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1128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关于加快创建“一乡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推动全县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指导意见及推进“3N35”产业扶贫计划实施方案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企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目标,按照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加

2、快培育能带动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路。二、基本原则(-)立足发展优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综合考虑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通过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农民积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二)坚持市场导向。引导农民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瞄准市场需求,在做优、做精、做特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优质、绿色、生态、特色的农产品,确保产品适销对路。(三)实行分类推进。要因地制宜,找准发展“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的切入点,推动农林牧加游综合循环发展,

3、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四)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采取政府引导、龙头带动、政策激励的办法,调动农民参与“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搞强迫式命令。三、发展目标按照“一年起步、两年见效”的总体安排,聚焦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水利设施和路网配套、农机农艺等措施,形成农林牧有机良性循环、种养加游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建成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和种养基地,实现土肥、地平、路畅、山绿、景美的目标。到2020年,全县培育成以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

4、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个,建成农业示范园区15个、村级示范基地260个,今年至少要创建总目标的60%以上。(分乡镇目标见附表)四、创建内容(一)产业园区。以乡镇为单元,围绕杂粮、红枣、核桃、光伏、养殖、马铃薯、食用菌、电商、中药材、乡村旅游等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整合区域资源,集聚现代生产要素,统筹布局生产、仓储、加工、销售、休闲等功能,重点打造特色农业园区、种养循环园区、种养加综合园区和种养加游融合发展园区等集群。L特色农业园区。特色种植业园区核心区面积要达到1000亩以上,特色经济林园区核心区面积要达到1000亩以上,能起到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作用;设施农业园区

5、核心区面积要达到100亩以上;养殖园区要达到畜禽良种化、圈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要求。2 .种养循环园区。按照“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的思路,采用“畜-肥-果(菜、草、粮、药)”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生产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构建绿色、优质、高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格局。3 .种养加综合园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采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相结合的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4 .种养加游融合发展园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厚重文化为灵魂,以优美环境为

6、景观,推进农文旅康融合发展,保护田园风光,保持乡村味道,建设一批红枣、核桃、马铃薯等特色小镇和文化名镇。(二)生产基地。以产业园区为依托,以村为单元,确定建设内容。在龙头企业带领下,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主体,通过土地托管、流转、入股等办法,建设百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基地,采取工程、生物、农机等有效措施,建成一批水电路网配套的高标准稳产高效农田。重点打造种植、养殖和种养循环生产基地。五、重点任务(-)科学规划布局。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提质一批、扩建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合理布局园区建设,指导基地村科学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符

7、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优势产业。(二)培育新型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的各自优势,培育发展5个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配套基础设施。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抓好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及维修改造,提升主要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完善园区内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设施功能齐全、运行通畅。(四)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检验检测,确保生产出绿色、有机高质量的农产品,努力做

8、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实现产加销全程质量可控制。(五)完善联结机制。围绕种植、养殖、加工、物流、仓储等关键环节,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等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吸纳农民特别是贫困户以加盟、入股等形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六)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积极引进专业技术服务人才,培育乡土人才,组建特色产业专家团队,服务园区基地建设。围绕

9、有机旱作、林下经济、生态养殖循环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行山区微灌、农机农艺一体化、丘陵山区机械作业、疫病生物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有条件的园区要设立质检中心、研发中心、展示中心等,全面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七)打造精品名牌。引导园区和基地树立安全、诚信的品牌意识,积极申报绿色、有机和地标农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功能食品品牌。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以及各类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参加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八)推动产业融合。鼓励园区和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

10、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支持园区和基地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及时对接供需,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农村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六、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领导组。领导组统筹指导各项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张文全局长兼主任。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出台本乡镇“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建设工作。(二)加大政策扶持。县乡

11、两级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县政府将对“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实行奖补。每个园区奖补10万元,每个基地奖补5万元。各乡镇也要配套相应财政扶持资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撬动金融投资、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扶贫资金投入园区和基地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在村建基地、乡建仓储、加工设施。(三)强化指导服务。各乡镇要结合本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聘请有关专家研究论证,科学制定“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抽调骨干力量,深入一线,帮助指导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四)开展宣传培训。县乡两级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加大“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对县乡两级政府、村级组织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主体等开展专题培训。总结和推广好的典型和经验,形成各级政府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