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耳的应用解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科耳的应用解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耳鼻咽喉科耳的应用解剖一、颗骨颗骨位于颅骨两侧,镶嵌在顶骨、蝶骨、颤骨和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的侧壁和底部。颗骨是一个复合骨块,由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组成,上方与顶骨、前方与蝶骨及额骨、后方与枕骨相连接。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外耳包括耳郭及外耳道;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内耳包括骨迷路及膜迷路,膜迷路藏于骨迷路内,分为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耳道均包含在颗骨之中。(一)鳞部鳞部形似鱼鳞,前接蝶骨大翼,上接顶骨,后连乳突,内连颈骨岩部。有内、外两面及后上、前下二缘。外面光滑略外凸,有颗肌附着,表面有浅细的颗中动脉沟,内面呈凹面,为大脑颗叶所
2、在区。有大脑沟回的压迹及脑膜中动脉沟。鳞部下方是额突及其前后根,颤突向前伸出与颤骨颗突相连形成颤弓。额突后根接额突上缘,向后延伸为颈线,颗肌下缘止于此,颗线常作为估计颅中窝硬脑膜平面的标志。额突后根与外耳道后壁之间有外耳道上三角,内含有许多小孔,故称此区为筛区。外耳道后上方有高InIn1、长5m条状或三角形突起,称外耳道后上棘。外耳道后上棘和筛区是乳突手术时指示鼓窦位置的重要解剖标志。鳞部内面与岩部相连,形成岩鳞健或称为岩鳞裂,成人仅可见痕迹,幼儿比较明显,是中耳感染向颅内侵犯的途径之一。(二)鼓部鼓部位于岩部之外,鳞部之下,乳突部之前,为一“U”形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其
3、前上方以鳞鼓裂和鳞部相连;后部以鼓乳裂和乳突部相邻,成人此裂多已闭合,儿童多留有痕迹;内侧以岩鼓裂和岩部相连,岩鼓裂位于下颌窝中,在鼓室前壁,有鼓索神经穿出,并有上颌动脉鼓室支经此进入鼓室。鼓部内侧端为鼓沟,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入沟内,鼓膜附着于此,其上部有缺口,称作鼓切迹,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鼓膜直接附着于频骨鳞部,形成鼓膜松弛部。在鼓鳞裂后的鼓部外侧骨质形成外耳道后上棘。(三)乳突部乳突部位于颗骨鳞部后下方,呈一锥形突起。乳突外侧面粗糙,有枕肌及耳后肌附着,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头长肌附着。外面有一不恒定的孔,名乳突孔,有乳突导血管穿过,使耳后静脉或枕静脉与乙状窦相通。乳突尖内
4、侧有深沟名为乳突切迹或二腹肌沟,二腹肌后腹起于此处;与二腹肌沟相对应的弧形凸起的骨崎,称作二腹肌崎。乳突内侧面有一弯曲的深沟名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内。题骨发育过程中,鳞部过分地向乳突方向伸展,形成一骨隔称为克氏隔(Korner隔),将乳突气房分为内、外两部分。乳突气房发育可分为4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和混合型(任何2型或3型混合存在)。乳突在新生儿时并未发育,以后才逐渐气化,2岁以前婴幼儿茎乳孔处无乳突作为屏障,面神经位置表浅,行耳后切(四)岩部岩部为一横卧的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在枕骨与蝶骨之间,内含听觉与平衡器官。它有一底、一尖、三面和三缘。岩部的底与颗骨鳞部和乳突部融合,尖端向内前方
5、微向上,嵌于蝶骨大翼后缘和枕骨基底部之间,并与其共同围成破裂孔。岩尖前下方有颈动脉管内口穿过,并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岩部前面组成颅中窝的一部分,中部有上半规管形成的弓状隆起,其外侧稍凹,为鼓室盖。弓状隆起的内侧有两个小沟与锥体长轴平行,外侧是岩浅小神经沟,内侧是岩浅大神经沟。两沟的前内近岩尖处有三叉神经压迹,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所在处。岩骨后面组成颅后窝前壁,岩部后面的中部有内耳门通内耳道。内耳道的外下方,有一个被骨板遮盖的裂隙称为内淋巴囊裂,其深面有前庭导水管外口。内耳道长约1cm,外端以垂直并有筛状小孔的骨板封闭,称作内耳道底。内耳道底由一横幡分为大小不等的上、下两部分,上区又被一垂直的骨
6、幡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上部凹陷为面神经管区,为面神经管入口处,面神经进入此骨管即为面神经迷路段;后上部凹陷为前庭上区,前庭上神经终末支经此穿过。下区前方为蜗区,蜗神经纤维经此通过;后方为前庭下区,为前庭下神经终末支的球囊神经通过,前庭下区的后下方有一个单独小孔,称作单孔,有前庭下神经终末支的后壶腹神经通过。内耳道内含有面神经、位听神经和迷路动、静脉。岩骨下面凹凸不平。在下面近尖处为腭帆提肌和咽鼓管软骨附着处。下面有前内、后外两个相邻的深窝,前内侧的深窝为颈内动脉管的外口。颈内动脉管外口后方有颈静脉凹。颈静脉凹与颈内动脉外口之间是一薄骨崎。帽上有舌咽神经的鼓室支所通过的鼓室小管下口。颈静脉凹内有
7、迷走神经耳支穿过的乳突小管口。颈静脉凹内侧,有一三角形小窝,内有蜗水管外口,通到骨迷路耳蜗基底近蜗窗处,称作蜗水管,是蛛网膜下隙与耳蜗骨阶间的通路,外淋巴液通过小管向蛛网膜下隙引流。(五)茎突茎突起于颈骨鼓部的下面,伸向前下方,长短不一,平均长度2.5cm(O.25.2cm)o近端被颗骨鼓部的鞘突包绕,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茎突下颌韧带附着。茎突后方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题骨。婴儿时期乳突尚未发育完全,茎乳孔位置表浅,乳突手术耳后切口不宜向下延伸,避免引起面神经损伤。二、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一)耳郭耳郭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于头颅侧面。与头
8、颅约成30。夹角,分前外面和后内面,前外面凹凸不平,有一突出翻卷的边缘称耳轮和耳轮脚。耳轮后上部有小结节称耳郭结节。耳轮前方有一与其约相平行的弧形隆起称对耳轮,其上端分叉成为上、下两个崎状突起,称对耳轮脚,二脚间的凹陷称三角窝。耳轮和对耳轮之间的凹沟称舟状窝。对耳轮的前方有一深凹称耳甲,它被耳轮脚分为上部的耳甲艇和下部的耳甲腔两部分。外耳道口前方突起称耳屏,耳屏的对侧对耳轮的前下端突起称对耳屏,二者之间为屏间切迹。对耳屏的下部为耳垂。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称作耳前切迹。耳郭后内面稍膨隆,与颅骨侧面形成耳后沟。(二)外耳道外耳道起自外耳门,内至鼓膜,成人全长2.53.5cm,略呈“S”形弯曲,外
9、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上,中段向内、向后,内段向内、向前而微向下。故检查外耳道深部或鼓膜时,将耳郭向后上提起,使外耳道呈一直线。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两部交界处最狭窄称为峡部。外耳道顶部则无软骨,后上方形成一个缺口,为结缔组织充填,称外耳道软骨切迹,它可增加耳郭的可动性,行耳内切口时经此不伤及软骨,外耳道炎症可经此侵及腮腺和颗下颌关节。外耳道皮肤较薄,与软骨膜和骨膜附着紧密,故外耳道皮肤有炎症时疼痛剧烈。软骨部的皮下组织含有盯野腺,分泌盯聘。软骨部皮肤富有毛囊和皮脂腺,外耳道疗肿只发生在软骨部;骨部皮肤菲薄,既无毛囊也无腺体,皮下仅有颗骨骨膜。(三)外耳的血管及神经外耳的血供由颈外动脉
10、的颗浅动脉、耳后动脉和上颌动脉所供给,静脉流回流入颈外静脉、上颌静脉和翼丛,耳后静脉可经乳突导血管与乙状窦相通。外耳的神经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耳颈神经,分布于外耳道前半部;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面神经的耳后支、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于耳郭和外耳道皮肤;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耳郭后面、耳甲艇、耳甲腔、耳轮脚、三角窝、外耳道后半部和鼓膜外面的后部。三、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一)鼓室鼓室在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向前经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向后借鼓窦口与鼓窦及乳突气房相通,外侧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邻,内侧借鼓岬、前庭窗、蜗窗与内耳相邻。鼓室内含有听骨链、肌肉、韧带、神经。鼓室分为3
11、部分:位于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的部分为上鼓室;鼓膜紧张部上、下缘平面之间的部分为中鼓室;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的为下鼓室。鼓室的上下径约15m,前后径约13mm,内外径在上鼓室约为6mm,在下鼓室约为4mm,在中鼓室鼓膜脐部与鼓岬之间距离最短,约为2m,鼓室容积为12mL。鼓室在鼓膜紧张部后缘以后的部分称为后鼓室。L鼓室六壁鼓室有顶、底、内、外、前、后6个壁。(1)外侧壁:大部分为鼓膜所占,鼓膜以上的骨部是上鼓室的外侧壁。鼓膜为一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前后径约8mm,上下径约9mm,厚约O.1mm。鼓膜与外耳道底约成45角。鼓膜边缘大部分借助纤维软骨环附着于鼓沟内,称为紧张部。附着于鼓沟上部鼓切
12、迹的鼓膜薄而松弛称松弛部。鼓膜前上部有灰白色小突起,称锤骨短突;自锤骨短突向下、微向后到鼓膜中央,呈白色条纹状,称锤骨柄;鼓膜的结构外为上皮质,内为黏膜层,中为纤维组织层,锤骨柄附着在纤维层中间,(松弛部无此层)向内牵引鼓膜,使其外观呈漏斗状。其中央最凹的部分称鼓膜脐。自锤骨柄末端向下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锤骨短突向前至鼓切迹前端有一条黏膜皱裳,称作锤骨前裳,向后至鼓切迹后端有一条黏膜皱裳,称作锤骨后赞。前后赞以上的鼓膜为松弛部,其下为鼓膜紧张部。临床上经锤骨柄作一延长线,另作一线经鼓膜脐与之垂直,将鼓膜分为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个象限。(2)内壁:即内耳的外侧壁,中部隆起为
13、鼓岬,是耳蜗底周起始部向外隆起所形成。鼓岬表面有鼓室丛。在鼓岬的后上方为前庭窗,又称卵圆窗,镣骨底板借环韧带嵌于前庭窗上。在前庭窗的上方为面神经水平段。在面神经管上后方有水平半规管凸。在前庭窗的前上方有匙突,鼓膜张肌腱经过匙突向外附着于锤骨颈部之内侧。在鼓岬的后下有蜗窗,又称圆窗,呈圆形,上有圆窗膜封闭,也称第二鼓膜,向内通向耳蜗鼓阶起始部。(3)顶壁:亦称鼓室盖或鼓室天盖,将鼓室和颅中窝大脑颗叶分隔,向后和鼓窦盖相接,向前和鼓膜张肌管的顶相连续。鼓室顶有岩鳞裂,硬脑膜的细小血管经此与鼓室相通,婴幼儿时,岩鳞裂尚未闭合,中耳感染可经此途径进入颅内。(4)底壁:为一层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
14、,向前和颈动脉管的后壁相连。(5)前壁:上部有两个开口:上方是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方是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下部以薄骨板隔开鼓室与颈内动脉管后壁。(6)后壁:又名乳突壁,鼓室后壁上部相当于上鼓室后壁的部位有一个小孔,为鼓窦入口,上鼓室借此孔与鼓窦相通。鼓窦入口底部为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鼓窦入口内侧为外半规管凸,适在面神经水平段的后上方。鼓窦入口下方,相当于前庭窗的高度有一锥状突起,称为锥隆起,镣骨肌腱由此进入鼓室附着于镣骨颈后面。在锥隆起的外侧,鼓沟后上端的内侧有鼓索神经穿出,进入鼓室。2,鼓室内容物包括听骨链、韧带、肌肉、神经和血管等。(1)听骨:由锤骨、砧骨和镣骨构成听骨链。锤骨:位于鼓
15、室中部和最外侧,长89m,上端膨大部为锤骨头,位于上鼓室前段,其后内侧有凹面,与砧骨体前面的鞍状关节面形成锤砧关节,锤骨头下方稍细,称作锤骨颈,锤骨柄向下延伸,位于鼓膜黏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柄上部有向外侧的突起名锤骨短突。砧骨:由体、长脚和短脚组成。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部,前有关节面和锤骨头相接形成锤砧关节。砧骨短脚位于鼓窦入口底部的砧骨窝内,长脚向后下伸出,末端向内侧稍膨大,形成豆状突,与链骨头相接形成砧镣关节。镣骨:呈马镣状,有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镣骨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关节,镣骨有镣骨肌腱附着,镣骨前脚较短而直,后脚稍长且弯,镣骨足板为薄骨片,呈椭圆形,借环状韧带封闭前庭窗。(2)
16、鼓室肌:鼓膜张肌:在鼓膜张肌半管中,起自咽鼓管软骨部及蝶骨大翼,鼓膜张肌腱绕经匙突,附着于锤骨柄与颈部交界处的内侧面。由三叉神经下颌支的鼓膜张肌神经支配,主要作用为牵引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镣骨肌:起于锥隆起内,止于镣骨颈后侧的镣骨肌突上。由面神经分支的镣骨肌神经支配,主要作用为牵引镣骨小头向后,使镣骨底板的前端斜向后外,以减轻对内耳的压力。(3)听骨韧带:听骨借韧带固定于鼓室内。锤骨上韧带:连接锤骨头与鼓室盖。锤骨前韧带:起自锤骨长突至鼓室前壁,经岩鼓裂止于蝶骨角棘或蝶骨下颌韧带。锤骨外侧韧带:连接锤骨颈与鼓切迹。砧骨上韧带:连接砧骨体上部与鼓室盖。砧骨后韧带:连接砧骨短脚与砧骨窝。镣骨环韧带:连接镣骨底边缘与前庭窗缘。(4)鼓室的神经:鼓索神经:面神经垂乳突段距茎乳孔约6mm处分出,在鼓索小管内向上向前,于锥隆起的外侧穿出骨管,进入鼓室。经过锤骨柄和砧骨长脚之间穿过鼓室,向前经岩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