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备课心得体会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备课心得体会精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听课备课心得体会精选听课备课心得体会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学校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修基本工作,在新课程条件下,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备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抓住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
2、的主要渠道,教师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是备课的一种体现。我觉的书上的这句话最能说明读教材重要: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是没法;千教万教,教不好教材就是白教。了解学生。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学定位在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练习题的设计,是我读完这本书最让我值得注意的一点,这让我到了一个成语对症下药,研读课标,钻研教材,
3、了解学生就好像是我们在给学生诊脉,了解病情,练习题的设计就是我们开得药方,诊治的好不好,能不能治病,就看你的练习题能不能起到巩固的作用,药量少了,治不了病,检查不了学生的掌握情况。药量多了,可能反而又会让学生越学越糊涂。撰写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基础上,进行规划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这种规划,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的心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效、更优质需将有形的教案与无形的教案相结合,显性的备课与隐性的备课相统一。一次备好课,上课有激情;两次备好课,上课能愉悦;三次备好课,上课升境界;一直连续不断
4、备好课,就能享受教学。听课备课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学校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一一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本书主要围绕教学的有效性用经典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如润物细雨,就像和名家面对面的交流,能使你豁然顿悟,收益匪浅。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并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要做到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一、仔细研读课标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哥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各科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按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必须研读课标,这就要求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读“前言”,把握住基本理念。各科课标在“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标的核心。这为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途径。2 .读目标,增强目标
6、意识:即确立“三维”目标和熟记学段目标。教学设计时,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使三者协调一致,成为一体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段目标直接指导教师的教学,是教学任务更明确,教学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做无用功,确保教学效益。3 .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实施建议”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金玉良言、教学建议聚焦实施过程的重点、难点,是行动的航标、教学的指南。4,读“附录C和学生们一起成长。“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才会更完善,教学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二、备课备课是教
7、师职业从始至终的一项必修课。我们要注重自身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每一节课倾注我们全部的精力。首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在“一标多本”的形势下,仅仅吃透一本教材,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教材只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一种资源。我们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范畴,而应向其他人文科学和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化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其次,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掌握必要的教学知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对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再次,要将教学知识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不断发展教学智慧。教师的智慧
8、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生成,也就是教学之后及时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在行动研究中构建全新的“教学的自我”。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排列、教学方法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等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重要性越来越大,备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组的事情,因此备课还需要做到以下几占八、1.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2,备课的四个环节:
9、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设计、备教学用具。备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课程标准对本章、本节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界定的;研究本课时与前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把握;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正确的把握本课时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状况创造性的实施教材内容。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预习反馈;就课题(或在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提出问题等。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
10、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与进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三、上课:上课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要灵活有效。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无论是“探究式”,还是“接受式”,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因此要做到:1.上课时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2 .注重从学生的不同表现获取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对教学的设计再加工。3 .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开放思维。4 .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允许和
11、鼓励学生的质疑和释疑。5 .相信学生,尽量不代替学生完成任务。6 .重视评价,善于利用评价的激励作用组织教学。在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教育。四、听课学会听课,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课?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能做到以下几点在听课中必定受益匪浅。带着自身的教学需求去听课,要有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2.带着课程理念去听课,这样才能掌握教学的具体要求,才能科学评价所听的课,从中受益。3,带着实用标尺去听课,听课中衡量授课教师的教学技巧、方法是否有用、可用,批判的借鉴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加以灵活运用。4,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听课,用一种谦虚的心态听课。这样不
12、仅能给授课者以客观评价,也会使我们听课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易于吸纳他人优点,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五、评课:有人把上课和评课用“画龙点睛”做了一个确切生动形象的比喻。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要评好一节课一般需要做到:1.倾听执教者反思。2 .多角度思考,但不面面俱到,评课时主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表达出来。3 .就课论理,有理有据。评课时要以课例为依据,然后说出隐含在课例背后的理论或理念。4 .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不管谁发言,都要认真听,做必要的记录,边听边思考,提出并商量与自己意见有出入的地方,要有理有据,互相学习。5 .提出
13、问题,引发思考。对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教学处理产生疑问、存有疑虑,要向执教者请教。6 .借助网络,广开言路。借助网络进行评课,参与面更广更便捷、更自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 .撰写课例,扩大影响。把听课所见、评课所思写成课例,受益面就广、影响力就大,“喜悦,因分享而永恒”听课备课心得体会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站里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这本书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
14、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对其中的关于有效备课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1、认真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2、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
15、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比如说低年级的认读生字就比较乏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猜字谜、编字谜、摘桃子、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并掌握其良好的学习方法。3、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可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