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吉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2、更加注重规划引领、示范先行、整体跃升,更加注重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力量集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T牛,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精彩篇章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原则尊重规律、稳才篇打。Jl质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科学统筹村庄布局,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和足够的历史耐心,蹄疾步稳、从容建设。树立正确政绩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之上,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出实招、求实效,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搞破旧立新的
3、大修大改,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防止刮风搞运动,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循序渐进,更加注重乡村建设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不搞齐步走、不作一刀切,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止”大手笔沦为“大败笔。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杜绝“千村一面的审美疲劳,注重体现乡土特色和田园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防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
4、代版富春山居图。政府引导、农民参与。做到服务不包办、支持不越位,突出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组织带动农民建设家乡,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合作机制,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不代替农民选择,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建管并重,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建立农户合理付费、村级组织统筹、政府适当补助的运行管护经费保障制度,确保乡村建设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用,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节约资源、绿色建设。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和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绿色规划、绿
5、色设计、绿色建设,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有效转化的路径,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打造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吉林样板。(三)行动目标。到2025年,全省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乡村面貌明显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现代化、生活设施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二、重点任务(四)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行动。全面完成村庄分类布局,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撤并村庄,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发挥村庄规划指导约束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规有序开展。统筹县域内产业布局,优先完
6、成千村示范创建村、旅游精品村、宜居农房建造试点村等有建设需求的村庄规划编制,其他村庄根据乡村建设需求,采取县域统筹的多元化村庄规划编制模式,实现村庄规划功能全覆盖。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界定乡村建设规划范围,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村庄景观格局。守住乡村保护底线,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历史文化等重要控制线要求。促进乡村产业集聚,切实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规范完善村庄规划审杳报批程序,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做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五)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推进行动。继续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重点实施进村入户、路面加宽、提档升级
7、、贯通消断、连接成网五项工程,推动示范创建工作从区域引领向全域达标发展转变,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以县域为单元,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围绕粮食产区、农牧产品产销基地、旅游目的地需求,统筹推进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稳步消除农村公路“盲肠路。力口强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连接,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的穿村路段建设,兼顾村内主干道功能。有序推进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或错车道建设。大力推动省际、县际间农村公路断头路及跨大江、大河独立桥梁建设,相邻县(市、区)衔接路段
8、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营、同步养护,实现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行效率和整体效能。指导各地加强群众出行需求调研,优化运输组织模式,积极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定制客运服务线路,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城市公交线路向周边重点村镇延伸,提升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服务水平。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达到AAAA级及以上水平、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布局合理衔接顺畅、城乡客运服务供给标准统一资源优质、城乡物流网络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县(市、区)进行重点培育。扎实开展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以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低荷载等级桥梁
9、等为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及其桥梁隧道隐患排查和整治,实施和完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深入开展危旧桥梁改造,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强化消防车道建设管理,推进林区牧区防火隔离带、应急道路建设。(六)实施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推进行动。充分发挥骨干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作用,加快实施水毁及安全度汛工程项目建设。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和运行维护。完善抗洪抢险技术支撑和预案体系,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和预案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预案可操作性。提升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提升江河湖库调度运用水平,全力防范水库垮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等风险
10、。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以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为方向,推进城镇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供水,因地制宜开展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施一批老旧工程改造及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监管运管,同步推进消防取水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供水长效管护机制,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县级统管,强化水费收缴管理,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坚持以大带小、以强补弱,依法依规推进水费县级统管、统筹使用。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推进各地开展千人以上规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逐步完善水源保护标志标识,配套完善农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大力开展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定期公示水质监测信息。
11、(七)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行动。推进全省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加快完善网架结构,适时对部分66千伏变电站改造升级。优化调整网络结构,提高变电站之间互供互倒能力,逐步减少单线变电站比例。提高电网建设标准,加快老旧设备改造,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工程和高标准农田配套电网建设,推动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及特色产业、电动汽车充电站(桩)等配套电网改造。加快风力、光伏、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有序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全省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因地制宜推广多元化方式,将农户取暖、炊事、养殖、大棚等用能
12、与清洁供热相结合,有序实施生物质、沼气、电、地热能等清洁供暖。推进乡村大气污染治理,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逐步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开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供、生物质直燃锅炉试点。重点在乡镇学校开展电供暖。加强煤炭清洁化利用。(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行动。支持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围绕蔬菜、水果兼顾地方特色品种,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建设一批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能力、商品化处理能力和服务带动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服务产地农产品集散和销地冷链物流网络,推动长春、四平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产销
13、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加强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间的功能对接和业务联通,打造高效衔接农产品产销的冷链物流通道网络。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聚焦农产品上行和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服务下沉,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完善农村商业体系。改造提升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完善商贸中心,加快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引导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不断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切实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拓展客运站物流服务功能,利用既有的供销社基层服务网点、益农信息社、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资源,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培育一批网络覆盖健全、资源整合高效、运
14、营服务规范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国家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依托建制村的运输网络资源,以客运线路和车辆为载体,推进农村客运、邮政快递、农村物流等既有运输网络融合发展。建设县级邮件快牛物流集散中心和乡镇共配中心,整合现有资源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物流配送效率。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有效提高农村快递网络覆盖率,提升农村地区快递服务水平。(九)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行动。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健全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标准体系、物流体系、网络销售体系。推进全省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化农村光纤网络
15、、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口下一代互联网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深入实施数商兴农行动,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认定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提高农业气象灾害智慧化监测能力,推进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农业气象预报、风险预警和分析评估服务。应用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按需向乡村基层延伸。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管理。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事项在线办理。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感知网络建设,推进煤矿、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尾矿库)等领域风险徽口网络建设全覆盖。加强自然灾害领域
16、数据汇聚融合,汇聚气象、林草、水利、地震等部门信息,为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应急指挥等应急管理业务综合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深入实施“雪亮工程,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依托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不断完善乡村地名信息,提升地名信息服务基层群众的水平。(十)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推进行动。统筹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场地,进一步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支持党务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服务就近或线上办理,支持拓展邮政便民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快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行动,推进全省行政村服务设施提升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医保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医保政务服务全覆盖。推动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城乡居民可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等方式实现医保业务随身办。探索建设村级供销惠农驿站。依托村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