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68799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流参数计算公式及说明.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要素定义计算公式备注(含义、意义)湿静力温度(TSIG)与静力能(显能、位能、潜能之和)相对应的温度T=T+-Z+-cjCPdCPd假绝热过程中,湿静力温度守恒饱和湿静力温度(TSIGS)与饱和气块对应的湿静力温度Q=T+旦工+三4cpdCM凝结函数(F)aTLR-CnRTF=(L)PCpRJfg单位质量饱和空气每上升IhPa所凝结出的液态水。抬升凝结温度(TC)气块绝热抬升至饱和时的温度tc=to0.9764(237.3+)20.976-8.33XlOT273+抬升凝结高度(PC)气块绝热抬升至饱和时的高度一(273+/LPcPo273+r0计算时用到抬升凝结温度自由对流高度(PF)气块绝热

2、抬升时受环境的浮力为零,在此高度上浮力为正。一般在对数气压坐标中温度和对数气压为线性,用此关系求解.平衡高度(PE)气块绝热抬升,假设存在环境正浮力作用,此后,环境正浮力在此高度上变为零,并在此高度之上皆为负。-股在对数气压坐标中温度和对数气压为线性,用此关系求配对流凝结高地面气块受辐射=等饱和比湿线和状态线交点高度加热作用而产生对流,出现凝结的高度。度。对流凝结温度地面气块受辐射加热作用升温而可产生对流。=等饱和比湿线和状态线交点高度处干绝热下沉至地面时的温度。对流有效位能(CAPE)见公式与备注CAPE=g;Z(TVP二dz气块过程中所有因温度差异形成的正浮力对气块所做的功,利用埃玛图求解

3、时一般在气压坐标下离散求解更易。对流抑制能量(CIN)见公式与备注TCIN=g厂;PdZIb地表气块上升至自由对流高度之前所必须的外界能量。一般也在气压坐标下求解。K指数(K)=K=(n50Zoo)+&50(7乙)700综合反映中低层垂直降温、低层露点及温度露点差的物理量;用于暴雨预报较好。沙氏指数(SI)850hPa气块绝热上升至5OOhPa时与环境的温度差SI=T500眼0条件不稳定指数,反映850hPa气块移动到500hPa时的不稳定状况。J1为850hPa空气块绝热抬升至50OhPa时的温度。抬升指数(LI)地表气块绝热上升至5OOhPa时与环境的温度差条件不稳定指数,反映地面气块移动

4、到500hPa时的不稳定状况。为地表空气块绝热拍升至500hPa时的温度。修正的K指数(MK)见公式与备注mK-(Tq+7J5o)2+(0+850)/2ToO-(T-Joo考虑到地面状况后对K指数进行的修正,一般修正后的K指数比原K指数要大。深对流指数(DCI)见公式与备注DCl=(小Z/850)-Ll综合反映低层(85OhPa)温湿特性及中地层条件稳定度的参数修正的深对流指数(MDCI)见公式与备注MDCl=(几。+Tkso)/2+(+4)2-LI综合反映低层(地面-85OhPa)温湿特性及中低层条件稳定度的参数对流稳定度指数(IC)见公式与备注。=OsooFso中低层层结(对流)不稳定强度

5、指标最正确对流稳定度指数(BIC)见公式与备注中低层最大层结(对流)不稳定强度指标条件性稳定度指数(IL)见公式与备注IL=吃由一41当130,为条件性不稳定;Il=0,为中性:Il0,为条件性稳定。条件-对流稳定度指数(ILC)见公式与备注LC(deSOO-久0)GeSOO-t850)条件性稳定度是考虑一小块空气上升得到的,而对流性稳定度是考虑整层空气抬升得到的,常把IL与IC相加称为条件-对流稳定度指数,也有称为位势稳定度指数的全总指数(TT)见公式与备注=2时,发生强对流的可能性极大粗理查逊数(BRN)反映垂直风切变与静力不稳定两者之间的某种平衡关系。BRN=、CAPE二普(/+/)赤即

6、低层0-6km之间的密度加权平均风与0-500m近地面层平均风的差。强对流天气可以发生在弱的垂直风切变结合强静力不稳定或相反的环境中。近年来,BRN被认为是表征雷暴环境的一个很有用的参数,利用它还可以区分对流风暴类型。有些分析认为中等强度的超级单体往往发生在5WBRNW50的情况下,而多单体风暴一般发生在BRN35的情况下。风暴强度指数(SSI)见公式和备注SS=1002+(0.276ln(Sr)+(2.011IO-4Ehi)Shr为气层内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TV87构造出一个由Ehi与Shr组合的函数,力求将强雷暴与非强雷暴区分开:SSI=100的线代表强雷暴与非强雷暴的分界线。瑞士雷暴指数1(SWISSl)见公式和备注SVWSSoo=s850+0.4S奶.6+0(r-d00Sh36为3000-600Om气层内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当SWISS005.1时预报有雷暴。瑞士雷暴指数2(SWISS2)见公式和备注SWISS12=SLI+0.35力“_3+0.3(T-Td)650Shro-3为地面-300Om气层内密度加权平均垂直风切变,SLI为地面抬升指数。当SWISSl2V0.6时预报有雷暴。A指数A/=(n50-&0)-(50-看850)-(x)-(/700)-(30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