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汇报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汇报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校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工作汇报一XX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将“双减”作为今后学校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并列入教育督导“一号工程二面对“双减”政策出台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这样的大背景,XX小学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从作业到课堂、从学生到老师、从家庭到社会,统筹推进“双减”背景下的“减法”与“加法”,让教育回归本质。一、减少繁杂形式,增强管理实效针对“双减”带来新的时间规划问题,XX小学除了继续落实过程管理,做好精细化管理之外,及时调整、优化管理模式。XX小学将管理重心下移,实行以副校长、各科室主任、副主任担
2、任年级部长的级部管理负责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年级组就是一所小学校,年级部长就是这个年级的“校长”,对年级部的整体工作全面负责。在处理实际工作中,每位中层干部既要负责分管领域工作,又要抓年级管理工作,极大提升了年级部长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为了避免教师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学校教科室合理做好学期统筹,科学调整课时,建立学科教研错峰机制,调整教师学习节奏,增强学校团队的时间利用率。针对全体教师会议耗时长、效率低的弊端,XX小学取消每周全体教师例会,改“大会”为“小会”;除了师德师风警示大会、阶段性重点工作等,一般不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而“小会”由于时间短,人数少,有针对性,注意力集中,效果明显
3、好于全体教师大会。二、启动督查体系,管理更有温度为了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落地、优质均衡的发展,XX小学构建了由校领导、中层、年级部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联动督查机制,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层层落实,有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和提升。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监督检查中,着眼减轻教师负担,注重提升督查实效,切实改进督查方式,始终坚持日常督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上级检查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做了以下调整:首先各科室在开学初,科学统筹,合理部署,整合活动,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其次,充分尊重教师自主权,在不影响学校工作及本班教育教
4、学的情况下,是否弹性上下班由教师自主申请,并提交到校务会上通过,在校内公示。除此之外,每学期设置两天的零星假。为孩子开家长会、中高考陪考等均不计入请假范畴。同时,学校尝试引进社会资源开展课后服务,让教师有精力、有时间用于教学研究等。三、减缓能力恐慌,增补专业技能教师是“双减”政策落地最关键、最基础、最重要的力量。立足学校实际,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名师工作室、青蓝工程、校本研修等途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特别是实施层级培养,形成以教师自主成长为中心的层级发展格局,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科学规划和持续发展,激活内生动力。一是层级申报,自主成长有定位。XX小学制定了“钻石型”教师梯队
5、分层培养实施计划,教师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对照业绩条件,全员申报参与教师层级培养计划,学校组织评审小组进行严格审核,对符合相关业绩条件的老师,确定相应的任务目标。通过业绩与任务的双重驱动,进行“六星”认定与培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是层级认定,自主成长有方向。学校每学年集中认定一次,对申报学校教师梯队的教师,严格按照认定标准,成熟一名确认一名。每年教师节,学校组织申报、审核新一轮教师分层培养计划,对于上一年已经申报层级培养计划、符合认定条件、达成任务目标的三至六星教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授予相应荣誉称号。三是层层带动,自主成长有动力。发挥专家型教师和导师型教师的作用,
6、利用名师工作室等载体,搭建青年教师成长新平台。学校在名师筛选上从严把关,在常规管理上严格要求,在考核评价上力求实效。力求突破骨干教师培养新路径,打通名师队伍建设新渠道。四、减轻课业负担,增值课堂教学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紧盯课堂教学这个核心提质增效。教研组长是学校学科教学的“领头雁”,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带头人,是学科教学研讨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决定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学校重视教研组长队伍建设,让每位教研组长真正引领学科建设的名优教师,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需求,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需要。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明确指出了怎么教、用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学校教科室抓准
7、关键点,组织教师加强课标学习,理解课标精神,通晓课标要求,熟练课标设置的目标、内容、阶段、建议等,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更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五、抓好常规管理,形成家校合力一是落实教学常规。根据XX小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学常规重点抓备课、上课、作业和资源库建设等。加强学校、年级部长、教研组长三级督查,通过全面检查、不定期抽查、作业教案“晒一晒”等方式,谁检查谁负责,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并纳入教师的学期考核。二是重视校本研训。校本教研是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按照年级部长包实各教研组的制度,每周定人、定时、定地点、定主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将集体备课、作业设计
8、、资源库建设等纳入每周的校本教研内容,以校本教研撬动教师专业提升。三是优化作业设计。学校通过总量减下去、质量提上来、框架建起来和评价活起来四个原则,按照“双减”要求严控作业总量,推行“无作业日”;精心备课,开展作业设计研讨;各学科老师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合理作业设计,关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作业设计“活”起来。四是强化家校合作。“双减”要求下,学校、家庭、社会的分工更加明确,学校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但这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XX小学通过召开三级家长会、实行家委驻校制、定期家访等,将家长的力量纳入教育工作中,让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六、减小学习压力,增加综合素养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目标
9、,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需求,统筹校内外资源,将作业辅导、特色课程与多彩社团充分结合,推行“1+1+N模式”,即:“1”为每天下午都有的作业辅导基础性课程,“1”为每周三的多彩社团拓展性课程,为渗透于每个年级的阅读、体育、劳动等个性服务课程。一是夯实基础课程,做好“1”。课后服务以学科辅导为主,特色活动为辅。每一样作业都要求在“质”上下功夫,而非量的堆积,既注重基础夯实,又有拓展延伸。学校的各科教师在作业指导和课业辅导阶段利用巡视、答疑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知识盲点不积累”,确保大多数学生“作业不回家”。二是优化课程内容,丰富“1”。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资源优势,立足学生需
10、求,精心打造了国画、篆刻、烹饪、扎染、版画、创客、乐高、民乐等X个校级社团和X个年级社团。基本涵盖了学生发展素养的各个方面。每周三下午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走班课程,提供“菜单式”服务,力争让全体学生“人人有选择,个个都参与三是整合课程资源,创意“N”。为了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开放阅读课程、体育竞技类课程、劳动实践类课程、综合实践类等四大类主题式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一是在开放阅读类课程中“启智”。作业少了,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就多了。每周一节阅读课,老师根据年级共读书目进行阅读指导、推进和交流。除此之外,学校利用好班级慈弘图书,开放图书馆、梦想教室、绘
11、本馆等教学场馆,让学生在阅读中邂逅最好的自己。二是在体育竞技类课程中“健体二学校结合体质监测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增加一节体育锻炼课。一、二年级以跳绳为主,三、四年级以足球练习为主,五、六年级以篮球活动为主。体育教师根据训练计划,每月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进行达标验收。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体能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体质,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在劳动体验课程中“育能二以学校劳动为基础、农耕实践为补充、家务劳动为延伸的劳动教育新格局,让劳动教育在“三位一体”的统筹谋划中扎实推进,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涵育良好的劳动品质。四是在研学实践课程中“增趣”。学校在做好课程管理的同时,尽量统筹协调好各方教育资源,创新更加丰富的课后服务载体。利用消防队、法院等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性研学实践活动、校馆共建等实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