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院感防控要点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院感防控要点六要素“人、机、料、法、环、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从“人、机、料、法、环、测”六因素谈院感防控要点1 .胃肠镜室防控要点32 .重症医学科防控要点53 .产房防控要点64 .新生儿室防控要点75 .口腔科防控要点96 .医疗废物暂存处防控要点117 .感染性疾病科防控要点138 .手术室防控要点149 .供应室感控要点1510 .换药室感染控制17血液透析中心防控要点人1 .工作人员:1)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原则上至少1次/年)进行健康体检以及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lV、梅毒螺旋体监测,并管理保存体检资料。2)建议乙肝病毒易感(HBSAb阴性)的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3)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同一班次的护理人员不
2、能交叉管理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和普通透析治疗室/区的透析患者。4)医护人员在执行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操作(血管穿刺及血管通路连接与断开等操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处置传染病患者时,在基于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额外的隔离措施,并选择不同防护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2 .患者:1)对于新入或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2)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个月复查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3)对于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梅毒螺旋体,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螺旋体检测阴性,应重复检测病毒/螺旋体标志
3、物并有记录。4)阳性转阴性患者前6个月每月1次,后6个月每3个月1次。5)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期间,透析前应对患者进行体温检测等预检分诊措施,可疑和确诊患者应在呼吸道隔离病房或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透析治疗。6)对于需要紧急血液透析治疗,且血源性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尚未回报的患者,可安排用于急诊的血液透析机治疗,透析结束后对血液透析机表面和内部进行严格消毒。7)解除隔离的患者透析方案(1)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首次转阴之日起6个月继续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相对固定透析机位,透析日安排第一个透析。监测传染病标志物,每月1次,连续6个月。(2)传染病标志物持续阴性达到6个月以上患者,可安排在普通透
4、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相对固定透析机位,透析日安排最后一个透析。转入普通透析治疗室/区后的1、3和6个月各检测1次标志物,持续转阴者按普通透析患者每6个月监测1次标志物。(3)传染病标志物监测过程中,如果出现传染病标志物阳转,则转回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如果持续传染病标志物阴性,则在普通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机、料1 .设施、设备:D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应配备专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且不能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和普通透析治疗室/区之间交叉使用;隔离治疗室/区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明确标识。2)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工作和感染控制的需要
5、,每个分隔透析治疗区域均应配置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3)监护仪、除颤器、输液泵、理疗仪等公用医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2 .物品、器械:1)透析治疗室/区不能存放非本班次、未使用的透析耗材、浓缩液及消毒用品。2)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包括注射器等)不得重复使用(压力传感器保护罩,一定要一次性使用,避免潮湿和血液的污染,如有潮湿和血液污染应及时更换3)医疗物品与患者生活物品不得混放。4 )一个透析单元不能同时放置多个患者的治疗用品。5 )一次性使用氯气湿化瓶和氯气管专人专用,应一次性使用。6 )复用氧气湿化瓶要一人一用一消毒。7 )急救车内喉镜、开口
6、器、舌钳、重复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等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避污保存。法相关的规章制度至少包括:(1.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防控的组织机构和全员培训制度2.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3.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4.医疗机构相关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5.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6.传染病新发、播散报告制度7.设备设施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的管理制度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9.库房管理制度10.医疗废物管理制度IL职业安全防护制度12.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等应急预案).环8 .布局流程: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功能流程合理,满足工作需要;区域划分应符合医疗机构相关感染控制
7、要求。清洁区域: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潜在感染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污染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进入潜在感染区域和/或污染区域的被污染物品,未经消毒不得返回清洁区域。2)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小于3.2m2,床(或椅)间距不小于1m。3)具有传染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4)透析治疗室/区应禁止摆放鲜花、带土植物及水生植物水族箱,不得存放工作人员的生活用品。9 .清洁消毒:1)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
8、治疗室/区应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消毒。2)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3)每次治疗结束对透析机表面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机器表面不得有胶迹、血渍、污渍等。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等物品表面及地面擦拭消毒;如果有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使用布巾擦拭或者使用可吸附的材料清除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4)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5)透析过程中如发生透析器破膜或传感器渗漏,应在透析
9、结束时立即进行透析机消毒,传感器渗漏至根部时应更换透析机内部传感器,经处理后的透析机方可再次使用。6)血液透析器/滤器复用,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管理。7)按照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8)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应明确标识,并分别清洗、消毒,分开干燥存放。9)护士站桌面、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10 医疗废物: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h。按规定的时间、线路移送到暂时存放的专用设施,并定期清洁消毒。测1.微生物学监测:1)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抽样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
10、记录,建立登记表(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W4CFU(5min9cm直径平皿),物体表面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WlOCFU/cm2,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WIOCFU/cm2),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环境污染有关时随时监测。2)每年每台透析机应至少进行1次透析液的细菌和内毒素检测;每次透析液细菌和内毒素检测至少检测2台血液透析。3)每月1次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检测,保持细菌数量WlOOCFU/ml;细菌数量50CFUml应进行干预。4)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保持透析用水内毒素W0.25EUml及透析液内毒素W.5EUml;超过最大允许水平的50%应进行干预。5)透析
11、用水的化学污染物监测,至少每年测定1次。2.质量监测:1)以中心静脉导管或移植物内瘦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血管通路的连接和断开均应进行无菌操作技术。2)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达到灭菌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一人一用一灭菌。4)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肝素溶液、低分子量肝素制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铁剂等药品的配制,必须在透析治疗准备室针对每位患者进行配制。5)配制后的药品直接送至每位患者的透析单元,标识清楚,一人一用。已经进入透析治疗室/区的药品不可返回进入透析治疗准备室。6)指定患者配制的、已进入透析单元的未使用药品不能用于其他患者。7)透析机开机、透
12、析管路安装及预冲期间,患者及其照护人员不能进入透析治疗室/区。8)打开的透析用医疗物品应封闭保存,注明开包时间,有效期4h。胃肠镜室防控要点人1 .工作人员:1)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相对固定,人员数量与工作量相匹配,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2)应有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关于内镜清洗消毒知识和相关医用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及记录。3)诊疗操作人员根据暴露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内镜清洗人员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水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2 .患者及探视人员:1)检查前建议进行传染病指标筛查。2)特殊传染病患者隔离诊疗。机、料1 .设施、设备:1)软式内镜及附件数量应与诊疗工作量相匹配。2)内
13、镜清洗消毒设备齐全(包括清洗消毒机、清洗槽、全管道灌流器、内镜专用刷、压力水枪、压力气枪、测漏仪器、计时器、运送容器、擦拭巾、垫巾等)。3)不同系统内镜清洗槽、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分开设置和使用。4)手卫生设施设备配置完善,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2 .物品、器械:1) 一次性活检钳等一次性器械一次性使用,禁止复用。2)清洗剂、消毒剂等符合规范要求。3)防护用品齐备(帽子、口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专用鞋等)。法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监测、职业安全防护、继续教育和培训等管理制度。环1.布局流程:1)独立设置,医患双通道,应设立办
14、公区、患者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与附件储存库,面积应与工作需要相匹配。2)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宜210次/小时,最小新风量宜达到2次/小时。3)清洗消毒流程做到由污到洁,在清洗消毒室适当的位置以文字或方式张贴操作规程。4)灭菌内镜的诊疗环境至少达到非洁净手术室的要求。5)不同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2.清洁消毒:1)每日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应对清洗槽、漂洗槽等彻底刷洗,并采用含氯消毒剂、过氯乙酸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消毒剂进行消毒。2)每次更换消毒剂时,应彻底刷洗消毒槽。3)每日诊疗及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应对内镜中心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15、处理。3.医疗废物:1)正确进行医疗废物分类。2)使用后锐器规范处置。3)锐器盒内容物不得超过容量3/4,应及时打包收集。4)医疗废物登记本记录、签字规范。测1 .微生物学监测:每季度对消毒剂染菌量、内镜消毒效果(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抽检25%。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医务人员手卫生、环境进行监测并记录。2 .清洗消毒监测:1)按要求进行消毒剂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2)每条内镜的使用、清洗消毒情况应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诊疗日期、患者标识、内镜编号、清洗消毒的起止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3)登记内容应具有可追溯性,消毒剂浓度监测记录的保存期应与6个月,其他监测资料的保存期应23年。3 .质量监测: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灭菌。2)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软式内镜及附件,应进行高水平消毒。3)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用品宜进行低水平消毒或清洁.4)至少每天测漏1次.5)消毒后内镜用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采用浸泡灭菌的镜用无菌水进行终末漂洗.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对当日拟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