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42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XX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的重要平台,在院内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成功转运对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有积极意义。鉴于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且常常依赖生命支持手段及转运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亟需规范并优化院内转运流程,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以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本共识协作组制定了“降阶梯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以保证转运安全。一、基本概念危重症患者:在原有(或没有)基础病前提下,由于某一或某些原因造成危及患者生命,器官功能短暂或较长期发生紧急病理生理障

2、碍,需要进行紧急和持续有效的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等生命支持手段的患者。院内转运: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称为院内转运,安全转运是为了达到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分级转运: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及临床实践等情况,从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及转运时间六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转运的分级及所需配备的人员和装备,以实现资源优化、安全转运。二、院内转运特点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病情危重,需要多种生命支持手段;病情紧急,评估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转运工作繁杂且风险大,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增多。因此,必须制定适合急诊

3、危重症患者自身特点的院内转运方案。首先对急诊院内转运危重症患者充分评估病情,实施降阶梯预案,优化分级,实现最佳路径,并在转运过程中动态评估以充分保证患者转运安全。三、危重患者分级转运原则1、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2、充分评估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分评估有利于:准确了解转运风险;确定可行转运方案;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并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医护人员要充分评估转运

4、路途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3、优化分级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数量和病情危重程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急诊资源配置的难度及资源优化的重要性,而分级转运将动态环境下的急诊资源进行了快捷、优效的配置。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支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级(I级、级、山级),并依据分级标准配备相应转运人员及装备。I级患者具有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S评分9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28cmH20(lcmH20=0.098kPa).F1026O%L应用2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级患者具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GCS评分9-12分,需要

5、人工气道支持(PEEP8CnIH20、Fi0260%)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级患者呈慢性病程,生命体征尚平稳,GC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转运时间在分级评估中作为次要指标,转运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转运风险的增加。转运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依据急诊工作时间、岗位胜任能力配置相应的转运级别;转运装备包括转运药品和仪器设备。分级转运既保证了患者的转运安全,又进行了急诊资源的优化分配。4、最佳路径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经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评估、实时监测、积极应对,而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标准

6、安排人、材、物;转运中,实时评估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为保证转运路径顺畅可以设置转运专梯及一卡通等设备;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措施,并进行评价,确保医疗护理的连续性及持续质量改进。5、动态评估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注重转运流程每个阶段的持续评估。急诊危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由于短暂缺乏的治疗资源及外周环境的突然改变,其往往存在难以预知的病情变化和较大的转运风险。因此,在院内转运中转运人员要对转运流程进行多环节、多方面、无缝隙的动态评估,力求将转运

7、风险降至最低。例如,转运前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在配置好转运装备后;转运中保证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转运后对转运过程和转运效果再次评估。三、分级转运流程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是确保转运操作规范和有效的关键,可大幅降低转运风险,进一步优化急诊资源,同时也是检查和评价转运效果的标准。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和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ACCEPTANCE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包括:评估分级,沟通解释,充分准备,正常转运,应对管理标准化,总结评价。1、评估分级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负责,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五项)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

8、确定转运分级。分级标准按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I、n、In级,按照所有评估项目对应的最高风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患者生命体征级、呼吸支持情况I级、意识情况为In级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为I级)。2、沟通解释根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转运风险,获取家属的知情同意及配合;与团队内部沟通:明确职责,相互配合;与接收部门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及预计转运时间,做好相应准备工作。3、充分准备包括转运人员、转运装备、患者及接收方的准备。转运人员准备。一是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备标准要求选定相应的医护人员;二是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根据急诊的特殊性,护士群体相对固定,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应

9、急方案,由转运护士来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转运装备准备。一是按照转运分级装备配备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和药品;二是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患者准备。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主要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及循环情况等),并检查各种管路及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运。具体内容见下表详细内容:1)责任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程度,适当应用镇静药物。2)为防止患者发生气管插管移位,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必要时加固原有的固定以防运送过程中不慎将插管滑脱。对于脑外伤需转运的患者,转运前应尽量去

10、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烦躁,转运中给予抬高床头、妥善约束等。3)对于昏迷患者应确保气道通畅,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携带气管插管用物。4)在转运前应确保患者的异常血气、化验已得到处理。如严重的酸中毒未能纠正,会影响到转运过程中的通气。5)一些紧急情况如需气管插管,存在气胸等,应先处置后再转运。6)失血患者应有两路以上静脉留置通路。如有配血,可先提取备用。7)评估静脉用药,保证运送过程中有足够的备药。8)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检查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将有创测压通路置于显眼处,以显著标记标明血管活性药物。9)尽量以整床转运,以避免多次搬动造成管道脱开等。10)转运仪器需固定在转

11、运床上。11)转运前对原发疾病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必须控制其原发病发作并预防复发。如颅内高压患者需经适当处理使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方能转运;肠梗阻和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安置鼻胃管;转运时间较长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转运前需要安置尿管等。12)检查各引流管、胸管、胃管等固定情况,清空尿袋。13)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以与转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对照。14)接收方准备。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的准备。4、正常转运正常转运要确保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为确保患者安全,医护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在床单位间移动过程要注

12、意各种管路连接的有效性,避免牵拉松脱;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转运工作。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行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5、应对管理标准化主要是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转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就地抢救;转运分级为级的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转运分级为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转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转运分级为I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转运分级为III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o6、总结评价转运完成后,对整体转运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后续完善转运方案及患者治疗决策提供依据。再次评价患者转运的获益与风险,评估病情是否稳定,并对转运人员组成的合理性、计划措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沟通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重症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