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1074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原电池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1讲原电池化学电源课时演练,提升学科素养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电池工作时,02在正极放电的是()B.氢氧燃料A.锌镒电池C.铅蓄电池D.银镉电池电池2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3=Cu2t+2Fe2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ABCD电极材料CuZnCuCFe、ZnCu、Ag电解液FeChFe(NO3)2CuS04Fe2(SO4)3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Cr)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

2、持溶液中电荷平衡4 .银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银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雅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OH-e=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2020河南洛阳第一次联考)如图是一种新型锂电池装置,电池的充、放电反应为xLi+LiV38轴LiuxV3Oso放电时,需先引发铁和氯酸钾反应使共晶盐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iCl-KCl共品

3、盐Fe,KCIQ1A.放电过程的能量转化只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放电时,KClO3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38-e=XLi+LiV38D.放电时,转移XmOl电子理论上Li-Si合金净减7g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2Fe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如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石墨/Fe2(SO)和K3Cr2O7, Cr2(SO1).,FcSO,溶液 甲和稀HzSO溶液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B.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3+7H26e=Cr2O7+14H+C.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到aD.电池工作时,

4、盐桥中的SO1移向乙烧杯7 .(2020河北唐山市高三模拟)“打赢蓝天保卫战”,就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提出更高要求。实验室中尝试对垃圾渗透液再利用,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实现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8 .盐桥中C向A极移动C.工作时,B极区溶液PH增大D.电路中流过7.5mol电子时,共产生44.8LN28.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JACOO2+LhC6=LiCoO2+C6(xl)o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vC6代-=XLi+C

5、6C.充电时,若转移ImOIe,石墨(Cs)电极将增重7j: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2xe-=Li-.tCoO2xLi*9. (2020安徽省江南十校4月综合素质测试)如图是我国学者研发的高效过氧化氢一尿素电池的原理装置:Q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iCo/Ni极上的电势比Pd/CFC极上的低B.向正极迁移的主要是K+,产物M为K2SO4C.Pd/CFC极上发生反应:2H2O24e=2H2+2tD.负极反应为Co(NH2)2+8OH-6e=COy+N2t+6H2O10(2021河南名校一模)以铜作催化剂的一种铝硫电池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原理为3CikS

6、+2Al+14AlC14=3Cu+8A12Cb+3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AbCE被还原B.放电时,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Cu/CuxS电极移动C.充电时,阳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xCu2re-S2-=CuSD.放电时,负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Al+7AlC13-3e=4AbC万11.由相同金属电极及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组成的电池,称浓差电池,电子由溶液浓度较小的一极流向浓度较大的一极。如图所示装置中,X电极与Y电极初始质量相等。进行实验时,先闭合K2,断开Kl,一段时间后,再断开K2,闭合Ki,即可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不正确的是()X(Ag)左池/离子交换膜,池I (仅允许N

7、O,通过)1 mo,L .AgNO:,溶液交换膜ImolL_1/AgNOj溶液A,若先闭合Ki,断开K2,电流计指针也能偏转B.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0.1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21.6gC.放电时,右池中的NCh通过离了交换膜移向左池D.放电时,电极Y为电池的正极12. (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如图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新型化学电池,成功实现了废气的处理和能源的利用(H2R和R都是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b流出B.负极区,发生反应2Fe3+H2S=2Fe2+sI+2HC.电池工作时,负极区要保持呈酸性D.电路中每通过2mol电子,理论上可处理标

8、准状况下H2S22.4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13.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图I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g,则导线中通过mol电子。(2)如图I,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iCl溶液,石墨电极的反应式为,这是由于NHQ溶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O(3)如图II,其他条件不变,将图I中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形,则乙装置中石墨为(填“正”“负”“阴”或“阳”)极,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的石墨(2)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反应式为14. (202

9、1江西南昌高三摸底)为验证反应Fe3+AgFe2+Ag+,利用如图电池装置进行实验。银电极石墨电极0.20 mol L, AgNO3X0.10 mol L1 Fe2(SOl)3 %.(后 mol-L1FeSO1由Fe2(SO4)3固体配制500mL0.1molL,Fe2(SO4)3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50OmL容量瓶、(填写名称);在烧杯中溶解固体时,先加入一定体积的稀溶液,搅拌后再加入一定体积的水。(2)电流表显示电流由银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电极溶液中。(3)根据(2)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因此,Fe3+

10、氧化性小于o(4)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如果盐桥中电解质为KNo3,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反转,原因是。15. (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20.6放电时间/h图2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A,电池工作Iomin,理论上消耗Zng(已知尸=96500Cmo,)o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移动(填“左”或“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移动(填“左”或“右”)。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

11、池的优点有o(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是orwhiiMCiINLCIlj.一一稀的A溶液岁茎#苣Hal:一|:L-浓的A溶液(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中。2一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eoN(固熔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2-的移动方向(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三多孔电极;I*-coI传*器INASICON多孔电极bR慧一空气16. (1)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12、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hs一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er的电极反应式为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2)PbSO4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PbSO4+2LiCl+Ca=CaCh+Li2SO4+Pb。瓶酸铅电极无水 LiCI-KCl钙电极电池壳放电过程中,Li+向(填“负极”或“正极”)移动。电极反应式为O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gPbo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