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13547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水肿教案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水肿(3课时)【目的要求】1,掌握水肿病的概念.2,熟悉水肿病的发病因素及肺、脾、肾在水肿病机中的作用。3、掌握水肿病的辨证论治。4、明确水肿病以阴阳为辨证纲领,以及治疗以发汗、利水、攻逐、健脾、温肾等为大法,但对攻逐法应慎用、少用。5、了解水肿病出现水毒潴留危重证候的预后险恶。【教学难点与重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及肺、脾、肾三脏在水肿病中的作用。3、阴水阳水的鉴别及其相互转化的机理。4、临床分型论治。5、不同治法在水肿病中的应用。【教学互动】1,正常水液代谢的途径。2、如何理解去荒陈理。3、如何理解“血不利则为水”。4、病案提问:诊断、辨证、治则、方药(详见后篇)一、【概述】

2、1、定义水肿是外感、内伤等因素,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导致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类病证,严重者,甚则可伴胸水、腹水等症状。重点讲述定义,包括三层含义。提示:水不自行,赖气以动。水肿发生的本质是气化功能失调,其中肾的气化是关键。2、沿革1、内经称水”或“水胀”,奠定了理论基础。水肿病名出自素问水热穴论等篇。灵枢水胀篇简称水二素问评热病论则称水病”。灵枢五癖津液别篇谓“水溢则为水胀二2.金匮要略设有水气”专篇,为分型论治树立了规范。水肿在金匮要略中则称为水气”,这是根据内经的病证名沿革而来。金匮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

3、水”、皮水”(属表)、正水”、“石水”、“黄汗”(属里)等五种类型。3.元代以后,分为阴水、阳水,对水肿的认识趋于完善。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水肿篇,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指出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滴,小便少,不赤涩,此属阴水二这一分类方法至今对指导临床辨证仍有重要意义。3、范围本篇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及部分心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肾性水肿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这部分内容我们在西医内科学里将会学习到。二、【病因病机】提问环节:正常水液代谢的途径,涉及哪些脏腑?从而理解水肿病的发病机理.1、风邪外袭,

4、肺失通调肺为水之上源,外合皮毛,最易遭受外邪侵袭,一旦为风邪所伤,则宣发肃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发为水肿。(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者潜伏期714天)2、湿毒浸淫,内归脾肺肌肤之痈疡疮毒,大多因湿毒所致,若未能及时清解消透,疮毒则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有血热生疮,变为肿病。”此与急性肾炎患者发病前,常有急性感染史所见相同。(皮肤感染所致者潜伏期14一28天)。3,水湿浸渍,脾失健运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衣着冷湿,汗出渍衣,水湿之气内侵,脾阳为寒湿所困,失健运之职而难以升清降浊,水湿既不能下趋,则泛于肌肤成肿。4、湿热内

5、盛,三焦壅滞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湿热内盛,三焦为之塞滞,直接导致水道不通,发为水肿。5、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过食肥甘,酗酒成癖,或过食生冷,或为寒凉之药误治,使湿蕴中焦,脾失健运,津液不化,聚留为水,泛溢肌肤而成水肿。6、房劳过度,内伤肾元房劳太过,生育不节,使肾之精气内耗,肾阳亏虚,气化不行。且肾阳受伤则火不暧土,脾则更难转输水液而成肿。此外,水肿发病,与肝亦有关.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可导致血瘀水停,气化不行而成肿。总结:1)基本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终至膀胱气化无权,水液停聚,泛滥肌肤,而成水肿。2)病位在肺、脾、肾,三脏之中,关键在肾。景岳全书肿胀所云:凡水

6、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3)病理因素:外邪、疮毒、水湿、淤血瘀血阻滞,三焦水道不利,水肿顽固难愈。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早已提出:“血不利则为水。提问:如何理解“血不利则为水”?意即:淤血形成,阻滞气机,气化不畅,水液代谢失常导致水肿发生。三、【诊断】1、主要症状: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见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Ift牙宣,甚则头痛,抽搐,神昏,澹语等危象。2、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微或久病体虚病史3、实验室检

7、查:应作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血常规、血沉、肾功能、免疫球蛋白、心电图、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四、【鉴别诊断】主要是和鼓胀相鉴别。水肿病是指表现为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严重的水肿病人也可出现胸水和腹水;鼓胀以腹水为主,但也可出现四肢,甚则全身浮肿,因此本病需与鼓胀病鉴别。鼓胀的病因主要是酒食不节,情志所伤,久病黄疽、积证,血吸虫侵袭,劳倦过度,脾虚等。主要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临床上鼓胀先出现腹部胀大,病情较重时才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全身浮肿,腹壁多有青筋暴露。从西医角度来讲,水肿有肾脏病史,鼓胀有肝病病史。五、【辨证

8、论治】一、辨证要点:1、阴水阳水的鉴别。阳水:发病急,每成于数日之间,多从头面部肿起,肿势以腰以上为剧,皮肤颜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恢复。多因感受风邪,水气,湿毒,湿热诸邪所致,证见表、热、实证。金匮中的风水、皮水多属此类。病变脏腑多在肺脾。阴水:病多渐起,日积月累,或由阳水转化而来,多从下肢肿起,肿势以腰以下为甚,皮肤松弛灰黯,按之凹陷难复。多由饮食劳倦、房劳过度、久病正虚,损伤正气所致。证见里、寒、虚证,金匮中的正水、石水多属此类。病在脾肾。2、辨新旧虚实初病多在肺脾,多见实证;久病多在脾肾,属阴水,阳气每己疲惫,虚证为多或虚中挟实。3、辨顺逆、危候顺逆:先起于腹而后散于四肢者顺;先起于四

9、肢后归于腹者难治,为逆。危候:凡水肿严重,有五不治者,多属危候。(唇黑、缺盆平、脐突、足下平、背平,或见心悸、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甚至尿闭、下血)。二、治疗原则1、具体治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A、上下异治上半身肿甚发汗(开鬼门)下半身肿甚利小便(洁净府)水液废物郁结于中,肿满实证攻下逐水(去莫陈垂)提问环节:如何理解去荒陈茄?去苑陈垩一说为中医活血之法,亦是透过通大便治疗“饮”证的方法J布有郁结、积滞之意;“陈即日久、陈积;“原意为测除杂草,故去指陈荃可引申为去除日久积滞于体内的糟粕物质。这方法适用于水饮于体内停留日久、病程较长或是水饮停留部位较深的情况。适合治疗“痰

10、饮”、“悬饮、支饮等饮证,使积聚物通过肠道,从大便中排出体外。B、临床角度治分阴阳阳水一风、湿郁遏,水湿浸渍。治法: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一驱邪为主,治重在肺、脾提示:阳水主要驱邪为主,是发汗(疏风伤寒,疏风清热)、利小便(淡渗利湿,清热利湿)、酌情使用攻下逐水;阴水一一脏腑自病,功能不济,水湿内停。治法温补脾肾,匡扶脏腑功能一一扶正为主,治重在肾、脾提示:阴水主要是扶正祛邪,温补脾肾利水。补充知识点:如何应用攻逐法?慎用攻逐高度浮肿,形体壮实,正虚邪实,急则治标,攻邪为先,可用攻逐利水法,甘遂末0.5T.Og,胶囊装,饭后吞服,药后小便增多,水肿减轻,症状改善,则以扶正为主,中病即止二2、临

11、床运用经验A、适当配用引经药物:(可明显提高疗效)一一余瀛鳌头皮肿:用羌活、防风等风药;腹腰足胸水:用茯苓皮、大腹皮、防己;肿:用五苓散加杜仲、川牛膝、续断;阳虚明显加附子、桂枝;肿:加防己、一饮仁、牛膝;水:加桔梗、桑白皮;上肢肿:加桂枝、威灵仙。B、注重助气化药物的使用治水先治气一一气行则水行:行气,降气,益气三、分型论治阳水1、风水泛滥主症: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急骤,往往伴有外感风热证或风寒证。兼次症: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重,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嗽。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风寒):舌质红,脉浮滑数(风热)。治法:散风清热

12、,宣肺行水。方药:越婢加术汤。方解:麻黄一一散风宣肺;生石膏一一清肺泄热;白术一一健脾利水;甘草、生姜、大枣一一调和营卫。加减:咽喉红肿痛甚者一-连翘、蒲公英热重伤阴者一-生地、玄参汗出恶风,卫阳已虚者一防己黄匹汤根据不同疾病加减用药;对蛋白尿、血尿用药。2、湿毒浸淫主症:眼睑浮肿,延及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者溃烂。兼次症:恶风发热。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方解:麻黄、杏仁、桑白皮一一宣肺行水连翘一清热散结赤小豆一-利水消肿五味消毒饮一-加强清解湿毒之力。加减:湿盛而糜烂者一一苦参、土茯苓风盛而瘙痒者一一白鲜皮、地

13、肤子血热盛者丹皮、赤芍。3.水湿浸渍主症: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兼次症: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舌脉象:苔白腻,脉沉缓。治法: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药:五皮散合胃苓汤。方解:五皮散化湿利水白术、茯苓一-健脾化湿苍术、厚朴一-燥湿健脾猪苓、泽泻一一利尿消肿肉桂一-温阳化气行水。加减:肿甚而喘者一麻黄、杏仁、草萌子面肿,胸满,不得卧,加苏子、拿萌子一降气行水补充知识:全身浮肿,伴身重腰酸无力,痞闷纳呆,除湿汤加减(肘后百一选方半夏曲、川朴、苍术、蕾香、陈皮、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加大腹皮、木瓜。五苓皮汤(程门雪名中医)川桂枝2.4g,连皮苓12g,泽泻6g,

14、猪苓6g,杏仁9g,广陈皮4.5g,大腹皮6g,冬瓜子皮各9g,生熟饮仁各12g,桑白皮9g,木瓜4.5g,木防己6g,济生肾气丸12g(包煎)-通阳化湿利水4.湿热壅盛主症:遍体浮肿,皮肤绷紧光亮。兼次症:胸腕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舌脉: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治法:分利湿热。方药:疏凿饮子.方解:商陆一一通利二便槟榔、大腹皮一-行气导水茯苓皮、泽泻、木通、椒目、赤小豆一一利水羌活、秦充、防风一一疏风透表。加减:腹满不减,大便不通者一一己椒萌黄丸湿热化燥伤阴者一猪苓汤。尿痛尿血,加大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水浊上逆胸中,肿势严重,兼见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脉弦有力,莘方大枣泻肺汤

15、酌加杏仁、木通、防已、五苓散一一泻肺利水,上下分消。补充知识:本型在阳水中较多见,一般治宜渗导去湿为主。其中湿乃主因,热因湿不化所生,药用苦燥、淡渗佐以辛散,以分消其湿,令湿从下趋而热亦随解。另外,此型可用攻逐法,使用时要注意。可用变通十枣汤;或方药中方:苍、白术各30克、川、淮牛膝各30克、汉防己30克、大腹皮30克。阴水1脾阳虚衰主症: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劳累后加重,小便短少。兼次症:面色萎黄,纳减便酒,神疲肢冷,腕腹胀闷。舌脉象: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治法:温运脾阳,以利水湿。方药:实脾饮。方解:干姜、附子、草果一一温阳散寒;白术、茯苓、炙甘草一健脾益气大腹皮、木瓜一-利水袪湿木香、厚朴理气加减:气短声弱者一一党参、黄虎;或少佐升麻益气补中一一清气升则浊阴自降口小便短少者一一桂枝、泽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