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预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应急救援预案一、预防中毒事故的防护措施1.凡从事有毒有害化学物品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保证室内通风良好。2、宿舍内严禁存放有毒有害及化学物品。3、现场室内采取一律使用独立的锅炉供暖,严禁使用明火照明、取暖,以防止煤气中毒事故,需要独立用煤火取暖的屋室,其炉灶必须设在室外。二、施工现场防火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3、建立明火作业报告制度,凡需明之作业的部位和项目需提前向项目部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明火作业,危险性较大的明火作业应有派专人监护。4、配
2、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5、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快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有单独保管。6、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7、临时用房、仓库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8、对于临时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9、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中毒要求。10、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三、预防机械伤害事故的防护措施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役备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
3、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有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近操作规程操作。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保养检查,使用后工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四.预防触电事故的防护措施1.安装作业前
4、,必须按规范、标准、规定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及操作规程的交底工作。2、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3、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4、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求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5、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的电管理及安拆。6、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7、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
5、每周、公司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8、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9、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1时间以上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10、照明专用回路设志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有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6、。11.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12、使用移动电气工具和性振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13、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五.预防坍塌事故的防护措施1.为防止坍塌事故事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2、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撑。3、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在雨天和解冻时期更要加强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4、遇有特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5、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6、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层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载荷,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7、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楼层或屋面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材料机具的,必须进行结构载荷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以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