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202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受区政府的委托,现将区2021年财政决算报告如下:一、2021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2021年,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迎难而上、团结奋进,强化财政收入管理,用好管好各项资金,有力保障了“三保”及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全区财政平稳运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0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5.77%
2、,同比增长28.49%。其中:税收收入54554万元,同比增长16.90%;非税收入17485万元,同比增长85.99%,非税占比24.27%。加上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177644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49683万元。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02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6.13%,同比增长23.42%。加上上解省市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还本支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年终结余等46659万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49683万元,收支平衡。(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1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0%,同比增长13.36%,其中体育彩
3、票公益金收入27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3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和债务转贷收入等116164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16775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499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7.62%,同比增长98.82%。加上年终结转资金和调出资金等31783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16775万元,收支平衡。(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441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18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559万元,总支出7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3万元,收支平衡。(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
4、基金总收入2042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长74.69乳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2040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7%,同比增长13.42%02021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结余1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605万元。(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L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省批准2021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0349万元,当年新增119311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16311万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03000万元。2021年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执行数170327万元,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其中,按债务形式分,政府债券169815万元、非债券形式债务512万元;按偿债来源分,一般债务338
5、27万元、专项债务136500万元。2 .政府债券发行情况。2021年省下达我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23246万元。其中:新增债券119700万元(一般债券16700万元、专项债券103000万元),再融资债券3546万元(一般债券2400万元,专项债1146万元)。3 .还本付息情况。2021年区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3554万元(一般债2408万元,专项债1146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2582万元,包括一般债券利息833万元、专项债券利息1749万元。二、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过去的一年,区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统筹各项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财力优先用于保障“三保”,防范
6、化解社会稳定性风险,有效发挥财政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加强财政收入统筹力度,财政保障能力有效改善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税部门紧密协作,多方筹集资金,财政收入水平明显改善。主抓收入,加强“联动O完善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财税等收入部门的协调联动,定期召开财税联席会议,制定组织财政收入不同时段工作目标。组织开展重点税源分析,加强地方税种的征管力度,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加强招商引资的财税研究,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扶助力度,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多方开源,加强“统筹”O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资金的统筹力度,政府性基金预算和财政专户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7、收入5281万元,收回部门结转结余资金737万元统筹使用,减少资金沉淀。向上争取,强化“保障”o向上级争取财力性补助资金30433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4890万元,同比增长75虬有力保障了我区财政平稳运行。(二)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直达资金”和“三保”支出得到全面保障监管好直达资金。全区纳入监控系统的直达资金(含参照直达)31413万元,建立资金分配、拨付、监控、督导“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机制,做到资金管理上下全流程衔接一条线,确保直达资金落实到最终收款人,完成当年拨付任务的100%o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严格按照“三保”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三保”支出序时进度得到
8、全面保障,截至12月底“三保”累计支出138477万元,完成“三保”支出进度的103.94%。其中:保工资支出73258万元,完成支出进度的104.79%;保运转支出1979万元,完成支出进度的103.45%,保基本民生支出63240万元,完成支出进度的103%o(三)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重点,“三保”优先,切实保障好低保、五保、孤儿、残疾人供养、医疗救助等“底线民生”问题,努力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基本民生”投入。一是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021年,我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1705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养育费46万元;发放五
9、保60万元;发放无军籍退休干部工资2595万元;发放优抚抚恤补助资金1614万元;发放全区机关事业养老待遇19500万元;发放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津贴206万元;发放计生家庭奖励金1423万元。二是加强就业扶助,提高群众就业竞争力。拨付就业补助资金301.47万元,技能培训2324.54万元,劳动平台建设192万元。三是保障学有所教,开创教育发展新局面。2021年拨付学前教育生均经费838万元,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2513万元,高中教育生均744万元C四是统筹安排创文补短板资金,创建生态文明宜居城市。2021年加大了创文经费的统筹力度,在财政资金支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安排区级创文资金4985
10、万元,为文明城市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五是统筹安排疫情防控资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拨付疫情防控资金867万元。六是用好政策,及时拨付企业补助资金。2021年拨付科技创新奖励资金133万元;技术改造奖励资金126万元;外贸商贸和现代服务业资金373万元;工信企业扶持资金118万元。(四)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创建美丽舒适人居环境统筹使用好涉农和乡村振兴债券资金,共投入9281万元用于乡村振兴提升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清洁、美化绿化乡村、村道村巷道路硬底化建设、污水排水建设、农村厕所新建改造等方面。统筹使用好治理污染资金,拨付黑臭水体整治资金3557万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1、有效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五)加强债务管理,为全区重点项目推进提供资金支持,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2021年全区取得新增债券119700万元,分配到11个重点项目,主要投向产业园及综合保税区、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为我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力的财政资金保障。同时,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地做好政府隐性债务的处理工作,2021年我区存量隐性债务实现全部“清零”,不留后患。(六)深化改革创新,财政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以改革破难题增动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创新,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政管理数字化改革。上线“数字政府”公共财政综合管理平台,建
12、立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债务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的预算一体化平台。上线广东非税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缴款渠道全覆盖,缴费完成即开电子票据等,让缴款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非税缴费,2021年共发放电子票据-往来票据21万份,医疗票据78万份,核销票据117万份。运用“区块链+财政医疗电子票据+”技术开创财政医疗电子票据数字化管理改革新模式,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便民缴费“最后一公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编制规程、预算执行监控等制度,将管理重心由全流程预算管控转变为聚焦预算编制,放开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管,修订了进一步优化预算执行审批程序,大大加快了资金审批流程
13、。以建立大事要事财政保障机制为核心,加强对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审核,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印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区区级财政绩效评估指南和湛江市区湛江市区财政资金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建立湛江市区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先谋事再排钱”“花钱必问效”理念落到实处。推进财政绩效管理的纵深发展,完善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扎实开展、有序推进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完成34家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的帮助和指导下,全区财政系统团结奋斗,基本完成2021年财政工作目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当前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财政财源结构单一,区级财政收入瓶颈难以突破,总体财力薄弱,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三保”和其他刚性支出需求日趋增大,债务规模增长较快等问题日益突出,财政运行风险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采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盘活闲置资产、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尽可能增加财政收入,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确保财政收到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