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技术与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技术与操作.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技术与操作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加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及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可无症状或有疼痛,感觉缺失,无力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在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而当病情进一步发展至晚期,则很难逆转。【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神经细胞的直接破坏和损伤了神经细胞的供血血管。【诊断要点】(一)确诊糖尿病(一)临床表现1.周围神经病变可单侧或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常见,具体如下。(1)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多为两侧对称的远端感觉障碍,下肢比上肢明
2、显,是最常见的类型。常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对冷热、压力、疼痛不敏感,四肢远端有“手套样”或“袜套样”感觉,膝反射、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位置觉减弱或消失;或出现肢体灼痛、针刺样痛,自发性闪电痛或刀割样痛,还可有蚁行感、发热和触电样异常感。(2)非对称性多发性单神经病变:可出现皮肤苍白、青紫、少汗、无汗、脱毛、皮肤营养障碍等神经营养失调现象,以四肢近端尤其是下肢损害为主,起病较急,常有肌无力、肌萎缩。2.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瞳孔、汗腺等,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复杂的。它起病隐蔽,患者多无主诉,其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1)心血管系统:主要是血管运
3、动反射受损害,常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梗,可导致严重心源性休克、心衰,甚至猝死。(2)汗腺分泌异常:可出现足、腿以及躯干下部出汗减少,而上半身出现多汗,尤其吃饭时大汗淋漓。(3)胃肠系统:常常出现胃排空迟缓、胃轻瘫、糖尿病性腹泻与便秘交替等。(4)不察觉性低血糖:极易导致低血糖昏迷。(5)无张力性膀胱即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后膀胱中的残余尿超过50ml):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可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时间延长,直至出现排尿不尽、滴沥等现象。膀胱排空困难,残余尿增多,引起尿潴留,继而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甚至累及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肾衰竭。(6)性功能紊乱:男性可出现阳痿、早泄、逆性射
4、精、不育;女性可有月经紊乱、不孕。(7)瞳孔调节异常:瞳孔缩小,外形不规则,双侧不对称、不等大,对光反射不灵敏。3.中枢神经病变(1)糖尿病性脊髓病:较少见,表现为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如踩棉花感。如有感觉障碍,则出现共济失调。(2)脑部病变: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发生偏瘫、偏盲、失语、智力障碍、血管性痴呆及帕金森病等。(三)辅助检查音叉振觉检查,触觉半定量检查,本体感觉检查,冷、热感觉及针刺觉检查,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四肢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步态,有无肌肉萎缩,膝腱、跟腱反射是否存在,心率测定,B超测量膀胱内残余尿量等。【治疗要点】糖尿病神经病变不仅发病原因复杂,致病因素
5、多样,而且几乎累及全身任何器官、系统,产生复杂临床表现,因而其治疗也是综合性的,目前缺乏特效治疗手段。1 .控制高血糖严格控制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积极治疗糖尿病。2 .改善神经微循环遵医嘱可酌情选用己酮可可碱、山葭若碱、西洛他嗖等活血化瘀药物及神经营养药,如甲基维生素Bi2(甲钻胺)、神经营养因子、C肽、肌醇、神经节昔酯(GS)和亚麻酸等。【主要护理问题】1 .舒适的改变与患者的异常感觉有关。2 .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感知能力下降有关。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4 .焦虑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期治疗导致经济负担加重有关
6、。5 .知识缺乏与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护理目标】(1)患者不发生意外伤害。(2)患者的不适感觉得到减轻。【护理措施】(一)对症护理1 .止痛遵医嘱可用口引味美辛、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曲马多、麻醉止痛剂、镇静安眠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止痛;心理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转移患者注意力;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适当按摩运动。2 .止泻遵医嘱采用红霉素、甲硝嗖等方法止泻;同时给予适当安慰鼓励,树立患者信心;每次便后保持肛周及臀部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指导病员锻炼盆底肌肉,控制排便。3 .胃轻瘫患者应少食多餐,进食低脂、低纤维饮食,配合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4 .尿潴留鼓励患者白天每34小时排尿1次,并同时于下腹部用手压迫帮助排尿。5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突然转身、下蹲、起立、弯腰等动作,故宜使用坐便器而避免采用蹲厕。下肢可用弹力袜。(二)日常预防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营养,避免毒性物质等。6 .强调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让患者了解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强调病变可以是无症状的,解释其危害及发生、发展,解释不同病变的不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保护足的重要性。【预防】(1)良好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2)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