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履祥《始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0105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履祥《始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张履祥《始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履祥《始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履祥《始学斋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始学斋记张履祥语溪董子,岁暮将归,以始学名其斋,愿一言以志别。予衰吃无闻,复何言哉?顾教衰俗敝之日,一旦盛年之士怀抱美志,期于进德修业,能不喜溢于中,亟述所闻以劭之?窃惟天地之生,人为贵。仁义者,人之所以为心也。【甲】今予与子处覆栽中,服衣冠,负书册,列于士林,口既贵于人人矣。【乙】可不求其所以贵于人人者,以无忝天地之心乎?曾子日:“土不可以不弘毅。”孟子日:“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弘者,广居之量也;毅者,行道之力也。【丙】其始,英不自其一念不安于人人之所为,而守之不变,致知力行,以至于终其身,又自其身推而达之。莫不始自一人独立不惧,勉焉

2、不已,以渐及于家邦之远。【丁】故日:“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然欲居仁,必充其无欲害人之心;欲由义,必充其不取非有之心。非然者,终不免于鸡鸣而起,孳孳为利之徒,旦昼所为,梏亡其固有之良而已。揆其失,惟在辨之不早辨也。辨之云何?今日者,感民生之憔悴,尝为之侧然于中:见人事之不减,甚恶其廉耻道丧。常内省诸己,孰为仁,孰为义。不表饰于大廷,不苟弛于幽隐,人知之惟是,人不知亦惟是。当其穷,入孝出弟,闲圣道以正人心。及其行,以不忍人之心遇恶扬善,正君而定国,约困而不陨,通显而不盈。庶乎不失任重道远之义,而后无负于衣冠,书册,中处覆载间也。畴昔之日,所闻于师者如此。予悔始之不力,冉冉而老,无能为也已。子

3、其勉之。(有删改)【注】覆载:指天地。21 .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董载臣在回乡就学之前特地请张履祥为书斋命名。B.董载臣不忍和张履祥久别,所以请他作记以留念。C.张履祥为董载臣书斋作记以表示对他归来的欢迎。D.张履祥满意董载臣的为学精神,欣然答应其诉求。22 .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词语是()。(1分).则B.以C.而D.盍23 .小宁在检索文献时,发现“若火之然,星星攸灼,至于燎原野而烈山泽;若泉之达,涓涓盈科,至于经川渎而放四海也”几句未选入本文。现要将这几句放入本文中,最合理的位置是()。(3分)A.【甲】B.【乙】C.【丙】D.【丁】24 .结合全文,概括第段画线句中“勉之”的内容。(4分)参考答案:21. D(3分)22. A(1分)23. D(3分)24. 答案示例:立身处世当以仁义为本。仁义当从自身做起,然后推己及人,推至家国天下。要做到这些,就要尽早学会辨识自己是否把握了仁义。辨识并推广仁义的具体做法,就是在任何处境下都要自省自己是否合乎仁义并坚持下去。(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爱心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