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552234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件浇道、排气系统的设计注意事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内浇口及排气槽应设置在使金属液在形腔里流动状态最好,并能充满型腔内各个角落的位置上。设置时尽可能采用一个内浇口。如果设计条件不允许,应注意使金属液的流动相互不受干扰或在型腔内不分散地相遇(即引导金属流顺一个方向流动),避免型腔内各股金属液汇合时出现涡流。例如,当压铸件尺寸较大时,有时不可能仅从一个内浇道获得所需的内浇道截面积,因此必须采用多个内浇道。但是应注意到内浇道的设置应保证引导金属液只沿着一个方向流动,以避免型腔内各股金属液汇合而出现涡流。金属液流柬应尽可能少地在型腔内转弯,以便使金属液能达到压铸件的厚壁部位。金属液流程应尽可能短而均匀。内浇道截面积向着内浇道方向逐渐缩小,以减少气体卷入

2、,有利于提高压铸件的致密性。内浇道在流动过程中应圆滑过渡,尽可能避免急转与流动冲击。(6)多腔时对浇道截面积应按各腔容积比进行分段减少。型腔中的空气和润滑剂挥发的气体,应由流入的金属液推到排气槽处,然后从排气槽处逸出型腔。特别是金属液的流动不应将气体留在盲孔内或过早地堵塞排气槽。(8)金属流束不应在散热不良处形成热冲击。(9)对带有筋的压铸件,应尽可能地让金属流顺筋的方向流动。(IO)应避免金属液直接冲刷容易损坏的模具部分和型芯。不可避免时,应在内浇道上设置隔离带,避免热冲击。(11)通常内浇道愈宽愈厚,非均匀流动的危险也愈大。应尽量不要采用过厚的内浇口,避免切除内浇道时产生变形。(12)型腔

3、的排气溢流槽是为了排除铸造时最初喷入的金属液,并且使模具的温度一致。溢流槽设在铸型容易存气的位置,作为排出气体用,改善金属液的流动状态,将金属液导向型腔的各个角落,以得到良好的铸造表面。排气槽有连接在溢流槽与集渣包前面的,也有与型腔直接连接的。设计时应注意:排气槽的总截面积应大致相当于内浇道截面积。分型面上的排气槽的位置是根据型腔内金属液流动状态而确定的。排气槽最好设计成弯曲状,而不是直通状,以防止金属液外喷伤人。分型面上的排气槽的深度通常为O05015mm;位于型腔内的排气槽深度通常为O305mm;位于模具边缘的排气槽深度通常为Ol015mm。排气槽的宽度一般为520ro顶针与推杆的排气间隙对于型腔的排气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控制在0Ol002mm,或放大到不产生毛刺为止。固定式型芯的排气也是一有效的排气方法,案例如图2所示。通常在型芯周边单边控制有0.050.IOmm的间隙,并在型芯定位颈部开出宽、厚各ll.5mm的排气槽,这样型腔内的气体可顺颈部开出的排气槽由型腔底部排出。排气槽的粗糙度也不应忽视,应保持较高的光洁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被涂料粘连脏物而造成堵塞,影响排气。(13)压铸熔杯的填充率尽可能选高些。对压铸件气孔度要求高的场合,通常选定在70%左右,这样带入压铸件的气体就会大幅度减少,对系统排气也是有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