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4594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胎黄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胎黄胎黄,又称胎疸,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面目皮肤发黄为主证。根据黄色的轻重程度和出现消退时间的长短,区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致病原因,多由湿热、寒湿蕴郁脾胃、肝胆之间,流溢于皮肤所致。病重者湿热化火,可内陷厥阴,出现昏迷、抽搐,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诊断】1.生理性黄疸,常见于出生后23天,经过710天,自行消退,早产儿及体弱者,可延长到14天。一般精神良好,眠食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先后不一,黄疸逐日加重,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常伴有肝脾肿大等症状。2 .注意患儿的体温高低,有无呕吐、食欲不振、精神困倦、昏迷、抽搐等症状,以区别胎黄的性质和轻重程度。3 .注意患儿大小便的颜色以及肝

2、脾肿大的程度和范围,分析胎黄原因,是否和瘀积有关。4 .出生后黄疸即明显加深,要询问母亲的胎孕史,询查有否血型不合及溶血等病史。5 .血清胆红素增高。感染引起的黄疸,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溶血引起的黄疸,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先天性胆道闭塞出现的黄疸,大便呈白陶土色,粪中尿胆原为阳性或弱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治疗】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56天达高峰,7天以后自行消退,临床无其他症状,毋须治疗。病理性黄疸,要找出致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辨证论治根据病程长短与黄疸的色泽,临床分为湿热、寒湿、瘀积三证。治法以利湿为主,配合清热、散寒、化瘀诸法。1.湿热发

3、黄面目皮肤发黄,鲜泽如橘皮色,尿赤,神倦,食少,或有发热便秘,舌红苔黄,重者可见烦躁、口渴、呕吐、惊叫、肚腹饱胀,甚至惊厥。治法:清热利湿。方药举例: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桅子、大黄、茯苓、泽泻、车前子、黄柏各IOgo加减:呕吐,加竹茹、半夏各10g。腹胀,加蕾香IOg,厚朴、枳实各6gO高热烦躁,加水牛角15g,生地黄10g,黄连3g,板蓝根20g。惊厥,加安宫牛黄丸1粒,分次鼻饲。2.寒湿发黄面目皮肤发黄,色淡晦暗,日久不退,神疲纳少,浸赤便澹,舌淡苔白。治法:温中化湿。方药举例:茵陈理中汤加减。茵陈、党参、茯苓、白术各10g,干姜、甘草各4g。加减:面色苍白,精神委靡,加黄芭、当归各10g

4、。食少泛恶,加半夏、麦芽各10g。肢冷脉细,加附子或干姜5g。3 .瘀积发黄肤目黄,颜色较深,晦暗无华,漫赤,大便灰白,右胁下痞块质硬(肝肿大),腹胀食少,精神不好,苔黄,舌质紫。由久病入络,瘀血郁积所致。治法:化积消瘀。方药举例: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大黄、桅子、柏皮、当归、生地黄、川茸各610g加减:脉细,加附子5g。腹胀痞块质硬,加丹参6g,三棱、莪术各4g。二、简易方药茵陈10g,车前草15g,煎汤代茶。皮仁根30g,洗极净,煎汤代水服。三、针灸疗法体针肝俞、胆俞,阳陵泉,三阴交。手法:浅刺、轻刺,均不留针,每日1次,连针3次。【预防与护理】1.曾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的孕妇,要加强产前检查。孕妇平时要讲究饮食卫生,忌食辛辣煎炙物品。4 .孕妇患有肝炎者,要及时治疗。5 .要预防初生儿感染,尤其是早产儿。6 .密切观察胎黄色泽的变化,有无闭脱预兆等。7 .对孕妇及新生儿,注意安全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