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暮春一首(刘克庄)》详注+译文+鉴赏+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暮春一首(刘克庄)》详注+译文+鉴赏+试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暮春一首刘克庄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苦嫌野蔓萦纤竹,甚爱残花点缀苔。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题解】暮春:春末,农历三月。【作者】刘克庄:(1187-1269)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刘夙孙。宁宗嘉定二年以荫补将仕郎,为真州录事参军、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诗获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历宗正簿、枢密院编修官、江东提刑等。淳祐六年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中书舍人。以劾权相史嵩之,贬知漳州。景定初迁工部尚书兼侍讲,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尝受学于真德秀。反对南宋朝廷苟安妥协。诗学晚唐,为江湖派诗重要代表。词风雄放沉厚,多感慨时事。有
2、后村先生大全集.【句解】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注谢馆王亭:指王家谢家的馆台池亭。王谢,为东晋名门望族。安在: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在安”,即在哪里。荒村: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池台:池苑楼台。译那谢家的馆阁王家的亭台,如今在哪里了?荒僻的村落里,也有不输池苑楼台的风光。析首联由谢馆王亭写起,它们虽然代表着一个时代地繁华美好,但是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之中,如今哪里还有半点影子?诗人并未走感叹盛衰无常的老路,实际上,诗人对谢馆王亭并未有过多的眷恋,因为诗人虽然生活在荒僻的村落,但是诗人却能在其中领略到丝亳不逊色与谢馆王亭的美景。这样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心态。苦嫌野蔓萦纤竹,
3、甚爱残花点缀苔。注苦:甚,很。嫌:厌恶,不满意。野蔓:野生的蔓草。萦纤:盘旋环绕。残花:将谢的花;未落尽的花。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译野生的蔓草在翠竹上盘旋环绕,真是让人厌恶;凋零的落英点缀着苍翠的苔薛,真是让人爱怜。析颔联中,诗人写对盘绕翠竹的野蔓的强烈的厌恶,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竹的喜爱与怜惜;诗人写对落英点缀苍苔的热烈的喜爱,面对落英尚且如此,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百花的深情以及对春光的眷恋。三竿两竿的竹子,五瓣六瓣的落花、七点八点的苍苔,寻常的乡村之景,却组成了诗人的池苑楼台,折射出诗人的恬淡、安闲、乐观与旷达。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同。注不得:不能;不可。去:离开。
4、挽:拉;牵。译衰老早早地送来了一身疾病,怎么向外推都无法推掉;欢乐随着春天逝去,怎么往同拉都无法拉回来。析颈联写诗人老而多病、欢随春去。老而多病,自是人生苦境;春去难P1,欢情都尽,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些虽然都是人力难回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心情的低落、愁苦、暗淡可想而知。这样写,一方面呼应了诗歌的题目,一方面为尾联的抒情作铺垫。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注未应:犹不曾、不须。寂寞:冷清;孤单。心赏:心情欢畅。墙下:墙边。葵榴:即向日葵和榴。次第:依次。译然而,不须因此冷清寂寞而心情低落悲愁,墙边的向日葵和石榴正一个接一个地绽放笑脸。析面对人生苦境,诗人并未感到寂寞悲苦,而是从墙边依次盛开的向
5、日葵和石榴花身上,再次发现了生活的美景。是啊,春花谢了,不还有盛开的向日葵和石榴花吗?它们难道不是春花一样的美丽动人吗?在颈联人生不看困境的背景下,这样的文字,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一面。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暮春一首刘克庄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苦嫌野蔓萦纤竹,甚爱残花点缀苔。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同。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谢馆王亭”引出“荒村”,以表达远离繁华的无限落寞之情。B.颔联紧紧承接上联,描绘出池台周围野蔓萦竹、残花缀苔的暮春之景。C.
6、颈联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欢乐会随春天而去与老来生病一样无法改变。D.本诗将景、情、理巧妙地融为一体,情景交融、理趣盎然、耐人寻味。16.写暮春之景,易生伤春之后,诗人却作旷达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6分)答案:15.(3分)A(A.表达远离繁华的无限落寞之情”错误,首联用六朝王导和谢安豪华的楼馆亭台一去不复返引出“荒村”。虽然在荒凉的村落,但也有可观的水池亭台之景,表现了诗人的旷达。并未表现出“无限的落寞。)16.(6分)偏远的荒村,野蔓萦竹、残花凋谢的暮春景色显得凄凉,容易让人伤感。但是诗人眼里却有可观的水池亭台,心中有“甚爱”的残花和翠竹,从中可见诗人的旷达。诗人意识到欢随春去是无法改变的,但又想到墙边的葵花和石榴不久会接连开放,于是释怀,显得旷达。(每个要点各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