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有效激发文化旅游体育市场消费潜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文旅体产业育链补链强链,按照“做强主体、做大规模、做优特色、做精产品、做实消费”的总体思路,顺应发展新趋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措施。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实施规上企业培育行动、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建立规上企业种子库,培育壮大一批发展前景好、成长潜力大的文旅体企业。设立“专精特新”文旅体企业服务平台,支持重点文旅体企业做强做大,打造文化“独角兽”“瞪羚”企业。选育孵化文旅体企业上市,重点打造一批骨干领军企业。加大“链主”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通过共享资源、生产协
2、作、开放平台等方式,带动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扩大文旅体企业数量质量规模,推动产业聚集发展。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坚持做优做强、招大引强、延链补链,大力发展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以及旅游出行、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综合服务和体育服务、体育用品、体育媒体、体育赛事等业态,同时鼓励文物科技创新,加快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开展企业培育和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进一步优化西安文旅体产业结构。支持世界500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国旅游企业20强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和独立法人单位,推动产业规
3、模质量层次提升。大力招引线上旅行社、互联网媒体、演出经纪、赛事运营、票务平台等国内头部企业落户西安,不断完善文旅体企业结构布局。三、加强园区基地建设。依托景区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资源,发挥国家级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出口、数字出版、印包服务和公共服务等园区基地带动作用,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持续放大产业集聚效应和承载功能。围绕产业集聚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重点打造一批动漫、电竞、传媒、影视、演艺、文创、艺术及文化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健全完善园区基地资产评估、政策法律、金融机构、信息技术、版权交易、经纪代理、消费服务等中介服务体系,
4、提升文旅体产业生态环境。支持企业运营的各类景区扩容提质,打造一批高A级景区和红色旅游景区,支持临潼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创新设施运营管理。加强全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和运营管理,构建科学高效、社会化全流程的运营管理体系,鼓励“国有代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社会化运营模式,探索通过整体托管运营、项目委托管理、空间设备共享等路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增值服务,推动设施高效利用、服务效能提升。支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增强旅游休闲功能,优化消费场所空间布局,完善商业配套,促进“文商旅体娱”融合发展。吸引国内外优质运营团队在我市注册独立法人单位,打造一批景区
5、运营、剧院经营、设施代营的市场主体,丰富文旅体产品供给。鼓励企业输出品牌和管理运营模式,支持本土大中型文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五、做大做强广告传媒。培育壮大规模化、品牌化广告传媒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支持广告传媒企业聚焦内容生产、文化传播、广告策划、专利研发,做大做强主业,提升品牌营运能力,推动产业链群式、集聚式发展。加快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支持广告传媒企业建设以内容融合为基础、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广告传媒产业市场竞争力。六、发展数字文旅经济。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鼓励本土化、原创性电影、
6、电视、动漫、短视频创作生产,支持我市本土作品进入全国院线公映,上线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网站,支持我市影视企业创作出品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壮大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展示、数字会展、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支持开发文旅领域元宇宙应用产品,打造“5G+文旅”应用示范、3D裸眼等一批在线在场相融合的云旅游、云演播、云娱乐数字文旅新场景,培育一批“虚拟产业园”“虚拟产业集群”“互联网+旅游”创新示范基地。七、提升演艺赛事水平。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戏剧节、舞蹈节等营业性演艺演出活动,推动西安文化演出市场有序繁荣发展。支持市属文艺院团赴“一带一路”国家及城市进行展演
7、巡演,讲好西安故事。鼓励承办高水平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办好“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以及“LPL英雄联盟”职业电竞等赛事。推动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一体谋划,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赛事和基地。八、坚持多元融合发展。实施“文旅+教育”,鼓励市场主体依托科研院校、博物馆、纪念馆、旅游景区创建一批精品研学基地,推出一批精品研学线路。实施“文旅+文博”,提升展陈水平,加快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鼓励热门景区和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高现场消费体验水平。推进“文旅+商贸”,鼓励文旅体企业和商贸企业融合发展,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能级。推进“文旅+工业”,依
8、托工业制造企业、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鼓励企业开发工业创意产品,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推进“文旅+农业”,鼓励市场主体围绕民俗文化、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等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九、促进文旅体消费升级。深化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创建,聚焦酒店、景区、旅行社、演艺演出企业、餐饮企业,以及文化娱乐、体育场馆、健身场所运营企业,发放西安文旅体消费券。鼓励企业塑造更多的消费场景、创新产品体系,增强消费吸引力。加快高品质酒店集群建设,鼓励文化片区、旅游景区、休闲街区通过丰富供给等手段,增强游客吸引力,鼓励旅行社创新产品,拓展入境游、深耕国内游,助力文旅体消费提质升级。十、完善评优考核和激励支持。建立年度评估考核机制,支持企业纳统升规,对年度首次纳入规上统计的文旅体企业,给予达限奖励。在达限奖励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营收规模给予提档奖励。建立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对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项目、重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小微文旅体企业的信贷投放。发挥好市级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体育投融资机制,提高文旅体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能。支持文旅体企业参与承办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的节庆、会展及公务、研学、培训等活动。本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市文化旅游局、市体育局商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