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将县建成全国高端丝绸原料基地,打造成全国桑、菌、肥、茧、丝、绸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基地,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二、建设内容(-)提升基地建设质量。以猛山、双星、乐善、鼓匠、石盘等乡镇为重点,不断改善蚕桑生产条件,改建低产桑园2万亩
2、,保障全县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达到5万亩。强化蚕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桑园便道,实现农机高效作业。完善桑园内山坪塘、蓄水池、沟渠等水利设施。建设标准化蚕茧收烘站,安装自动烘茧机,配套智能化收茧系统。修建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配套省力化蚕台、纸板方格族,实现省力化养蚕。修建蚕沙池,进行蚕沙无害化处理。稳定桑园面积,推广桑园间作粮经作物、药材、食用菌和林下养殖等种养模式。2022年发种38万张,产茧1600吨。(二)推广应用技术装备。大力推广桑园省力化管理、养蚕省力化器具,配套桑园运输机具、旋耕机、伐条机、植保无人机等机械设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桑螟虫性诱捕器,开展蚕桑病虫害绿色防
3、控,建设有机蚕桑基地。扩(改)建共育中心2个,安装小蚕饲育自动化生产线,提高蚕桑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建设县蚕桑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配套完善桑枝粉粹车间、制袋车间、养菌车间等设施设备。开发县蚕桑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布设信息采集点,配套LED液晶显示屏、数据交换机等设备,关联安泰公司智能化收茧系统,实现蚕桑生产、技术服务、蚕茧收烘、生产统计、实时数据监控等方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建设。(三)强化产业科技支撑。与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及西南大学密切开展科技协作,为县蚕桑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继续聘请蚕桑包乡技术员,扎根蚕桑基地,对全县蚕桑业主进行全方位、网格化技术指导与服务
4、。开展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培训蚕桑、桑枝菌等生产技术,培养一批农村经济发展领头人。推动良种、良法、良机有机结合,增加养蚕单产,提高蚕茧质量。推广产量高、强健好养、抗病强、综合性状优的蚕品种以及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的桑品种,扩大雄蚕品种养殖量,继续开展家蚕人工饲料育试验示范。建设小蚕专业化共育室,配套小蚕共育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四)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为稳定茧丝行情,提高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对基地蚕桑业主、蚕农及安泰公司返租经营业主(含蚕工厂)等生产主体,县财政给予2元/公斤的蚕茧风险补助,共补助三年(20222024年)。每年养蚕结束后,生产主体填报县蚕茧风险补助申请表并附订种单、售茧单
5、,由乡镇、安泰公司初审汇总,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复核小组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情况向县财政提出资金拨付申请,资金到位后拨付到乡镇,由乡镇负责打卡直发给生产主体。(五)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以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桑枝菌集体经济20个以上,种植大户50户以上,种植农户200户以上,充分利用桑园间作行及养蚕大棚晚秋季养蚕后空闲时间段种植袋料栽培类桑枝菌500万袋以上,覆土栽培类桑枝菌170亩以上。对发展桑枝食用菌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村集体、企业等经营主体建设的标准化菌棚、菌棒进行补助,新(改)建标准化菌棚(高度2米以上且配套相关设施设备)补助20元/平方米;熟料袋栽品种桑枝菌补助0.2元/袋
6、,对核心示范点桑枝菌文化博览园内种植的桑枝菌按照1元/袋进行补助。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底价收购,探索建立“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提升蚕桑综合效益,将我县建成全省蚕桑循环经济发展典范。(六)推进融合互动发展。完善蚕桑主题公园旅游设施,丰富蚕桑文化元素,建成集景观、科普、体验、休闲相结合的蚕桑主题公园,建设以桑、蚕、丝、绸等蚕桑文化为主题的蚕桑休闲广场,进一步完善停车场、游道、道路绿化、公厕、园区标志标牌、文化宣传、休闲、体育等休闲旅游设施。延伸发展桑枝菌,建设县蚕桑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打造桑枝菌科技博览园,建成国家级桑枝菌科技示范基地、桑枝菌科普实践教育基地。依托
7、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县蚕桑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桑枝菌科技博览园、安泰丝绸文化博览馆、蚕桑丝绸加工园等,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科普教育、蚕桑丝绸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茧丝绸生态乡村旅游区,展示现代蚕业风采。三、资金概算及来源项目总投资2413万元,其中企业或业主自筹1525万元,占比63.2%,财政资金投入888万元,占比36.8%。其中财政资金包含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奖补资金465万元,涉农整合资金423万元。(详见县蚕桑产业巩固提高和延链发展建设投资概算表)。财政补助所需资金通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和产业发展切块资金予以保障。四、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产业发展需要,
8、成立县委副书记李青松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冬生、副县长张安民、县政协副主席李云峰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党委书记为成员的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于农业农村局,由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澜兼任专班主任,陈景平任常务副主任,王波、陈川任副主任,负责工作专班的日常工作,统筹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各乡镇对应成立产业发展组织机构,各乡镇党委书记为蚕桑产业发展工作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为主要负责人,并落实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二)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由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参与,组建蚕桑产业发展工作督查小组,在全县范围开展定期、不定期
9、督查,及时通报、反馈产业推进中发现的问题,确保产业推进工作落地落实。将稳面积、增单产、提质量、强链条等蚕桑产业发展工作纳入部门、乡镇年终目标绩效考核范围,对产业发展工作效果差、未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和没有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扣除相应单位绩效考核分值,并按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约谈或问责。(三)落实工作保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好抓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各牵头单位要充分履行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各成员单位要增强主动性,积极配合牵头单位抓落实,扎实推进蚕桑产业巩固延链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及时报送工作进度。结合工作实际,各乡镇将定期向县农业农村局局报送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要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蚕桑产业巩固延链的强大合力。(四)严明工作纪律。蚕桑产业发展面积广,建设项目多,涉及资金流量大,各相关部门、乡镇要加强对本单位涉及资金的监管。一是在项目建设、基地验收、目标考核等方面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廉洁自律。二是要加强对蚕桑(桑枝菌)农户、业主、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兑付奖补,坚决不允许出现骗取、套取奖补资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