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你为什么不想复习除了题主所说的”复习过程本身的痛苦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很少有人指出来,但又十分显而易见:复习拖进度!对于在校生来说,老师在赶进度,身边的同学在呼呼的往前学,甚至补课超前学习,你要复习?还要花时间回顾之前的知识?抱歉,这样你连作业都写不完。OO而对于自学者(考研/公/证/升本/自考。)来说,如果你重视复习,不赶进度的话,身边的朋友已经学到了XX章,他们讨论的问题你甚至都听不懂(因为你还没学到那里)OO就问你慌不慌?就算你知道复习有用,有大用,但如果复习让你陷入了上述的困境中,你还会不会坚持复习?敢不敢坚持复习?题主所说的是战术层面的痛苦,我想这个战略层面的痛苦更隐秘,但影响却更
2、大。难道是复习这个方法错了?显然,不是。对于应试这个目标来说,绝大多数的知识是需要深度理解和长期记忆的,而绝少有天才通过一次学习就可以完成深度的理解和记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想要达成深入理解与长期记忆,复习是必要的一个环节。那么问题出在了哪里?实际上,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当我们从学习全局来审视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有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学习进度就是你现在学到了哪里。也就是你已经看过多少的书,做过多少的题。从这个评价标准出发,复习便真的是一个拖慢学习进度的学习方法。但我们已经知道了:人是会遗忘的。在学习实践中,许多人为了赶进度,一个知识只学一遍,一道题只做一遍。如此学习
3、,一个学生即使学习进度再快,也只是熊瞎子掰苞米。但由于即使只学一遍,学生也会对知识点形成短期记忆,结果导致了我已经学会了或“我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从而忽略了长期记忆的效果,也就是学的不扎实,背完就忘。这种状态在短期内不会呈现什么后果,只有在考试的时候才会有所体现。因此如果学生不知道上述问题,就无法对不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迅速调整,而当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甚至到最后都意识不到问题所OO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在这个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可以帮助你达到学习效率的全局最优(而非局部最优)。2 .一介新的学习进度评价标准首先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应试记忆率。应试记忆率
4、:在目标考试(高考,研考初试等)中,知识能够被想起来的概率。因此,科学的学习进度=学过的知识量X应试记忆率。当我们把学习进度的评价标准从学过的知识量这个单变量转变为学过的知识量与”应试记忆率这个双变量之后,我们才可以发现复习的价值:复习是提升应试记忆率的主要手段。虽然存在合理学习,费曼技巧,记忆术等策略提升学习效率,但想要在最终的考试中能够记住大量的知识,合理的复习环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当你能够理解这些,你便不会认为复习是一个拖慢进度的无用功。当你认可了复习的价值,自然会愿意克服在复习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这就是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什么?你说你学的比别人慢怎么办?其实你学的是比别人快的,只不过这一
5、点是体现在整体效率中,而非局部效率中。整体效率越往后才会越显现。当然了,绝大多数人是等不及的,越想立即逆袭,反而难以成功。这也是学霸那么少的人性因素吧。3 .按轮复习?许多学生为了避免及时复习对进度的拖慢造成的恐慌感,便会想我快点学完,然后进行下一轮的复习。同时,按轮复习也是学校的主要复习方式。按轮复习有必要,但不全面,更不可以作为唯一的复习方式。从认知心理学出发,在即将忘记之前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是最好的复习策略。对于学生来说,按轮复习时,则是在大多数知识点早已遗忘的时候进行复习,几乎相当于重学。虽然效果要比完全不复习强,但距离真正的科学高效仍然很远。尤其是面对一些知识结构复杂的学科(比如数学)
6、,在学习后面的知识时,如果前面的知识已经遗忘,将会给后面知识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那么为什么按轮复习会如此流行呢?因为不管是自学还是在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一个外部管理者(学校,补习班等)组织下进行学习。对于外部管理者来说,它没法精确的认识和控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方法,因此只能采取按轮复习”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群体的有效组织。按轮复习是一个群体较优解,而非个体最优解。因此,对于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你这个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尝试去执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而不是被外界牵着鼻子走。根据题主的描述,可以看到题主的复习呈现一种无序的状态。具体来说,就是不知何时复习,不知如何复
7、习,甚至无法找到需要复习的内容。实际上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复习的状态,很是吃力不讨好。因此,下文我们将结合学习领域更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复习频率与复习方法这两个角度出发,为大家的复习建立更为可靠的策略体系。4 .复习频率许多学生即使知道复习的重要性,但却没有办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而不合理的复习计划会导致复习效果不佳。那么如何合理的安排复习计划呢?什么时候复习?多久复习一次?对于这个问题,认知心理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首先,科学家测量了人们忘记所学知识的速度并绘制了一条曲线来进行描述: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于这条曲线,有两个重要的性质:1.最初的学习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1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4-1/20/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1.gif)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2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4-1/20/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2.gif)
![浅谈正确的复习方法.docx_第3页](https://www.1wenmi.com/fileroot_temp1/2024-1/20/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d50160bf-d40c-4d25-9b06-2156d2e2f8ea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正确 复习方法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