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实践与思考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第一站就来到商洛市,在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深情点赞小木耳大产业,这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探索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人优、人优我特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解答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省全县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发展乡村产业的新
2、思路新路径,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一、基本情况2018年5月,全县摘掉了30多年的贫困县帽子,实现现行标准下7.96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6个贫困村全面出列,在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率先脱贫。2021年8月,全县被确定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县围绕市场需求导向,以县域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探索出“园区+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加快培育特色鲜明、承载乡村价值、创新创业活跃、利益联结紧密的4+N”产业体系。食用菌、蚕桑、茶叶、烤烟四大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明显,板栗、核桃
3、、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全县食用菌种植规模由339万袋增加到2300万袋,产值由15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高山木耳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桑园由2万亩增加到6.5万亩,桑园面积位居陕西省第三,养蚕发种由5000张增加到12000张,年均增长8%以上,位居全省第二;烟叶质量稳居全省第一,面积位居全省第三。茶园由8.1万亩增加到10.5万亩,茶叶产量由305吨增长到1300吨,产值增长到2亿多元,象园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烤烟稳定在2.8万亩,产值9000万元左右,面积位居全省第三,烟叶质量居全省第一;魔芋由3.5万亩增长到5.5万亩,产值由1.1亿元增长到2.1亿元:全县
4、中药材达到12.8万亩,产值2.3亿元;板栗60万亩、核桃30万亩,年产值达到L9亿元以上;畜禽饲养量达到96.89万头(只),产值3.2亿。全县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和天然药库,木耳、核桃等8个产品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板栗特色农产品跻身陕西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二、问题与困难近年来,全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撑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足,与产业兴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发展基础弱。乡村特色产业小而多、散而杂,不适应产业振兴的新需求。其主要表现和原因
5、是:一是土地资源紧缺,产业与粮食争地的矛盾突出。全县境内山大沟深,沟壑纵横,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土地分布零散,全县耕地面积49万亩,仅占国土总面积的6.8%,永久性基本农田34.19万亩,基本农田主要用于播种粮食,能用于发展产业的耕地少,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布局山林中。同时,土地且利用率低、产出率低,导致产业布局零散,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二是环保约束日益趋紧,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全县全域处于秦岭腹地,海拔超过1500米的面积506.95亩,占县域土地面积的14.52%,按照陕西省秦岭保护条例规定,海拔超过15002000米属于限制开发区,2000米以上属于禁止开发区,原
6、有的产业布局需要进行调整,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三是基础设施欠账大,产业发展成本居高不下。全县县内自然条件差,发展产业需要的水、电、路、网、讯、仓储物流、直销网点等配套设施滞后,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但每年地方财力收入不足2亿元,无法通过自身力量破解基础设施欠账问题,导致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成本大幅度增高,产品利润低,很大程度上挫伤经营者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一)产业发展链条短。乡村三产融合不紧密、布局不协调,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全县现有的乡村产业结构单一,仍然是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形成的产品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市场的链条短且很
7、不健全。比如,*大板栗全国出名,2020年产量突破1万吨,但产业链后延不足,其中90%以上都是以原材料售出,且上下游产品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发展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2021年每公斤板栗市场价7元左右,加之用工价格上涨,有的农户销售板栗实际收入远远低于成本。二是精深加工存在明显短板。食用菌、茶叶、魔芋等农产品多以初加工为主,加工企业数量少,且设备陈旧落后,加工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严重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率%,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三是三产融合不紧密。乡村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不紧密、融合层次低。十三五”期间,全县先后建成3个4A
8、级景区、2个3A级景区、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但旅游产品却很少,大量农产品难以成为旅游商品,绿水青山还没有真止变成金山银山。三是市场主体培育难。经营主体少、带动能力弱,是影响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发展意愿不强烈,因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大、培育周期长、经营风险大、经济效益慢,许多企业和农户不愿意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绝大部分都是农户自主分散经营,难以形成规模。2020年末我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84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7494元、占69l,生产经营净收入只有2156元、占19.8%,从收入结构分析得出,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数少、收益差,大部分农户以劳务输出为
9、主,不愿从事农业产业发展。二是龙头企业数量少,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9家,其中省级只有5家,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示范引导产业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三是市场竞争力不强,90%的涉农企业经营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弱,近年来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传导,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所生产的产品很容易被市场淘汰。例如,该县陕西永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出口香菇酱为主的企业,受国内外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出口比疫情前下降近20%,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四是抵御风险能力弱。乡村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弱势产业,各种高风险多。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弱
10、。*地形地势复杂,自然灾害易发多,传统产业仍以粗放种养为主,受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成本大、标准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比如,今年全县的降雨量是往年的2.5倍,特别是发生了8.20洪涝灾害,导致烤烟等产业受灾面积达5500多亩,造成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二是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弱,全县70%以上的特色产业生产周期都在三年左右,市场供求变化快,加之有时市场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种植户都处在先种后卖,甚至非理性跟风的状态下,一旦受到价格波动或市场冲击,将造成产业生产力和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前几年我县中药材白芨产业发展十分迅猛,2015年每株种苗高达2元,部分经
11、营户盲目跟风举债扩大种植规模,目前每株种苗价格跌落到0.1元,巨大的受市场价格波动,导致产品滞销,经营者损失很大。三是产业保险发展滞后,目前农业产业保险政府只有少量保费补贴,且险种不足、覆盖面窄,农民保险意识不强,购买意愿不高,产业一旦受损将无法赔付,影响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一旦产业受损,将无法赔付,没有真正发挥出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障作用。四是产业融资风险高,一方面,农业产业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农业产业项目难以形成可以授信贷款的抵押物,涉农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农业产业整体收益慢,容易产生不良贷款,影响产业良性发展五是产业科技含量低。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技术支撑,是导致产品产出率不高、缺乏竞争力的
12、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产业技术人才匮乏,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壳村现象严重,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急缺,乡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2020年全县农村劳动力14万人,其中外出务工达5.9万人,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缺劳动力、缺技术问题突出。二是农技推广进程缓慢,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目前全县农技人员年龄和知识老化严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镇村技术服务功能严重弱化,导致有些成效显著的产业技术推广运用难。2020年末全县仅有农业技术人员一名,其中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_名。其中茶
13、叶、食用菌、中药材产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人才一才难求,影响产业长远发展。三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和企业在特色产业技术研发、产品包装、生产销售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创新,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比如,该县涉农企业每年用于产业研发的经费投入仅占总投入资金的_%,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产品加工能力与水平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六是品牌效益不高。品牌化是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目前特色产业存在同质化严重、产业特色不明显,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等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和原因是:一是品牌意识不强,产业经营主体缺乏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的意识,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不愿意投入,不重视
14、宣传,不会推广,导致培育出来的产品品牌知名度低,产品优势很难在短期内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比如,*象园品质在陕南绿茶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因品牌整合不到位,缺乏系统的策划、包装、宣传,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二是缺乏核心价值,品牌的价值在于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增加消费者的黏度,目前全县的特色产业品牌还缺乏独特的核心价值,品牌溢价效应不明显,制约品牌知名度的扩散和价值链延伸。比如,*雪樱花魔芋获得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但在持续提升产品核心价值和附加值方面下的功夫不深,产品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经济效益不高。三是品牌特质不明确,全县与周边县区在气候、资
15、源等方面差异不大,产业发展路径基本相同,产品相似程度高,差异化发展难,多数产品品牌影响力还仅停留在局部地域。三、对策与建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必须立足实际、迎接挑战、完善政策、补齐短板,努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实际,我认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第一,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山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必须按照绿色循环、优质高效、品牌引领、三产融合”的思路,在优质专用特色个性”农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扶持壮大优势产业。具体到*来讲,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立足资源禀赋,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突出高质高效、区域特色
16、,发展壮大烤烟、蚕桑、食用菌、茶叶四大特色产业,持续提升板栗、核桃、中药材、魔芋、畜牧养殖等传统产业,重点建设“五大产业带,做精达仁-柴坪-庙沟-青铜关茶叶、烤烟、蚕桑产业带,做大木王-月河-云盖寺镇板栗、食用菌、中药材产业带,做优西口-茅坪畜牧养殖产业带,做强米粮-大坪-铁厂核桃、现代农业产业带,做美高峰-回龙-永乐农旅融合产业带,构建特色农产产业体系。二是加强设施建设,围绕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强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大力实施数字镇村建设行动,优化农村快递物流布局,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土地依法、自愿、平稳流转,探索长期流转模式,签订中长期租赁合同,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土地,发展稳定而适度的规模经营,实现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第二,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系统思维、全产业开发、一二三产融合的理念,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提升特色农产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