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党课讲稿: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因此,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还指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意义第一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并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
2、人民至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第二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第三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
3、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儒家经典周礼记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日安富”。“一曰慈幼”指我们要对幼儿慈祥有爱,要给予幼儿良好的养育、托育服务;“二曰养老”指我们对老年人要安养,要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三日振穷”指要扶贫振兴;“四日恤贫”指我们要对生活困难的人进行抚恤;“五曰宽疾”指我们要为患病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六日安富”指要让生活富余的人安
4、定。可以看出,周礼中的这些理念同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第四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二O年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到2035年,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五个方面,增进民生福祉
5、,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牢牢把握一些重大原则,比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高品质的生活就是人民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二、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与基本原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第一个历史性成
6、就: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个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七十八点二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一万六千五百元增加到三万五千一百元。
7、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五。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改造棚户区住房四千二百多万套,改造农村危房二千四百多万户,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十亿三千万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第三个历史性成就: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向前发展。虽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但是,还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
8、。一是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二是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三是群众在疫情防控、一老一小、生活生计等方面还有许多“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要采取更加科学化、法治化和人性化的措施;在生活方面,要保证大米、蔬菜、肉食等食品的价格稳定;在一老一小方面,要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要着力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型社会。未来,我们的公共服务投入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9、,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另外,我们要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方面都达到现代文明的标准。我们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治理制度体系。我们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要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强国。我们还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的美好生活供给体系,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提供现代化、优质化公共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们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
10、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隙体系更加健全”。(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遵守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民生保障既要关注回应群众呼声,又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第二个原则,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第三个原则,采取更多惠民生、揽民心的举措。第四个原则,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城乡均等和群体均等。第五个原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三、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增进民生福祉的思路与对策措施第一,完善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初次
11、分配要鼓励多劳多得,勤劳致富。按劳分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我们的收入要基于我们的劳动。当然,在初次分配中还要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再分配指我们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面的调节力度。第三次分配是指我们应该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比如,可以鼓励建立慈善捐赠税收制度,以减免税的方式来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益设施。第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另外,我们还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补齐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短板,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
12、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在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时,我们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同时,我们还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像年龄歧视、毕业院校歧视、性别歧视等,都应该明令禁止。因为我们要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第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我们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13、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公租房的数量要达到一定比例,才能真正解决城市住房问题。我们可以加大公租房的保障力度,大力建设公共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第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第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比如教育、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均等化。我们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特别是制定义
14、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免费提供教科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国家基础标准。同时,我们还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民覆盖,健全常驻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应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与租住的年限相挂钩。我们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和供给体系,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我们要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七,加大民生保障的公共财政投入。到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所以,要逐步使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同时,为了保证区域人均财力均衡,我们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另外,我们还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持力度,从而使各个地方都有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财力支撑。今天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