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51552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爬天都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7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聚焦重点段落,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2 .分角色朗读、想象,体会一老一小彼此鼓励,共克难关的勇气。3 .当堂训练,试着学习用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难点:想象画面,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励下,共克难关的勇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黄山奇石一课,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黄山吗?2 .在黄山的东南部,有一座海拔1810米的高峰,叫天都峰。课件出示天都峰插图和简介。

2、3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就有一个小女孩要爬天都峰,天都峰这么高,她是怎么爬上去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爬天都峰【设计意图】导入环节通过学生学过的课文黄山奇石引入课文,图片介绍天都峰,引发学生新的阅读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六要素”,完成表格。4 .将“六要素”串联起来讲一讲课文的主要内容。出示填空: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写了(时间),(人物)去(地点)(事情)时遇见一位老爷爷,“我们”彼此从对方身上(经过),最终(结果)的事情。5 .想一想:作者写爬天都峰,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这属于一一爬山

3、前。(2)那从哪里开始爬山的?(“我奋力向顶峰爬去”)。一直到哪里?(第七自然段结束)这属于爬山中。(3)那后面这一部分呢?一一爬山后(4)由爬山前、爬山中自然想到了爬山后,可是此时“我”和爸爸还有老爷爷下山了吗?他们还在哪?应该怎么概括才更准确?一一爬上顶峰后(5)总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除了把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交代明白,还要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写,就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了。4,有了一定的顺序,作者又是怎样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呢?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还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我们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整体认知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提炼事件的“六要素”,既做到了对学生提取信息能

4、力的训练,又做到了对其表达方法的渗透;学生对于行文的顺序理解比较难,所以通过一步步地引导,从课文内容入手,重点对“爬山、上山、顶后”进行指导,完成语文要素。三、聚焦重点段落学习习作方法学习提示:默读课文2-7自然段,画一画表现“我”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相关句子,体会“我”的感受。(一)聚焦“怎么想”爬山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内心的想法。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我”心里想法的关键词句,体会“我”的感受。2.带着畏难与害怕,再次入情入境地朗读。(二)聚焦怎么说”过渡:站在天都峰脚下,正当“我”内心充满害怕和犹豫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是谁?一位怎样的老爷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5、白发苍苍二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老爷爷的年纪有多大?思考:老爷爷来干什么?过渡:于是,“我”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有了这样的对话。2 .分角色朗读“我”在山脚下与老爷爷的对话,其他同学仔细听,透过他们的语言想象他们此时心里可能会怎样想?3 .指生交流,谈感受。4 .引导学生想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在爬山的现场,当他们对话时,你仿佛看出了他们脸上是怎样的神情?5 .师生带着体会到的情感,再次分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提示同学们:注意你们的表情,读好人物的心理。【设计意图:“课文是怎样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以此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以及表示动作的语句,

6、抓住对话,让学生揣摩对话背后的人物心理,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深层次的人物想法,并读好对话,感受一老一小的勇气可嘉。捕捉课文中的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三)聚焦怎么做”过渡:这一老一小是怎么爬天都峰的呢?1.指生读勾画的老爷爷和“我”爬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6 .交流:你从哪里读出了这样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奋力、攀、爬、手脚并用”等词语,体会爬山之不易。(3)字理学习“攀、7 .你注意到了句末的标点符号了吗?你觉得省略了什么?5.想象一老一小爬山的画面:想象在爬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会说些什么?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四)

7、学习第7自然段,分享爬山后的喜悦。过渡:这一老一小就是这样你帮助我,我鼓励你,互相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进而克服心里恐惧,由刚开始不敢爬,最后一起爬上峰顶。1.齐读第7自然段,分享他们爬山后的喜悦。2 .聚焦“终于”:你觉得这个词可以去掉吗?说说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找关键词和标点符号,初步感知爬山之难,并捕捉课文中的空白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加强学生对爬山之难的理解,感受爬山人的精神。】3 .小结:在这部分的描写中,作者通过抓住老爷爷和小女孩的对话,以及他们爬山的动作,写出了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从而把爬山的过程写清楚了。四、总结升华,梳理习作方法。1.孩子们,在你们成长的

8、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山,这些山或高、或陡,但不管怎样,当你们遇到困难时,老师都希望你们能像文中的老爷爷和小女孩一样,能互相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互相学习,不怕困难,奋力向前。2,梳理习作方法:这些都是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的,那作者还教会了我们哪些习作的方法呢?预设:在写事情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去写。3 .本文按照了爬山前、爬山中、爬上顶峰后的顺序来写,你认为文中的重点部分是哪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安排?预设:是爬山前和爬山后,因为重点内容是根据文章中心来确定的,本文是写我和老爷爷从畏惧爬山到相互鼓励,从彼此汲取力量,到爬上天都峰顶,因此重点是爬山前和爬山后。4 .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爬山前和爬山后,

9、作者是如何将重点部分写清楚的?预设:爬山前重点写我和老爷爷的怎样说和怎样想的,爬山后重点是我们怎么样说、怎样做的,而略写了我和老爷爷爬山的过程。【设计意图:揭示课文“要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深刻道理,通过梳理归纳,形成新的认知:可以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奠定基础。】五、课堂拓展1 .请仔细观察,看看图中画的是什么?他们可能做些什么?2 .你会按照什么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预设:过生日前、过生日时、过生日后3 .哪一部分将会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预设:过生日前的准备和过生日时。4 .重点部分你会怎样去写?预设:过生日前爸爸、妈妈和我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过生日时奶奶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5 .创设情境,当堂练说。【设计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习作方法后,在课堂上进行片段练习,这是灵活处理习作单元资源的方法之一,将平时习作中的训练难点在课堂上分步骤去化繁为简,课堂上的情境模拟就是消除部分学生无话可说的好方法,也是唤醒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的环节。】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