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feverandparatyphoidfever)是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诊断提示】1 .流行病学注意发病季节,流行地区预防接种史等。2 .临床表现潜伏期360d,平均714d0(1)典型伤寒:病程45周,可分四期:初期(病程第1周),缓慢起病,有发热、咽痛、食欲减退、咳嗽,体温阶梯状逐渐上升,57d达394(TC0极期(病程23周),高热、多呈稽留热型,由于早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使弛
2、张热及不规则热型增多。多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谓妄、精神错乱和昏迷,虚性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一般714d出现胸、腹和背部皮肤玫瑰疹,经25d消退。可出现食欲减退、便秘、腹胀、中毒性肠麻痹。20%73%的病人体温高而脉率相对缓慢,即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520次。缓解期(病程第4周),体温呈弛张型下降,各种症状逐渐消失,此期易并发肠穿孔、肠出血。恢复期(病程第5周起),体温已趋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体质虚弱,约1个月后方能恢复。(2)非典型伤寒:轻型:体温38。C左右,症状轻,12周自愈;顿挫型:初期病情重,但恢复快,12周自愈;迁延型:病情不严重,但发热持
3、续5周以上,甚至长达数月;逍遥型:症状很轻,常因突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暴发型:骤发高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循环衰竭,澹妄,昏迷,中毒性心肌炎,全身出血现象等。如未能及时抢救,可12周内死亡。(3)小儿和老人伤寒:起病较急,多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胃肠道症状明显,白细胞数常不减少,年长儿轻型和顿挫型较多。老人易并发支气管炎与心功能不全,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4)伤寒的复发与再燃:复发:进入恢复期症状消失13周后,发热等临床表现又出现但较初发为轻,与胆囊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潜伏的伤寒沙门菌大量繁殖再侵入血循环有关。再燃:部分患者体温尚未降至正常再次升高,与细菌感染尚未完全控制有关。(5)并
4、发症:包括肠穿孔、肠出血、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溶血尿毒综合征、肾盂肾炎等。3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细菌培养:血培养第1周阳性率70%80%,以后逐渐下降,粪培养第3周阳性率可达60%70%,骨髓培养各期阳性率均较高。肥达反应第1周不出现阳性,第4周可达90吼【治疗措施】1 .一般治疗及护理胃肠道隔离,卧床休息,注意皮肤及口腔卫生、防止压疮及肺炎。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量维生素B1及维生素C,少用糖及牛奶,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恢复期渐增食量,热退后57d改用少渣饮食。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不宜用阿司匹林等退热药,便秘者忌用泻药,可用开塞露或生
5、理盐水低压灌肠,腹泻者忌用阿片制剂,可用钺剂或复方颠茄片,腹胀者忌用新斯的明,可用肛管排气或松节油腹部热敷。慎用糖皮质激素。2 .病原治疗在没有伤寒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之前,伤寒经验治疗首选药物推荐使用第3代喳诺酮类药物,儿童和孕妇伤寒患者宜首选第3代头泡菌素。左氧氟沙星每次020.4g,口服23次,疗程14d。氧氟沙星每次0.2g,口服3次,疗程14d。或依诺沙星,剂量同上,或用环丙沙星04g,1次6h,亦可改为静脉用药。疗程1014d但近年有报道耐药率增高。本类药物孕妇及小儿忌用。氯霉素,成人L52.Ogd,分4次口服,退热23d后停药,1周后再服全量1周。儿童剂量酌减。复方磺胺甲嗯嗖1.0g,成人2次d,口服,首剂加倍,儿童酌减,疗程14d。第3代头抱菌素疗效较好,如头抱曲松、头抱嚷的、头泡嘎胎钠,均为每次2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14d。亦可选用氨苇西林。3 .并发症的处理肠出血:禁食、静卧、用镇静药和止血药物、输血等;肠穿孔:禁食、胃肠减压,一般应立即手术治疗,并用敏感抗生素;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应加强抗菌治疗,停用复方磺胺甲嗯嗖,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小量肝素,按急性溶血和肾功能衰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