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47668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130101版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第一章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屯兰矿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一座特大型国有重点煤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南6km,距太原市60km,井田位于吕梁山东翼,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以山地地形为主,仅在大河谷中分布有宽约200-600米的冲积-洪积平原。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970T400m,相对高差150-250m。区内有四条公路与外相通:太原-陕西佳县公路由井田北缘通过;文水开栅-古交线沿原平川通过;清徐-古交线沿大川河通过;岔口-古交线沿屯兰川通过。国铁太-古-岚铁路沿井田北缘通过,屯

2、马铁路支线由本井田中部工业广场通过,交通便利。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地理位置为:东经11202521120947,北纬375042375638。井田东以大川河西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与东曲矿相望;南至王芝茂断层(F17)及以经过451号钻孔的纬线;西和西南以425、454、448、446、T38、451号钻孔连线为界与马兰矿相邻;北西至后风坪断层(FllO),与镇城底矿毗邻;北以汾河南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与西曲矿隔河相望;全井田东西宽约Ilkm,南北长约12km,面积73.3426km2o矿井范围拐点坐标、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矿区范围拐点

3、坐标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序号纬度(X)经度(Y)序号纬度(X)经度(Y)14200400.0037597050.0014200400.0037597050.0024198400.0037601800.0024198400.0037601800.0034197285.0037601890.0034197285.0037601890.0044196215.0037599690.0044196215.0037599690.0054195650.00,37600435.0054195650.00,37600435.0064196550.00,37602000.0064196550.00,37602

4、000.0074192050.00,37602030.0074192050.00,37602030.0084189808.00,37597200.0084189808.00,37597200.0094189808.40,37595899.1094189808.40,37595899.10104192185.00,37594908.60104192185.00,37594908.60114193171.00,37593900.70114193171.00,37593900.70124194170.80,37593150.00124194170.80,37593150.00134194464.60

5、,37592149.30134194464.60,37592149.30144195767.20,37592186.90144195767.20,37592186.90154196950.00,37592180.00154196950.00,37592180.00164199100.0037593440.00164199100.0037593440.00174199100.0037596080.00174199100.0037596080.00三、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本区仅出露有山西组顶部及以上地层,据钻孔揭露,其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0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6、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l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第三系上新统保德阶(N2b),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P.S)o太原组(C3t):Kl砂岩底至A砂岩底,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海陆交互相。岩性以灰灰黑色的泥质岩及砂岩为主,含灰岩和煤层。本组含6T1号煤层,全区可采煤层为8号、9号两层煤。本组厚度89.90m131.20m,平均122.43m。山西组(BS):L砂岩底至L砂岩底,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为三角洲一滨海

7、平原环境沉积,由灰灰黑色砂岩及泥质岩组成,含01-03、1-4、4下号煤层,共8层煤。基底砂岩(又名北岔沟砂岩)为典型的河床相沉积,岩性变化很大,发育时厚度可达15m20m,为灰色含砾粗砂岩或砾岩,有时则变为很薄的细粒砂岩,或完全尖灭。平均厚度5.25m。大致是东部及东南较发育,北部不发育,山西组全组的厚度常依其厚薄而增减。本组厚度29.40m53.89m,平均44.90m。屯兰井田位于西山煤田西北部,地层走向北西3060,倾向南西,倾角215,基本呈一伴有宽缓波状褶皱的单斜构造。断层多分布在井田北西部和中部,呈地垒、地堑赋存。较大褶曲少见,但次一级小型波状褶曲发育,断层较多,且成组出现。(I

8、)褶皱构造本区大的褶曲不甚发育,比较明显的有井田西部边缘的鲜则背斜、元家山向斜以及东南部的东大岭向斜。而在井下生产中实际揭露次一级小型背一向斜相当发育。(2)断裂构造井田内断层发育,均属高角度正断层。根据屯兰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发现落差5米以上断层66条,其中落差30米以上7条,100米以上4条,断层走向以北东3565者居多,占三分之二。这些断层均有明显的成组出现特点,区内分布有两组,每组有46条落差10米以上断层,常常伴生许多成束的小断层,走向北东,大多带有压扭性质。(3)陷落柱区内陷落柱比较发育,屯兰井田从建井至2009年底,井下共揭露陷落柱138个;陷落柱在平面上呈带状分布,柱体形态多呈

9、椭圆、扁圆或不规则圆形,剖面上多呈反漏斗状,陷落角多为6080度。柱体内岩块杂乱无序,一般胶结松散,呈半胶结状态。从井下揭露陷落柱情况来看,长轴直径一般3050米,最大达100米以上。四、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煤层条件、煤层赋存层数、厚度、资源储量,煤质,煤种1、煤层赋存本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18层,有经济价值参与储量计算的有13层,煤系地层平均总厚约166米,煤层平均总厚15.7米,含煤系数10%。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02#、03#、1#、2#、3#、4#、4下#、七层可采煤层,称为上组煤,煤系地层平均总厚44.58,煤层平均总厚度为5.32米,含燥系数IL9

10、%。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6#、7#、8#、8a#、9#、10#六层可采煤层,称为下组煤,煤系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22.43米,煤层平均总厚度为5.98米,含煤系数4.9机详见各煤层情况一览表。2、可采煤层(1)02#煤层:位于L砂岩下1-5米,北部发育不好,仅有两个“孤岛”式的可采区,向南逐渐增厚,大致在455、7、TI9、T64、T55等钻孔连线以南形成大面积的可采区,其中仅43孔为尖灭点,可采范围近乎占总面积的一半。可采区内厚度比较稳定,一般厚1.0米左右,多为薄煤层,局部为中厚煤层,最厚可达2.32米,常有夹石1-2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或粉砂岩。本层在屯兰井田为较稳定煤层,往南至邻区

11、变成稳定的主要煤层。(2) 03#煤层:可采范围南北向分布,西至T71号孔,东至边界。煤层分布连续性差,可采区内常有“孤岛”式的不可采区和尖灭区,可采范围基本同02#煤层,但连续性比后者差。可采区内为薄煤层,厚度一般不超过1.0米,最厚L03米,大部结构简单,偶有肝石一层。顶底板绝大多数为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属不稳定煤层。(3) 1#煤层:仅在井田西北缘独立存在,其范围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一,其余均为与2#煤层合并区。独立分层内大多不可采,仅在西部边缘有近两平方公里的可采区。可采区内厚度多为0.60-0.70米,最大1.13米,结构简单。本层与2#煤层的间距最大3.87米,上与03#煤层间距变化很大

12、,个别点合并。顶底板以砂质泥岩为多,其次为粉砂岩、细砂岩。属不稳定型。(4) 2#煤层:厚度L45-5.22米,基本为中厚煤层,结构复杂,有夹石1-3层。虽然厚度变化大,最厚可为最薄的三倍,但有规律可寻,即1#煤与2#煤的合并线是本煤层厚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合并区厚度最大,独立区厚度最小,因而形成东西两侧厚度小,中部厚度大。436钻孔一带为厚度最大地段。顶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次为细砂岩及炭质泥岩,底板以炭质泥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此层煤虽上与1#煤下与3#煤合并,并且厚度变化大,但有规律,并且都达可采,仍不失为稳定型煤层。(5) 3#煤层:在西南、南及东部独立存在,其余均与2#煤合并,二者

13、相距一般1.0米左右,最大1.64米,隔以炭质泥岩或泥岩,形成明显的组合特征。独立区内靠东界和南界处不可采,可采范围约占全区的十分之三。为薄煤层,厚度一般小于1.0米,最大L85米,大多结构简单,偶有夹石一层。顶板大多为炭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属不稳定煤层。(6) 4#煤层:上距3#煤多小于10米。中部发育不好,分布有大片尖灭区和不可采区,其范围大致为420、T24、7、Tl9、T42、410等钻孔圈定,其中仅在T30、T34号钻孔一带有小片可采区。环绕上述范围几乎全为可采区,仅在189、106孔一带为不可采区,可采范围占全区的十分之七。虽然可采范围较大,但全面来看分布连续性差。可

14、采区内厚度一般1-2米,以薄煤层为主,417与5号孔连线以北,由于与4下#煤合并而变厚,为厚燥区。最厚可达3.54米,其次在南部及东南部厚度也较大。常有夹石1-3层,为复杂结构煤层。顶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其次为细砂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属不稳定型煤层。(7) 4下#煤:在相邻矿井镇城底矿及西曲矿界内与4#煤合并,延至本区417、5号孔以南又分开独立存在。紧接合并区分布有面积6平方公里多的东西条带状可采区,可采区内厚度变化很大,最大为2.40米。可采区以南多为尖灭区。本层与4#煤的间距变化较大,多数在10米以内。结构简单,局部有夹石一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属不稳定煤层。(8) 6

15、#煤,位于L下1.2T5.7米。417、T50、T48等个孔连线成的弧线以西为大片可采区(其中仅T31孔为不可采区),占全区的一半,以东绝大部分为不可采区,仅T55、188及458孔附近分别有一个小块可采区。可采区内厚度一般1-2米,最大L91米,西南部厚度大,北部、东部厚度小。本层顶板多为含炭量较大的炭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和粉砂岩为主。结构较复杂,多有一层夹石,属于较稳定型煤层。(9) 7#煤,直接顶为L灰岩,其间有时隔以零点几米的炭质泥岩或泥岩,全区仅有T38、132、135三孔为不可采点,T38为临界可采。总的来说,煤层厚度变化为全区最小者,为薄煤层,绝大多数0.7T.0米,最大1.08米,结构也简单,仅小部分有夹石一层,属稳定型煤层。(10) 8#煤:顶板为Ll灰岩,有时相变为泥灰岩,层厚0-2.64米,平均1.59米;底板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相变为细砂岩或中砂岩。上距2#煤58-88米,平均厚73米。煤层厚度1.15-5.81,平均厚3.45米,为中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变化规律明显,即厚度与8、9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