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 岁时记 知岁一寒 又是一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 岁时记 知岁一寒 又是一冬.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博物岁时记知岁一寒又是一冬知岁一寒,又是一冬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一一王稚登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在古代,立冬是“四时八节”之一,立冬、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人认为立冬一个重要的节日。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黄帝内经也曾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立”为始,“冬”为终。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的勃发做储备。初冬至,水始冰,地渐冻。日照短,
2、寒风劲。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一一陆文圭立冬(其一)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立冬之日,“水始冰”,水面初凝,但未至于坚。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二候地始冻。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土地开始冻结。土气凝寒,未至于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相似的大蛤。所以,古时人们认为,立冬一到野鸡就跳入水中化作大蛤,万物趋于休止。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姜姜草,日暖初干漠漠沙。一一自居易早冬立冬习俗1 .吃饺子在北方,立冬有吃水饺的习俗。
3、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立冬为秋冬季节之交,饺子还蕴含了,时间转折、更替的意思。2 .酿黄酒立冬之日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风俗。冬天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3 .补冬补冬是老成都的习俗,指想方设法吃到营养丰盛的食物,以此来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成都人冬天喜食羊肉汤。成都民间有“吃了羊肠不穿衣裳”的说法,羊肉是温热性食物,冬天吃羊肉可以御寒,提高身体免疫力。在冬日湿气寒气凝重的成都,喝上一碗热气滚滚的羊肉汤,再好不
4、过了。羊肉鲜美耙烂,肉汤绵密顺滑,在渐寒的冬日,慰藉着人们的五脏六腑。4 .吃腊味腊肉香肠是成都人冬天的标配。立冬后,成都人都会拿出专属的大盆,把肉和调料一起做成馅,用漏勺或机器灌进肠衣里,一个个打好结,经过风干、晾晒、烘烤等环节,纯手工制作的香肠就完成了。舌尖上的中国中曾说:“腊味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在成都人心里,冬日的腊肉香肠就是家乡的味道。农家散养的土猪肉,混合花椒、香樟、桔皮、柚子壳等秘制调料。油亮剔透,香气逼人,只需上锅一蒸,便是冬日绝佳美味。立冬有三藏1 .藏好睡眠黄帝内经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是一年中最需要睡觉的季节。立冬过后,很多人身体会有疲惫感,可以通过睡眠来缓解疲劳。2 .藏好水分在秋燥后,不仅皮肤易干燥,还会出现咽干喉咙痛的症状。到了立冬,燥气未散,更要藏好水分,多喝热水。3 .藏好正气正气受到侵害,人就会容易感冒生病。立冬过后,外邪猖獗,防寒保暖十分重要,尤其是头、背、脚的正气。这时,食物要吃暖,身上要穿暖,脚下要泡暖。初冬至,成都格外美丽。再过一阵子,金黄的银杏会将成都装扮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趁着天气还未至严寒,去人民公园、文殊院、武侯祠走一走,看看初冬成都的街头,听听银杏飘落的声音。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时节虽有冷暖,处处皆有清欢。祝岁月静好,顺问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