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37626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从源头扭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XX西濒长江,境内河网密布,共有14条骨干河道352公里,427条中沟1157公里,3940条庄河2010公里,从自然禀赋条件来看,我市具备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良好水资源条件。我市于2017年启动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并纳入“五城同创”工作范畴,市政府组织编制了XX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我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并于2021年11月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市水务局成立课题组,通过召开座谈会、

2、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现场了解情况等方式,对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创建现状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指示精神,通过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方式,累计投入45.71亿元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围绕水安全保障、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水文化景观、水管理“六大体系”,深入实施“十大示范工程”,最终形成“一城,一廊,一脉,三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格局。1.构建了标准较高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区域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提升。在全省率先落地建设第二水厂、深度处理

3、PPP项目,彻底解决全市人民饮用长江水的水量、水质问题。实施了河失、新街、珊瑚等乡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提高了供水质量,降低了供配水管网漏失率。二是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工程,完成两泰官河应急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现了“双源”安全供水,形成规模20万3d的应急供水能力,有效防范突发水污染事故,提升了供水应急保障能力。三是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经过历年的堤防加固,江堤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经过近几年城区防洪排涝控制性工程建设,XX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治涝达标率100%。建成马甸水利枢纽,彻底解决了黄桥老区及通南地区的引水问题。实施了如泰运河接通工程,彻底沟通了如泰运河

4、水系,区域防洪能力整体得到提升。2.建设了节约集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一是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用水工艺、设备和器具。开展合同节水试点和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企业、单位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活动。累计创成各类节水载体80家,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二是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改善灌排条件。先后实施城黄灌区、黄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灌排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三是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提高再生水回用率。2019年建设完成再生水回用工程,处理规模为3万t/日。鼓励企业

5、使用再生水,滨江污水处理厂与开发区企业之间签订中水回用协议,目前新浦化学、红宝丽集团、欢乐颜料、扬子医药、锦云化工等企业均已使用再生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虬3,构筑了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一是完善水功能区划,努力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编制实施XX市入河排污口整治方案XX市水功能区达标整治方案,按照“一区一策”的要求,对区域内不达标排污口及水功能区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达标整治工程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外源治理、内源控制、调水引流、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使得河道水质得到提升。二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制定XX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XX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等文

6、件,通过运输车辆、粪污输送管道、田间调节池、喷滴灌等方式使用有机肥,有效地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100%,大型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8%。三是系统谋划城乡污水治理工作。投入资金约7亿元,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通过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改善城区河道水质量。4 .优化了良性循环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一是实施清水活水工程,打通水系循环。打通了5条城区断头河,整治城区8条河道并进行生态化改造。完成了如泰运河接通工程,全面实施农村活水工程,累计安排奖补资金3.46

7、亿元,整治农村河道2211条1234公里,拆坝改涵建桥2472座,3003条农村河道实现畅流活水。二是建设长江生态廊道,打造水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恢复江滩湿地3000亩,堤顶按照百年一遇防洪要求拓宽改造,形成“一带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营造“水清景美”的特色生态风光。三是实施骨干河道绿化。将骨干河道历史遗留的违章建筑物进行了拆除,并修整恢复栽绿,实现了骨干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建设目标。5 ,织牢了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一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成立XX市最严格水资源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编制XX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XX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

8、有效保障。二是全面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印发XX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责任体系。将河道管护纳入“河长制”责任范围;通过在媒体公布河长名单、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明确河长职责、管护单位、监督电话,接受公众监督。三是依法管理水利工程。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智慧水务”综合信息决策系统,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制定完善水利工程长效管理和考核办法,形成维修养护、重点险工隐患监测、工程汛前汛后检查及日常巡查等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管理目标考核。6 .打造了传承文脉的水文化景观体系。一是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精心打造小南湖水利

9、风景区,已成为XX旅游业一张亮眼的名片。马甸枢纽创成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XX市标志性枢纽建筑物。二是实施了“双水润城”生态工程,羌溪河、如泰运河双水穿城,建设完成亲水平台、涉水步道和慢行系统,打造出沿湖生态风光带,拓展了城市绿化空间,较好地满足了市民游憩之需。三是做实做细水情宣传教育。建成XX市水利科普馆,馆内展示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关成果及水利工程建设成就等,多次以“水生命之源”为主题,组织中小学生在水利科普馆和马甸水利枢纽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节水、惜水意识。二、存在问题1.水安全体系仍不完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水利支撑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还有差距,沿江防

10、洪标准还不高,十多公里长江堤防未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任重道远,相当部分村级河道多年未整治,河坡坍塌、水土流失严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城市河道水质水感观与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外排通道单一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用水高峰期部分老小区和偏远乡镇还存在水压不足等问题。2,水管理水平有待加强。水利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河道管理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基层河长履职不到位,“两违三乱”等问题时有反弹,河道水面漂浮物打捞不及时,随意堆积问题未根本解决;水利行业监管有待加强,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新时代水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3.水环境治理仍有不足。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想要治水就要从源头抓起。

11、尽管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在XX市位居前列,但与省政府提出的到2025年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平均达到80%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4,水文化保护挖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重使用轻节约、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传统水文化载体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三、意见建议1.聚焦重点工程,加快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谋划实施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二期工程,对现状穿堤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部分通江闸(站)进行改建,力争到2025年长江堤防全面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快实施城市清水绿岸工程,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结合XX市通南地区水利规划,积极配合XX市上争实施通南地区

12、引排工程,将天星闸、焦土闸分别改建成各100个流量的排涝泵站,对部分排涝河道进行整治,重点解决长江持续高潮位顶托的情况下,上游外排通道难以自排、下游外排通道过于单一的问题。全力推动供水厂、站、网配套工程的实施,统筹解决厂、站、网不配套问题,消除城乡老旧管网爆管隐患,打通城区环状供水的大动脉,全面提升供水水压和水质,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2,聚焦高质高效,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体系。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抓实抓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深入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五清”常态化规范化,形成河湖管理保护合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13、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管理和体制机制,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加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严格用水控制总量。深入实施节水行动,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开展节水评价;健全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将节水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工业、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转变,工业和城镇生态用水推广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3 .聚焦截污治污,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城市污水收集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城镇

14、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强化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加快推进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4 .聚焦文化提升,积极营造水文化社会氛围。水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我市水利工作的短板和弱项,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大力实施水文化提升工程,充分挖掘XX水韵文化特色。组织对水文化遗产进行调研和普查,对涉水的各类名人事迹、遗迹遗址、文化设施等进行挖掘,注重将水文化元素融入项目建设。加快水利科普馆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水利风景区和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宣传XX水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水文化、发展水文化、弘扬水文化、普及水文化”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