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道路立体交叉口设计9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2讲道路立体交叉口设计92.ppt(6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匝道的基本形式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右转匝道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右转匝道 特点:右出右进,特点:右出右进,不设跨线构造物;不设跨线构造物;方向明确,方向明确,车速高。车速高。第四节第四节 匝道设计匝道设计 2左转匝道左转匝道n 车辆须转约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除环圈匝道外,越过对向车道,除环圈匝道外,n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n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n左转车辆直接从左转车辆直接从左左侧驶侧驶出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
2、,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左侧驶侧驶入入。n 优点:优点:线形简捷,转向明确,长度最短,无反向迂回,指标线形简捷,转向明确,长度最短,无反向迂回,指标高;车速高,通行能力大。高;车速高,通行能力大。n缺点:缺点:构造物多,二层式两座或三层式一座;构造物多,二层式两座或三层式一座;n 左出左进左出左进,与右侧通行规则相悖,较少采用。,与右侧通行规则相悖,较少采用。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n(1)左出右进式:)左出右进式:左转车辆从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相交道路时由右侧右侧驶入。驶入。特点:特点:行车安全右进改进了左
3、进的缺点行车安全右进改进了左进的缺点仍有左出仍有左出略有绕行略有绕行二层式跨单向桥一座二层式跨单向桥一座三层式跨双三层式跨双向桥一座向桥一座两层式跨单向、双两层式跨单向、双向跨线桥各一座向跨线桥各一座n(2)右出左进式:)右出左进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转,到相交道路后直接由左侧驶入左侧驶入。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特点:特点:行车安全行车安全改进了左出的缺点改进了左出的缺点仍有左入仍有左入略有绕行略有绕行n(3)右出右进式:)右出右进式:左转车辆都是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右转弯驶出
4、和驶入,在匝,在匝道上左转改变方向,右侧合流驶入。道上左转改变方向,右侧合流驶入。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特点:特点:行车安全行车安全消除了左进左出的缺点消除了左进左出的缺点绕行最长绕行最长跨线构造物多跨线构造物多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间接式:又称环圈式n 左转车辆先驶过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然后向右回转约270达达到左转的目的。到左转的目的。n 优点:行车安全,造价低优点:行车安全,造价低缺点:线形指标差、车速低、缺点:线形指标差、车速低、占地大占地大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1独立性:独立性:n 每一种每一
5、种左转匝道具有单独的使用特性,左转匝道具有单独的使用特性,一种形式一种形式可用于所有可用于所有的左转匝道,形成对称形式。的左转匝道,形成对称形式。苜蓿叶型苜蓿叶型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2对称性:对称性:n 十种匝道,分两类:十种匝道,分两类:一类:自身一类:自身斜轴对称;斜轴对称;二类:二类:相互轴对称相互轴对称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3组合性:组合性:n 各种形式的匝道,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斜轴对称、半轴对称及各种形式的匝道,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斜轴对称、半轴对称及完全不对称的立交完全不对称的立交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4.可达性可达性 n任何一个左转的车辆,均可在
6、任何一个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内完成左转弯运行。n 5局域性局域性n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完成左转弯运行。行。一个象限集中布置一个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5局域性局域性n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行。三个象限集中布置三个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二、匝道的特性 n 5局域性局域性n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
7、转弯运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行。三、匝道的设计依据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n(一)立交的等级(一)立交的等级n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二)匝道的设计速度(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n根据根据立交的类型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以及用地用地和建设和建设费用费用等等条件选定。条件选定。n期望:主线的平均速度期望:主线的平均速度n一般:(一般:(50-70)V主主 选择计算车速时的注意事项:选择计算车速时的注意事项:(1)满足最佳车速要求)满足最佳车速要求车速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决定通行能力车
8、速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决定通行能力设计车速应为接近最大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即最设计车速应为接近最大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即最佳车速佳车速Vk0kLLVC0kLLVC式中式中 L车长(车长(m););L0安全距离(安全距离(m),一般),一般L0=510m;C制动系数(制动系数(s2/m),一般),一般C=0.150.30Vk一般为一般为4050km/h。(m/s)(2)按匝道的不同形式选用)按匝道的不同形式选用 右转匝道:右转匝道:取取中中上限上限值,值,定向定向式式匝道:匝道:取取上限上限,半定向匝道:半定向匝道:用用中值中值左右,左右,环圈式匝道:环圈式匝道:用用下限下限值值(3)适应出入口行驶状态
9、需要)适应出入口行驶状态需要 驶出的驶出的分流车速分流车速:(5060%)V主主;驶入的驶入的合流车速合流车速:70%V主主;接近收费站和次要道路的匝道:计算车速可接近收费站和次要道路的匝道:计算车速可适当降低适当降低。(4)考虑匝道的交通组织)考虑匝道的交通组织 双向双向无分隔带的匝道无分隔带的匝道:取:取相同相同的计算车速,的计算车速,双向双向独立匝道独立匝道:可分别取。:可分别取。匝道形式直接式半直接式环形匝道设计速度枢纽互通80,60,5080,60,50,4040一般互通60,50,4060,50,4040,35,30公路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公路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四、匝道的线形设计
10、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n(一)匝道的平面(一)匝道的平面n1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平曲线半径:匝道形式匝道形式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半径的大小影响半径的大小影响 造价造价 行车安全行车安全 行车舒适行车舒适一般取:大于一般取:大于“一般一般”值的半径,受条件限制不得已可值的半径,受条件限制不得已可取极限值。取极限值。对于环圈式匝道,除半径满足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对于环圈式匝道,除半径满足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长度长度保证曲率的缓和过渡,以及上下保证曲率的缓和过渡,以及上下线的展线线的展线要求。要求。H 上下线要求的最小高差(上下线要求的最小高差(m)匝道的转角(匝道的转角(o)i 匝道的设计纵
11、坡(匝道的设计纵坡(%)min57.3HRin2匝道回旋线参数:匝道回旋线参数: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一般匝道均设一般匝道均设缓和曲线缓和曲线,且采用回旋线,且采用回旋线其中:其中:A1.5R反向曲线的回旋线参数反向曲线的回旋线参数A应相等应相等,不等时比值,不等时比值不大于不大于2。n (二)匝道的纵断面(二)匝道的纵断面n 1匝道最大纵坡匝道最大纵坡n特点:比正线大,困难地区:可增特点:比正线大,困难地区:可增1%,n 非冰冻地区:可增非冰冻地区:可增2%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四、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匝道设计速度(km/h)80、70 60、50 40、35、3
12、0最大纵坡()出口匝道345334入口匝道334345公路立体交叉匝道最大纵坡公路立体交叉匝道最大纵坡上 坡 下 坡上 坡 下 坡n 2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匝道设计速度(km/h)8060最大纵坡()冰冻地区44非冰冻地区4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匝道最大纵坡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匝道最大纵坡(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n1匝道横断面匝道横断面组成:组成:行车道行车道 路缘带路缘带 硬路肩和土路肩(城市道路不设)硬路肩和土路肩(城市道路不设)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对向分离双车道对向分离双车道匝道)匝道)各部分宽度:各部分宽度:行车道:公路:行车道:公路:3.5m 城市
13、:城市:V40km/h,3.75m V40km/h,3.50m 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1.0m,有刚性护栏时:有刚性护栏时:0.6m 路缘带:路缘带:0.5m 土路肩:土路肩:0.75m或或0.5m 单车匝道右侧硬路肩:单车匝道右侧硬路肩:2.5m (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三)匝道横断面及加宽n2匝道圆曲线加宽匝道圆曲线加宽加宽:按正线加宽过渡方式进行加宽:按正线加宽过渡方式进行n(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n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n(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四)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2超高值确定超高值确定积雪冰冻地区:积雪冰冻地区:ih6%,i合成合成1
14、50m入口入口:下坡下坡路段便于加速路段便于加速 通视区域:通视区域:主线主线100m 匝道匝道60mn主线与匝道的主线与匝道的分流处楔形端布置分流处楔形端布置误行车辆返回,设置偏置加宽,圆弧连接 变速车道:变速车道: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附加车道。减速车道: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为减速车道;加速车道: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
15、的附加车道称为加速车道。为加速车道。1变速车道的形式:变速车道的形式:平行式平行式 直接式直接式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 1变速车道的形式:变速车道的形式:(1)平行式:)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的一条附加车道。特点:车道特点:车道明确明确,易于,易于辨认辨认,行驶轨迹呈行驶轨迹呈反向曲线反向曲线,对行车,对行车不利不利 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n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渐变段与正线连接。与正线连接。n(2)直接式:)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形成一条与匝道连
16、接的附加车道。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n特点:线形特点:线形平顺平顺与行车轨迹吻合,对行车与行车轨迹吻合,对行车有利有利n 但起点但起点不易识别不易识别 1变速车道的形式:变速车道的形式:二、变速车道设计二、变速车道设计n采用原则:采用原则:减速车道减速车道采用采用直接式直接式,n 加速车道加速车道采用采用平行式平行式n变速车道为变速车道为双车道双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采用时,加减速车道均采用直接式直接式2 2、变速车道横断面、变速车道横断面城市道路可不设城市道路可不设右路肩右路肩,但应保留路缘带。,但应保留路缘带。n 3.变速车道的长度变速车道的长度n 变速车道长度:加速或减速车道变速车道长度:加速或减速车道渐变段长度。渐变段长度。(1 1)加减速车道长度)加减速车道长度起始位置:变到起始位置:变到一个车道宽一个车道宽时的位置与车辆时的位置与车辆分流或合流端分流或合流端之之间的距离间的距离221226VVLaV V1 1 正线平均车速(正线平均车速(km/hkm/h)V V2 2 匝道平均车速(匝道平均车速(km/hkm/h)a a 汽车平均加(减)速度(汽车平均加(减)速度(m/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