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加快推动建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健康城市战略,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思维,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理念,改革体制机制,推进体系整合化、能力现代化、服务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科学化,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新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中西医并重、优质高效的医疗服
2、务体系,加快形成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基本原则(一)注重实效。围绕当前医疗服务的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就医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添措施、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端正医疗服务理念,夯实医疗服务体系,重组医疗服务流程,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二)统筹推进。将改善医疗服务与深化医改同部署、同推进,以改革促发展,以改善促和谐,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三)全员参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参加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全员参与、全力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要覆盖
3、医疗全过程、全环节。三、重点任务(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1积极争创国家医学中心。支持中医药医院加快创建中医医学中心,瞄准医学科学前沿,力争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接近或达到顶尖、一流水平。2 .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完善运行机制,加快推动管理、技术、人才平移,逐步提升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同质化水平,在疑难危重症诊治、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等方面达到区域顶尖水平。3 .建设高水平省级医院。推动医院落实看大病、治重症、解疑难、专科研、引发展功能定位,严控单体规模,规范引导现有一院多区的省级医院构建资源同
4、质扩容、专业优化组合、整体高效运营的发展格局,增强区域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支持因占地面积较小限制发展的省级医院通过建设新院区扩充优质医疗资源。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医院布局建设省医学中心,进一步提升高精尖医疗服务供给能力。4 .重塑城市医疗服务网络。按照突出重点、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思路,重点建好市级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同步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构建城市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体系、新模式、新机制。建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城区网格化服务全覆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5 .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按照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要求,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体推动县、乡、村三级医
5、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重点建好县级医院和县域医疗中心,依托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每个乡镇建好1所政府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村建好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6 .加强中西医协同医疗。建立中西医协同医疗长效机制,加快推进中西医协同医院建设,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科室,建设省级中西医协同科室,实施一批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医科。7 .完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建设,省级新(改)建一所老年医院,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
6、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8%,鼓励部分公立医疗机构通过改扩建等方式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每个省辖市、县(市)和济源示范区至少设置1所安宁疗护机构(病区1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20个、示范机构20个,新(改)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在200个社区(乡镇)探索推广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1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促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措施,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职称评审机制。持续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培养。推进公共卫生医师准入制度,推行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培训试点。健全住
7、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两个同等对待。推进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统筹实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做好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加强基层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持续开展基层人员学历提升教育。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加大国际化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建设医疗卫生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懂专业、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为培养适宜型卫生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项目,推动建立三级师承培养体系,建设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一批中医传承性人才;推动建立西学中制度,培养一批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和能够提供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全科医生。2 .
8、提升医疗技术能力。逐年提高三级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推动新增100项左右填补省内空白的新技术,每年填补各城乡对口受援医院23项技术空白。实施县级医院能力提升百县工程,加强临床服务中心、疗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专结合、医防结合、医养结合、安疗结合、中西医结合实践样板,恢复提升乡镇卫生院二级及以下常规手术能力。3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建立高水平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健全三级质控组织,深入开展医疗质量干院行活动,加强基层医疗质量管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保障短缺药品供应和临床用药用血安全,推动主要耐药菌检出率降至平均水平,持续提升血液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平
9、安医院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消防和智慧安防能力,完善医疗问题预防与处理长效机制,强化警医联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4 .充实扩大优质护理外延。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纵深开展,二级以上医院要进一步丰富优质护理内涵,鼓励将以患者为中心拓展到以人群健康为中心,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切实增强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能力,建立覆盖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护理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为合作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指导,提高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健
10、康教育指导等服务。5 .强化重点专科建设。以满足疑难、复杂、罕见以及重大临床需求为导向,分级分类培育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20个国家妇幼保健特色专科、100个省级专科(病)诊疗中心、5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0个省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和500个县级特色专科,带动区域专业能力提升。(三)提升医疗管理水平。1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公立医院议事决策制度,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推动市创新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再力争12个示范项目落地。按照权责一致原则,进一步理)11页高等学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2 .强化绩效考核和等级评审。
11、分级分类实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高质量发展评价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专科评审、经费补助、评优评先等挂钩,推动20家以上三级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中达到A以上,其他三级医院全部达到B以上。启动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评价,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等内涵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力争三级医院达到300家,其中三甲医院达到100家、三乙医院达到100家。3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保持全省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水平全国领先,推动智慧服务建设扩面提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智能医废建设实现全覆盖,打造医疗废弃物监
12、管模式。推进医联体内信息系统统一运营、互联互通,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领域应用。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保障医疗数据安全。4 .加强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健全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重点加强服务要素准入、质量和安全、机构运行、从业人员、服务行为、医疗费用、行业秩序等监管。开展公立医院业务检查,推进医院创建行动,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加强民营医院监管,规范执业行为和服务价格,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升民营医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L提升服务便捷性。开
13、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巩固扩大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多样化等提升医疗服务举措实施成果,在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三级公立医院推行智能院内导航、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等便民就医少跑腿措施。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开展日间手术,逐步拓展日间医疗服务。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推动影像服务数字化转型,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同一专科协作网络、科研协作单位、医联体及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调剂使用。持续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进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通办,让医保服务更便民更快捷。2 .增强服务舒适性。改善就诊环境,优化设施布局,推动85%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支
14、持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等提供上门服务。推广家庭病床服务。加强临床心理、麻醉镇痛、用药指导、营养指导等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人文关怀,保护患者。健全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制度。3 .促进服务连续性。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健全医、防、康、护、养五位一体融合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连续性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建立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和院前院内高效衔接一体化服务机制。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设立慢性病联合门诊,开展常见慢性病治疗、预防和康复服务。(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1 .完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根据事权和支
15、出责任相适应原则,建立合理分担机制,各级要统筹利用预算内投资、补助、地方政府专项等资金,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专科(病)发展、对口支援、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省内空白技术孵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保障力度,确保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2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按DRG/DIP、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按项目付费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实行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在医疗服务总量和医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16、。3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医疗事业发展规律为遵循,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等收费政策。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4 .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稳步推动公立医院开展员额制试点工作,在市、县级公立医院探索推行员额制。推动医疗联合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人员统一招聘和管理。改革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优化医院岗位结构和基层医务人员招聘标准、程序。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卫生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标准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