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4862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信阳市“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依据河南省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和河南省气象局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市合作协议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发展形势分析(-)“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市政府和省气象局合力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如期完成全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任务。初步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综合观测网

2、,地面自动观测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覆盖度78%,地面实时数据1分钟、高空雷达数据6分钟达到预报员桌面。气象预报实现从站点落区向智能网格转变,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0%、气温预报准确率85%,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到30分钟。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覆盖率提升至95%,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平均为86分。有效应对2017年秋季连阴雨、2018年1月特大暴雪、2019年夏秋连旱、2020年“7.19”史灌河流域严重洪涝,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成立河南省茶叶气象服务中心、信阳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组建信阳茶叶气象重点实验室,“两茶”和污染防治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3、;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影响面积近80%,作业时段从季节性向全年常态化转变,作业功能从注重抗旱防雹向注重农业减灾和生态保护与修复并重转变;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县3个,气候可行性论证依法依规有序开展。(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信阳气象强市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弓I。落实“两个更好”对气象工作提出新要求。牢记领袖嘱托,锚定两个确保”,加快老区振兴,加速绿色崛起,全面建设

4、社会主义现代化信阳等要求气象工作要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治理、大气污染防治、交旅文创、能源等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等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期待。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气象工作提出新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暴雨、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气象灾害仍然是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郑州“7.2(F特大暴雨之后,如何规避和减轻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风险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科技创新为气象强市建设提供新动能。随着计算机、通

5、信、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的迅速迭代发展,卫星、雷达和智能化气象监测技术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业务、科研、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持续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有效应对气象灾害风险和挑战提供了新动能。(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气象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高。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理和预报预警的技术仍存在局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不够。监测精密方面存在短板。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区观测站网稀疏,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不足。暴雨、强对流

6、等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垂直连续观测能力不足。预报精准方面存在差距。高影响天气系统预报能力不足,极端性、突发性、局地性灾害天气的预警、预报准确率和提前量不能满足需求。基于影响的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发展缓慢。服务精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气象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气象服务机制有待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没有完全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亟待健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两个更好”嘱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群众

7、生产生活、面向国内外气象科技发展前沿,以建设气象强市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气象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对气象服务需求,为实现“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目标愿景,走好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坚实气象保障。(二)基本原则L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人民。全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践行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宗旨,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障。2 .坚

8、持科技兴业,创新驱动。突出科技引领,坚持创新在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气象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升气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水平。3 .坚持系统观念,协调发展。着眼于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高度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统筹市县气象事业协调发展。4 .坚持深化改革,依法治理。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优化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气象法治建设,全面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多领域合作,提高共享共用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实现保障有力、技术先进、更加开放、人民满意

9、的气象现代化,气象强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整体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效显著。气象精密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无缝隙智能化的精准气象预报预警重点区域全覆盖,暴雨等预报准确率比“十三五”时期提高5%;高质量智慧型的精细气象服务重点领域全覆盖,预警信息发布至村、户、人;多功能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全覆盖;应用型开放式科技创新对气象现代化贡献率明显提升,气象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序号主要指标单位现状目标1科技创新气象科技成果转化率%50602精细服务气象预报预警覆盖率%951003公

10、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分86914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覆盖率%80955精准预报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0290624小时温度预报准确率%852867网格预报时间分辨率分钟10-3068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公里3-51-39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分钟304510精密监测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覆盖度%788611气象观测数据可用率%78.68512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km9.68.713台站探测环境达标率%9010014气象信息化省-市网络带宽Mbps100220015市-县网络带宽Mbps502100三、主要任务(一)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筑牢第一道防线1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主要气象灾害全天候、

11、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能力,建立信阳高影响天气预测模型,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精准度,延长气象灾害预见期,突出做好防汛抗旱、低温雨雪冰冻、山洪地质灾害、风雹雷电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服务。2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成部门联合、上下衔接、规范统一的市、县各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标准规范体系,完善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集约形成市县共享共用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资源池。建立高时效的监测预警一体化机制,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3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完成信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评估及区划,形成基层

12、气象防灾减灾数据“一本帐”。完善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体系。建设淮滨淮河航运气象服务中心。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评估和发电基础设施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紧紧围绕信阳“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内涝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完成市县两级城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加强重大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含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功能区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4 .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健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推动将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纳入乡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建设。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

13、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气象灾害多部门防范应对机制,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和平台,加强气象信息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等共建共享共用。(二)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服务美丽信阳建设1 .强化生态气象保障能力完善信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围绕大别山和淮河等重点生态经济带,布设森林、河流、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监测系统。在大别山生态保护区及重要水库汇水区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试验。创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示范市,提升绿色产业气象保障能力。开展以城市通风、热岛缓解和人居气候环境改善为目标的城市生态气象论证与评估工作。2 .夯实大气污染防治气

14、象保障开展大气边界层预报服务,研究开发臭氧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巩固基于气象条件的科学精准治污成果,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效益评估工作。优化信阳市生态环境气象中心建设,完善人员、维持经费等运行保障机制,提升重污染天气、森林火险预报预警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能力。3 .强化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充分利用信阳丰富的气候资源,推动气候宜居城市、旅游避暑目的地、气候康养之都、特色气候小镇、气象景观开发等气候资源保护工作,促成全域“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大力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推进农业气候、风能、太阳能和气象旅游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划。建设大别

15、山气候资源保护开发示范基地。论证特色农业气候适应性,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展气候承载力评估,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能源评估业务,论证发展环保节能型住宅气候条件,促进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三)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助力强农惠农1 .做实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健全“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作用,统筹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农村趋利避害水平。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带、示范片创建“十百千万”工程,开展气象保障乡村振兴示范行动。落实乡村振兴气象专项服务,推动完成新县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省级示范点建设。2 .做强粮食生产气象保障建设优质水稻、弱筋小麦气象服务区域分中心,推动卫星气象生态遥感监测应用,支持信阳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环境遥感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建设。完成淮滨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全市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发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开展个性化、直通式农业生产全过程服务。拓展农业天气指数保险覆盖面,建设“气象+保险”数字农业服务试点基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气象服务。3 .做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品牌开展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