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7770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西医:眉棱骨痛的诊疗眉棱骨痛,是指以反复发作眉棱骨及其附近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特点的病症。属头风、头痛范畴。因其疼痛部位位于眉额部位者,又称眉骨痛、眉眶痛;痛偏一侧者,又属偏头痛、偏头风范畴。西医蝶腭神经节神经痛、筛前神经痛、额神经痛、偏头痛等,属本病范畴。在古代文献中,眉棱骨痛是指眉骨处疼痛的症状,而非病名。因此,所包括的病症比较广泛,可由鼻.、眼等多部位的多种病变所致。张从正儒门事亲卷4最早提出眉棱骨痛之名,指出:“攒竹痛者,欲呼眉棱骨痛者是也。”李氏东垣试效方卷5提出以选奇汤主之。朱氏丹溪心法卷4以黄苓白芷散或羌乌散治之。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卷8则指出:“眉棱骨痛,外夹风寒,内成郁热,上攻

2、头脑,下注目睛。眉骨作痛,有心肝壅热者,有风痰上攻者,有湿气内郁者,选奇汤神效。戴原礼云:眼眶痛有二证,俱属肝经。肝虚见光则痛,生熟地黄丸;肝经停饮,痛不可开,昼静夜剧,导痰汤。”病因病理1 .风邪上犯:风邪入侵,上扰清窍,经脉痹阻,不通则痛。2 .风痰上扰:痰浊内郁,因风而动,风痰上扰,经脉痹阻。3 .痰瘀挟风:素有鼻部疾患,痰瘀互结,复感风热邪毒,内外邪浊壅痹经脉。西医认为本病病因未明,也有认为可能与鼻腔、鼻窦的炎症及细菌毒素有关,或可能是一种反射性疼痛。临床表现与诊断蝶腭神经节神经痛1 .多见于女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多伴有后组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2 .呈反复发作的单侧颜面部烧灼样或

3、针刺样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天。3 .疼痛始发于鼻部,延及眼眶、眼珠,可引起耳痛、耳呜、眩晕、牙齿痛,甚或波及颈部、肩部,但上部疼痛一般不超过耳尖平面。发作时伴患侧鼻塞,鼻粘膜肿胀,鼻涕增多,呈浆液性或粘液性。4 .行蝶腭神经节封闭或表面麻醉,疼痛迅速缓解。筛前神经痛1 .多发于40岁以上患者。2 .额部头痛不定期发作,向鼻梁或眼眶放射。发作时伴同侧鼻塞、流涕等症状,鼻骨下缘处可有压痛。3 .发作时用可卡因作鼻腔前部粘膜表面麻醉,头痛即缓解或消失。4 .若上述症状伴同侧流泪、角膜炎或角膜溃疡者,称鼻睫神经痛。额神经痛1.反复发作眉棱骨处疼痛,向同侧眶内或颍部放射,眼珠胀痛,症状每于夜间加剧。3

4、 .眶上切迹处有压痛。4 .鼻腔及外眼正常。偏头痛1 .女性居多,常从青年时期发病,有家族史。2 .呈短期、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搏动性刺痛感,痛区集中于眶周、眉间、额,可扩展至颍部或枕部乃至全头。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3 .发作时常伴有外感症、鼻勒症。4 .疼痛时压迫患侧颍动脉或颈动脉可减轻症状。鉴别诊断1 .鼻源性头痛伤风鼻塞、鼻窒、鼻勒等所致头痛,与鼻塞的时间及程度有关,收缩鼻粘膜后,头痛迅速减轻。(2)鼻渊引起的头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规律性,尤以急性鼻渊的时间规律性更强,头痛随鼻渊的好转、减轻、消失。鼻槁引起的头痛,为前额或头顶部剧烈空痛,伴头昏、耳呜。若以棉花松松塞住鼻孔,则头痛可明

5、显缓解。2 .眼源性头痛急性青光眼:有瞳孔扩大,角膜水肿,眼压增高,视力剧降。急性虹膜炎:有瞳神紧小,黄仁混浊,抱轮红赤,视力下降,眼珠压痛。屈光不正:有高度近视或远视,或混合散光,严重的老花眼,多在视力疲劳后而发,视力休息后好转。3 .三叉神经痛:3060岁女性患者多见,好发于右侧颜面部,呈聚发闪电式短暂剧痛,常引起面肌反射性抽搐。当轻触患区、咀嚼、谈话、伸欠、洗脸、刷牙等均可引起发作,眶上切迹、眶下孔、须孔处有压痛。辨证论治1 .风邪上犯证主证:眉棱骨痛,阵阵加剧,痛连额头、鼻梁、眶内、两颊处,鼻骨下缘或眶上切迹等处有压痛,伴同侧鼻塞流涕。舌质偏红,苔薄,脉浮弦。治法:祛风止痛。方药:选奇

6、汤修加全蝎、白芍、甘草。备选方:川苜茶调散、菊花茶调散”驱风上清散“62 .风痰上扰证主证:眉棱骨痛,痛连鼻根、眼眶、额头,持续时间久,伴头胀重,鼻塞不利,恶心呕吐。舌质淡胖,苔腻,脉弦滑。治法:祛风化痰,温经止痛。方药:羌乌散IM加白芷、娱蚣。备选方:吴茱萸汤“泡。3 .痰瘀挟风证主证:眉棱骨痛,一般在上午痛重,涕不多,或有鼻塞不利,眼眶内上方多有压痛,痛剧时有恶心呕吐。舌质暗红,苔微黄,脉弦略滑。治法:逐痰化瘀,祛风止痛。方药:眉棱骨痛方3加露蜂房。外治1、外敷:取川乌、草乌、天南星,或乳香、没药、五灵脂各等分,以葱汁或醋,加香油适量调敷太阳穴或前额疼痛处。2、麻醉止痛:筛前神经痛者,用2

7、4%地卡因棉片塞入鼻腔中、下鼻甲前部及与之相对应的鼻中隔部位作粘膜表面麻醉。蝶腭神经节神经痛,用可卡因棉片置于中鼻甲后端后上方1/2CnI处,于蝶腭孔旁,10Inin换1次,23次后可止痛;或用1%普鲁卡因作蝶腭神经节封闭。额神经痛,用1%普鲁卡因0.5ml注射眶上切迹处。3、酒精注射:蝶腭神经节神经痛,作中鼻甲后端处表面麻醉后,于鼻腔后上方稍靠外侧,在中鼻甲后端相当于蝶腭窝前壁处进针,注入9095%酒精O.5ml。4、手术治疗:筛前神经痛,其他治疗无效者,可作中鼻甲切除术后筛前神经切断术。针灸治疗体针法:主穴取印堂、攒竹、上星、头临泣、鱼腰、丝竹空,每次34穴;配穴取足三里、合谷、行间,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每日1次。兼颍部痛者加刺太阳、头维、率谷、目窗,以及外关、阳陵腺、悬钟共24穴;兼头顶痛者,加刺百会、内关、大陵、行间、太冲25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中医/养生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