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6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3第一节发展成效3第二节发展环境7第二章总体要求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基本原则12第三节主要目标13第三章优化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能级16第一节突出主干,强化品质旅游弓I领16第二节干支联动,夯实四大产业支撑18第三节配套协同,发展三大基础产业27第四节融合创新,前瞻布局三大形态28第四章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构服务业空间新格局31第一节构建“一核引领、两带两片”的服务业空间.31第二节加强务业区域分工与协同33第五章着力实施七大行动,厚植服务业发展新优势35第一节推动服务业集群发展35第二节增葡艮务业主体支撑38第三节推进数字驱动产业升级41第
2、四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43第五节擦亮服务业品牌标识45第六节积极融入区域协同48第七节构建M务开放新格局50第六章保障措施53第一节加强组织建设53第二节强化项目建设53第三节保障人才供给54第四节加强统计监测54“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和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展望“十四五”,加快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全市服务业创新创造、集群集聚、跨界融合、错位协同、开放合作,是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三产融合的关键所在。依据省“十四五”
3、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此规划适用于2021-202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成效L服务业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服务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90.02亿元,将近达到“十二五”末期的2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2015年提升8.9个百分点,达到44.42%,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主要支撑。2020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33.6%,较2015年提升0.6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比53.
4、2%,是全市最主要的税收来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552.01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748.31亿元,年均增8.9%,增速高于GDPL5个百分点,社消零总量位居全省第8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省服务业强县各3个。“十三五”期间,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改革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医药+旅游康养基地。2020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1040.34亿元,A级景区从23家增至38家,旅游经济总量保持全省地级市第1位。2015年到2019年,全市餐饮收入年均增速15%,2019年餐饮收入达134.8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15.25%上升至18.25%,获评中国
5、“特色美食地标城市“。2020年,全市物流货运量12753万吨,客运量1826万人,运量居全省前列;公路总里程达16057.60公里,较2016年提升36.7%;高速公路网络密度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9%,基本“十三五”期间,全市以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通部门间信息“孤岛”,推动实现行政许可事项98.15%网上可办、申办材料平均减少62%,政府服务考核全省排名第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数量从2015年的9.7万个增至2020年的19.4万个,规上服务业企业达171家,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新基建”加快布局,5G网络实现重要区域连续覆盖,建设规模和覆盖率居全省前列,创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20年,
6、全市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34个,专利申请总量L24万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9家,分别为2015年的2.4倍、L9倍,科创环境持续改善。专栏3信息服务平台及载体序号类别名称1数据中心峨眉山文旅大数据中心2宝德大数据中心3浪潮大数据中心4数字产业园区、街区宝德数字经济产业园5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园6网红直播一条街7宝德信创产业基地8产业数字化平台“旅游行业云”平台9“金蜜工业云”工业云平台10“优农帮”农资监管追溯平台11数字政府“心连心”信息互联互通平台12“乐政通”移动协同办公平台13“智”APP4.区域开放合作水平持续跃升。“十三五”期间,全市依托旅博会、茶博会、药博会等重要对外开放平台,
7、实际利用外商投资20亿元,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310.2亿元。全市现有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企业540家,与11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往来,与24个国家(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景区),成功争取实施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2020中国城市“国际化”排名中居全省第2位,全国第21位,单项指标中,国际教育、国际旅游、城市外交、国际经贸均位于全省前列。专栏4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全省排名指标全省名次(位)综合排名2国际教育5国际旅游4国际经贸8城市外交2第二节发展环境1 .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激发服务业新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纵深发展,引发全球产业加速变革,移动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
8、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服务业模式、业态不断创新,激发了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正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将进一步加快数字产业在川集聚和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为服务业提质增效提供良好机遇。“十四五”时期以争创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为核心,强化数字技术驱动,发展数字文旅、数字餐饮、数字会展、金融科技等产业,助力企业增效、产业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拓展服务业新空间。当前,国家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7-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内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挖内需潜力,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外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服务贸易、跨境投资
9、快速发展。作为国内大循环经济腹地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将进一步汇集全球资源,提升服务业能级。紧扣全国“双循环”新格局和全省“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文旅产业快速拓展,带动商贸物流、餐饮住宿发展。3 .国家系列战略叠加推动孕育服务业新机遇。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系列国家战略交汇,为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为落实国家战略,全省提出“一千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全面梳理国家相关政策和指示精神,充分利用适用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落实力度,补足
10、服务业发展能级低、产业链构建不完善、资源价值转化能力低、头部企业支撑不足等短板。4 .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提出服务业新要求。我省正推动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这一战略部署是顺应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和资源要素集聚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促进服务业在区域间平衡、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的现实路径。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将加速服务业总量扩张和结构调整,推动服务业模式、业态创新和进一步开放发展。要摸清自身家底,厘清和全省其他6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的竞合关系,以全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为指引,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提质扩容。5 .处于转型提质发展阶段催生服务新需求。产
11、业发展已呈集聚效应,随着服务经济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迈入结构转型、提质增效新阶段。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科技研发、信息服务、专业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向多样化、品质化发展,对休憩度假、美食品鉴、文化体验、创意休闲、体育竞技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要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紧抓产业发展创新提质机遇期,推动服务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为服务业存量提升、增量突破提供新动力。在抢抓机遇的同时,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以下几个挑战。一是核心功能支撑不足的挑战。在成渝地区城市体系中处于新兴城市位势,物流枢纽能力、要素运筹能力、供应链辐射能
12、力等功能支撑不够,202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约30%,低于全省40%左右的平均水平。二是市场主体培育相对缓慢。全市共有规上企业171家,其中超过1/3属于传统物流领域,入围2020年“服务业企业100强”企业仅1家。三是服务业发展空间有待重塑。各县(市、区)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地均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000万元/平方公里的仅4个,低于500万元/平方公里的达5个。四是服务业现代化监管治理不够完善。服务业发展治理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健全,行业组织参与度不高,特色行业标准规则制定话语权有限,营商环境与成都、重庆的标准与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区域投资吸引力面临较大竞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角色
13、存在边缘化的风险。这些问题亟待在“十四五”时期,以着力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为抓手,加以解决。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专栏5服务业功能定位1个统揽4大功能5个支柱空间布局区域服务费中心城市7顼行动推动服务业集 群发展服主撑 强业支 增务体推进数 字驱动 产业升级促进消 费扩容 提质擦亮服 务业品 牌标识积极融 入区域 协同构建服 务开放 新格局一核引领、两带两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14、锚定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345”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主动融入全省“一千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和全市“一中心两基地三区块”创新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服务为引领,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战略,促进以品质旅游为“干”,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信息、特色餐饮为“支”的5大支柱型产业发展,建设全省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为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贡献力量。第二节基本原则厚植优势,深耕品质。聚焦品质旅游、现代物流、特色餐饮等5个先导服务业,筑强全市优势服务业领先地位。坚持全市重点产业高质量、高效益发
15、展,丰富产品业态、优化产品品质,提升全市服务业影响力。跨界融合,开放合作。深度推进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和跨领域价值链拓展。深化市内协同,加强融入成都、链接全国,参与全球分工,推动服务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错位协同,集群集聚。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优势产业、生产要素向园区布局,构建独具特色、布局合理、生产集约、产业高端、设施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格局。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均衡发展,提升品质。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第一驱动力,探索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服务业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共创共享。推动商贸流通、信息服务、餐饮会展等行业绿色转型,推动绿色服务创新,构建绿色供应链,倡导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消费方式。有序推动出行、住宿等领域发展共享经济,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第三节主要目标1.2025年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按照“旅游兴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瞄准建设全省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着力推进服务业专业化、精细化、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