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34267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固定资产审计案例及心得体会在讲固定资产审计案例之前,我们先看看审计的假设,其实我们的很多做法都符合这些假设,只不过,日用而不知罢了。一个人是不可能向那些不接受讨论基础的人证明任何事物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的阶段就永无止境”。学习一下审计假设,还可以向有些人更好地解释我们的内部审计工作,打消有些人对我们工作结果不切实际的幻想,减少我们的审计风险。其实审计理论内容很多,有许多著作专门讨论过审计理论问题,限于时间,仅简要说说审计假设,有兴趣的审计新人可以买本审计理论书看看。毕竟一个人的理论功底,理论水平,可以决定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认

2、识水平,决定他的判断和预见的准确程度。一般认为审计假设有12个,如下表:所属层次审计假设意义审计产生信息不对为什么需要审计以及审计的原因称干什么。信息不确定派生出审计的性质、目标、任务、以及各类审计概念。信息可验证派生出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风险和合理保证。信息重要性明确经济责任,真正发挥审计的作用。审计主体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审计主体独立性明确审计是一种证实、评价性活动。审计主体胜任性说明审计师有能力进行一系列的判断,识别影响审计风险的要素。审计主体理性推导出需要制定规范约束审计人员,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逻辑依据和技术方法内控有效性演绎出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内部控制风险、抽

3、样风险。风险可控性有助于揭露报表中包含的重大差错和舞弊。认同一贯性为审计师提供了指南和必要保护,使审计责任有了一个合理的界限。证据力差别为审计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责任明确性为判定审计的责任提供前提。是不是挺枯燥的,对于讲究实际的人,对这个其实没有什么兴趣。一般人用它解决实际问题还真用不好。还是讲点比这个实用的东西吧。固定资产常规的审计步骤:1、取得一份固定资产从期初到期末的变化表,其中会显示当年新增和减少的固定资产,当年提取的折旧和因为清理或者调拨固定资产而冲回的累计折旧;2、简单分析一下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不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例如,应该有土地

4、、厂房建筑物、机器等。如果应该有的没有,不应该有的反而有了,原因是什么(可能是租赁的,也可能是占用主业的,还有可能是闲置的);3、询问一下被审计单位确认固定资产的标准,以及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标准,以便了解固定资产组固是否及时;4、讨论一下被审计单位提取折旧的政策,包括折旧方法、年限、残值率等,看这些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5、了解本期固定资产新增在经营上的原因;6、对于新增固定资产,检查其原始凭证,如发票、合同等;7、对于期初余额中较大金额的和容易被移动搬走的项目,进行现场检查,确定其存在性。对于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也用适当的方法做同样的现场检查;8、了解本期固定资产减少在经营上

5、的原因;9、检查本期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凭证,了解哪些东西被清理了,清理收入是多少;10、对本期提取的折旧费用进行测试,关于折旧的提取,一般情况下,只要固定资产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不管是否实际在用,都要开始提取折旧,不能因为还没有开始使用或者暂时停用就不提取折旧;11、考虑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是否要包括一部分资本化的利息,被审计单位是否做了;其实占固定资产主导地位的,是其“存量”,而不是其“增量”。审计人员的审计重点,也就放在了审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上。这里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科目余额大并不一定就重要,交易量大和风险高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每年固定资产的盘点也就是确定存量也是很重要的。2012年资

6、产清查,许多单位自己就填报了许多盘盈或者盘亏的资产项目,而且大多数原因不清,有的勉强说了一个原因就是单位整合的时候形成的。其实盘盈的固定资产不外乎成本中购置的,或者账外资金购入的,或者输送了一些利益别人才“白给”的。企业整合,资产的审计是一个重点,应该盘点一下的。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做会计差错处理,要求追溯调整的原因,而不是列入营业外收入了事。其实,我们的审计实践往往自动修正一些会计处理规定模糊地带。比如,如果你2111年审计发现,某单位2110年虚列成本2000万元,实际建造了一个办公楼。你觉得,2111年这个办公楼可以按照盘盈处理吗?就是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违纪行为,应该冲减账目

7、,原路冲回挤列的成本。固定资产增减不频繁,存量大,就给想在会计上做假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试想想看,如果在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上做假,第一年做完了侥幸没被发现,以后年度还得想办法把那个做的假给清理好,或者另外找个科目藏起来,年年耽精竭虑去糊以前的窟窿,多辛苦啊!如果一上来就在长期资产或负债,尤其是固定资产这里做假,只要做假这一年蒙过去了,以后基本上就安全了,因为审计人员不再会质疑自己以前已经看过的东西了,不管是这个审计人员自己看过的,还是另一个审计人员看过的。以后每年,原来做的假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折旧的提取进入留存收益,浓缩成一个“只往里吸收,不往外释放”的黑洞。看来,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

8、每位审计人员尽职尽责工作,对其他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网上有个报道,好像是上市公司锦州港,就是通过虚增固定资产做大利润的。他将实际发生的费用和虚拟的一些应付账款列入了固定资产科目,而这个固定资产是虚拟的。不但当年做大了利润,还有了一个秘密准备。我们铁路企业有没有这种情况呢?前面不是说过,有些人希望固定资产购建的预算越大越好吗?其实,除了个人利益之外,是不是也将一些企业费用打进去了呢?还有的单位年年有大额固定资产购建造活动,几年下来,也几十亿了,这里到底核算了一些什么?谖呀,他们要是学习锦州港,那可这么办呢?不知道哪个审计人员有幸,成为第一个发现这问题的人。所以,审计人员在做固

9、定资产这个科目的时候,就不能仅仅是看“增量”,对期初余额也要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少量的抽查,甚至盘点。固定资产这部分有一些非常常规的审计步骤,但恰恰是这些常规的审计步骤让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变成了一种程序化的行为而不愿意思考了。审计,总是要保持一种在标准程序和机动灵活的思考之间的张力。一般而言,固定资产这个领域不一定要做多少内控测试,因为当年的新增和减少可能很有限,不算什么主要交易。但是新增一般看有没有预算,报废而减少的固定资产一定要看有没有残值收入,残值收入合不合理。不过,一般企业,在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上往往有缺陷,最明显的,是以下这么几条。你要是记住了这几条,只要在做审计时跟被审计单位稍微聊几

10、句,就能发现一些很好的管理建议。是哪几条呢?1、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如设备科(主要管机器设备)和其它部门(主要管厂房及其它东西)并不与财务部定期核对各自的记录,这些部门也不定期做固定资产盘点;2、每台固定资产上没有固定资产标签;3、在建工程完工转固定资产的时间不是严格按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来执行的,往往是有了竣工决算报告才转为固定资产,造成折旧的提取推迟;4、年末盘点走形式,没有盘点痕迹;5、大型购建活动,日后交付使用的单项固定资产,也就是资产明细和实物资产好像没有一一对应的清晰关系,造成价值核算和数量核算的脱节,不利于日后固定资产的管理。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没有补提折旧案例:集团下属某公司

11、,新建线路等资产,价值30多亿,投入使用一年了,但以没有竣工决算为由,迟迟不估价入账。后来,审计发现了,要求估价入账。也估价入账了,并按照规定计提了折旧,一年后经营业绩审计发现,竣工决算数大于估价入账数大约3亿,由于年初预算时候没有考虑这个因素,如果补提折旧,当年影响利润2千万左右,因此没有补提折旧。有的人说了,如果执行新准则,就不需要补提折旧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恶意少估计固定资产入账呢?如果是重大疏忽少估计固定资产入账呢?新准则,估计入账的固定资产,竣工后不补提折旧,是隐含一个前提的,即你的估价入账没有重大的差错,如果你估价的时候低估了或者遗漏一些固定资产明细项目,这属于重大会计差错,还

12、是应该补提折旧的,不能算是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要被什么准则,尤其是复杂的准则糊弄了,用常识判断,用事实说话,已经投入使用的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价值和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价值差距太大是不符合常识的。必须找出差距大的真实原因,做会计差错处理。会计准则没有那么复杂,有的企业会计把他说的头头是道,这个理论那个内涵思想的,这样的人不过是想借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罢了。我们集团的会计人很少这么说准则,其他单位的人多了去To还是干内审好一些。省得辛辛苦苦学一些理论对付他们,非常无聊。另讲一个关于固定资产估价入账的案例: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基本情况如下:某物流公司是新设立的企业,实收资本2000万元,公司成

13、立后,该公司建设了一条专用线、一栋办公楼、挖土填坑硬化地面建设了几个货场、仓库,总投资一期工程大约1亿元。截止至2012年工程初步验收结算应支付给施工队伍(集团内部的施工单位)施工费将近1亿元。2012年5-8月该该单位取得装卸费、短运费、仓储费、代理费等600万元。2013年收入计划预计为1200万元。集团联合检查组(包括建设部、纪委、审计部等)要求该单位估价入账固定资产7000万元,该单位截止至2012年底估价入账固定资产3000万元,而且这件事情还引起了主管会计工作高层领导的重视,要求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入账核算。问:集团为什么认为你们应该估价入账固定资产7000万元呢?答:集团认为我单位

14、已经从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中获得了600万元的收入且专用线、货场、仓库基本达到了预定使用状态应该转固7000万元,办公楼由于还没有达到入住条件,可暂不估价入账。问:那你单位为什么只是确认了3000万元呢?答:我们觉得只有3000万元的固定资产达到了预定使用状态,其他的在建项目由于工期紧,比如价值最大的货场(大约5000万),硬化地面不合格,还需要返工修理,否则夏天存储货物时候,容易破坏地面,损失更大。联合检查组的会议纪要,由审计部牵头记录,没有被审计单位参加,审计部认为这些固定资产只要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必须估价入账并按照规定提取折旧。建设部也在这个会议纪要上签字认可,但是建设

15、部没有具体说明到底是那些固定资产达到了预定使用状态,按照施工预算,价值各自为多少。当时我很不理解,这个单位为什么这么固执,不按照集团联合检查组的意见办理呢?估计和这个单位辩论固定资产是否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尤其是那个价值5000多万的硬化地面货场,也不是我们审计人员的强项。问:你单位欠施工单位将近1亿元,准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呢?答:到银行贷款,但是由于只有30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抵押,银行初步决定贷给我们2000万元。问:那集团怎么看你单位资金的问题呢?不要求你们还那个集团内部施工单位吗?前些日子不是进行债权债务清理了吗?重点不就是解决施工单位资金链断裂问题吗?答:集团准备让我们贷款7000万元,

16、然后还给施工单位,所以才让转固吧。但是我们转固,要提取折旧,明年由于地方货物量上不来,预计2013年收入才1200万元,扣除贷款利息、折旧、工资等固定费用我们会亏损的,不是要求新公司运营后不可以亏损吗?资金紧张是集团的事情,还不还贷款也是集团的事情,施工单位资金链断,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折旧、利息影响公司业绩,比如那个硬化地面的货场,我们认为还需要修理修理,现在还达不到理想的使用状态,在估价入账问题上,我公司应该做主,说得算。资产达不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到底是建设部说得算还是被审计单位说的算呢?这是个难题。按照公司法,应该公司说的算。但是集团是直接控制人,集团是唯一股东,集团说的算也不错,采取不采取股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稽查与征管/审计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