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XX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以来,XX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想好就干、干就干成”的工作要求,主动作为、担当实干,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2022年工作总结(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基层组织根基。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每周召开1次党政班子联席会议、1次党委会议、1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
2、十大精神,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二是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今年8月全镇9个村全部出列,达到提前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其中:罗乐村是集体经济增长最高的,相对比去年增长率达到了74%;并且9村中,超15万元村5个、超30万元村1个。三是强化工作效能建设。参照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做法,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今年以来,开展干部作风日常督查23次、“7+2”领域专项督查9次、节假日专项督查6次;开展领导班子“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组织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3场,干部作风和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四是自身建设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
3、大的依法监督,认真对待代表提出的各项议案和建议意见,收集建议意见271件,已解决265件,反馈率达到98%。(二)坚持推动乡村振兴,城乡内涵面貌持续提升。一是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镇9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个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全面完成“厕所革命”,镇域无害化厕所普及率100%,公厕普及率100虬未雨绸缪提前完成XX河河道清淤28公里,有效减少今年“龙舟水”期间沿岸群众损失。二是乡村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7公里村内主干道路面硬底,实现自然村内道路硬底化全覆盖;完成了坪镇污水管网4公里改造,有效改善居民生活面貌和人居环境。启动珏镇文广路、松
4、鹤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升级改造,解决好日出行难问题。完成社坑村和芝野村水厂建设,解决了436户1674人的饮水问题。引进现代智慧消防系统,完成10个村(居)微型消防站建设,全力打造安全消防示范街区。三是乡村治理能力日益提升。河布村率先推出乡村治理积分制,让村里的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把村规民约落实情况作为积分考核重要指标,用“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四是教育水平有序提升。完成镇中心幼儿园及配套设施建设并成功开园,补齐了学前教育短板。全力配合做好龙川县职业技术学校XX金安校区的改造建设。五是全力探索基层乡镇专项债项目申报。积极与县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沟通,探索累计项目申报经验。
5、(S)坚持产业兴镇不动摇,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一是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今年完成巩固摞荒复耕复种面积及新增摞荒面积合计2453.9亩,同比增长44.6%,粮食播种面积L8万亩(早稻+晚稻),粮食产量达9千吨,同比增长18.9%,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一镇一园”“一镇一改革”,依托龙头企业土包子农产品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丝苗米”产业园,整合流转土地近1万亩,带动农户400多户。二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依托万亩良田基地的辐射作用,各村发展各具特色,河布村黑大米,XX村大棚水果、茶叶,莲坑村皇帝蕉、牛大力、五指毛桃,鹤联村柑橘,罗乐村水产养殖、蔬菜、丝苗米等。四是大力培育
6、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XX完成家庭农场认定家、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31家、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一是全力抓安全稳定。全面开展“7+2”百日攻坚和百日巩固行动,排查发现安全风险隐患276处,全部完成整治。严格落实“交通安全龙九条”、森林防火“十条措施”、“周三消防夜查、周五交通整治”等常态化抓安全长效机制,2021年以来,全镇实现森林防灭火零火情。全面打赢“龙舟水”防御工作,累计转移群众126户344人,达到零伤亡、少损失的目标。受理并办结县级及以上信访案件21起,12345网上投诉平台案件539起,办结率达到100%;实行领导包案11件,解
7、决历史遗留信访案件1宗,稳控涉军退重点人员2名,打赢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仗。二是全力抓网格化智慧管控建设。成立一支由60人组成的网格化综合巡查队伍和一支由15人组成应急救援中队,网格化智慧管控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全力抓常态化疫情防控。2022年以来,全镇有效排查处置密接者7人,处置次密人员62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全流程应急演练2次,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达96.46%,实现全镇疫情防控零输入、零疑似、零感染。二、存在问题总结过去的同时,更要把握当下、谋划明天,我们必须更清醒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发展规模小。XX基础弱、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现状没有根本转变,产业抗风险能力弱、经
8、济结构不优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可用财力不足,建设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制约镇域经济发展。大项目少,主要以产业丝苗米为主,品牌影响力有待加强,其他产业发展能力较弱,村集体经济发展较慢。二是安全风险隐患多。“7+2”领域排查出存在风险隐患276处,安全隐患涉及面广且改造难度大;镇、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虽然增加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网格员等两支队伍,但是综合素质不高,对村(居)应急技术指导难以有效完成,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装备设施落后,应急演练和实战经验缺乏。三是基础设施底子差。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比如部分偏远自然村依然存在饮用水不足,缺乏大规模供水水源,水质难以达标;坪镇出行难、停车难,对
9、照“民生七有”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四是农村土地利用率低。镇域内的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无法积聚,导致农村土地利用低效,盘活利用难度大。三、2023年工作计划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县整体发展思路框架内,XX镇提出新的发展定位,“千年商市、铁血军旅、工匠摇篮、鹤舞华章”,即重现千年商市繁荣,传扬铁血军旅文化,创建工匠摇篮品牌,实现鹤舞华章目标。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XX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和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接下来,XX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秉持“1+3+4+9”的发展规划,把XX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为全县实现又稳又好发
10、展贡献力量。(一)聚焦第一发展要务,着力建设“繁荣XX”。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继续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聚焦丝苗米等主导产业,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挥万亩良田高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精品西瓜、草莓、柑桔、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和牛大力、五指毛桃等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动镇域三大产业发展。大力推动优质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推动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XX红色文化综合服务中心、XX全域徒步线路,莲坑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全力推动“旅游+农业”“文化+农业”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商贸业。积极落实推进国森市长到龙川调研时对XX的定位,以产城融合的思路规划
11、布局镇域发展。利用龙川县职业技术学校金安校区的人口红利,打造3D电影院、商业街、莲坑村3A景区,吸引工业园、县城及周边乡镇前来消费,以商贸业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申报专项债项目。继续谋划专项债新项目,推动专项债申报成功,造福于民。(二)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建设“平安XX”。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持续抓好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以“7+2”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为抓手,常态化落实“道路交通龙九条”、森林防火“十条措施”、“周三消防夜查、周五交通整治”等抓安全工作机制,持续抓好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大局
12、和谐稳定。加快推进网格化智慧管控建设。加快镇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应急救援力量,落实好网格化综合巡查各项措施,为安全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推进依法治镇。把学法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八五普法”等活动,充分发挥镇法律顾问作用,切实提高依法决策水平。(S)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着力建设“美丽XX”。坚决守住保障粮食安全政治底线。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确保粮食安全端在手上,完成上级下达的摞荒复耕复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及粮食总产量任务。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破解村级集体收入难题,持续提升造血功能,在巩固薄弱村出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面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各村集体经
13、济收入15万元以上。集中力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下大力气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工作,建立健全保洁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面貌实现大转变。完善基础建设。扎实推进“一项民生工程”,让XX群众实现喝好水、喝“安全水”、畅饮“幸福水”,完善物流、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乡村面貌大转变;推进“雁归源”行动实施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建设。(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建设“幸福XX”。以“民生七有、群众所盼”为抓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完善镇域办学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主动配合县教育局加快龙川县职业技术学校XX金安校区落地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覆盖率。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特殊人群补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办好就业、教育、医疗、日常生活等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