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十四五”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十四五”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衢州市“十四五”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送审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品种、品质、品牌“三品联动”,坚持内销、出口、加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调品种、优品质、铸品牌、育主体、强科技,加快柑桔(含胡柚,下同)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25年全市发展柑桔新品种50000亩,建设精品柑桔基地10000亩,培育柑桔家庭农场500家,全市柑桔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柑桔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柑桔种植效益提高30
2、%以上。二、空间布局重点布局在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常山县,着力打造十二大柑桔产区:柯城区石梁镇、航埠镇、沟溪乡、华墅乡,衢江区高家镇、莲花镇、廿里镇,龙游县湖镇镇,江山市四都镇,常山县招贤镇、青石镇、白石镇。三、重点工作(一)强化品种改良。每年推广柑桔新品种IOOoo亩,逐步实现品种更新换代和结构优化。重点推广无核桃柑、早熟桃柑、鸡尾葡萄柚、红美人、甜橘柚、春香、大雅柑、甘平、香柚等新品种。突出抓好无核桃柑种子种苗工程和示范推广,以无核桃柑产业发展联盟为纽带,通过统一种苗、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致富新模式。针对我市处于柑桔种植北缘地区,容易遭受冻害的产业发展痛点,
3、开发和推广柑桔冻害政策性农业保险。(二)强化主体培育。牢牢抓住桔园流转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推进桔园流转,推进柑桔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引导种植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农创客等各类人士创办家庭农场,专业从事柑桔生产经营工作。探索创新流转机制,通过桔园入股、以产量定租金、“统一流转、二次返包“等方式,与农民分享发展红利,提升农民桔园流转的意愿。每年培育连片种植柑桔2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100家。(三)强化基地速设。深入实施万亩精品柑桔基地建设工程,每年建设2000亩。精品柑桔基地要求集中连片种植,推行宽行窄株栽培、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各县(
4、市、区)开展柑桔精品园创建,大力支持柯城石梁柑桔小镇、常山柚香谷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四)强化精深加工。大力发展柑桔精深加工,拓展柑桔利用途径。扶大扶强柑桔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扩建厂房、环保设施升级等,扩大柑桔精深加工产能,在巩固传统柑桔囊胞加工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发NFC果汁等新产品。积极推进胡柚“一果两用打响衢枳壳中药饮片品牌。大力发展衢陈皮产业,推动衢陈皮进入新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推进衢陈皮基地GAP认证和加工GMP认证,提高行业规范化发展水平,培育一批衢陈皮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五)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邓秀新院士团队的合作,及时引进转化最新柑桔科研成果,建设国家级的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5、加快水果无损伤测糖仪在柑桔分级包装上的应用,提高产品质量的均一性,为精品营销奠定基础。深入研究柑桔盆栽新技术,开发柑桔盆景新产品,加强地方特色观赏品种衢桔的利用,拓展柑桔的园艺审美功能。(六)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加强与淘宝网、拼多多、抖音等网络资源的对接,拓展与大型商超等集团采购的合作,扩大“网上+网下销售渠道。每年底举办一次全市精品柑桔擂台赛,对评出的优胜主体给予奖励,大力宣扬优质精品的价值导向,营造优质优价的良好氛围。加强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积极组织主体参加中国农交会、浙江农博会等知名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提升衢州柑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扶持政策设立柑桔产业高
6、质量发展专项,重点扶持无核桃柑等新品种推广、精品柑桔基地建设、柑桔保险增品扩面提标、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宣传推介等。衢州市“十四五”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送审稿)以市委“1433”战略发展体系和乡村振兴“3752”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三产交融、跨界打通、全价利用的理念,充分发挥衢州绿茶核心产区和“中国茶机之都的优势,做精名茶、做优香茶、做大出口茶、做强深加工,全面构建茶叶、茶机、茶具、茶叶籽油“四茶”联动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25年全市建设生态茶园50000亩,新建(改建)茶叶加工生产线20条,茶文化旅游村
7、10个,茶叶采摘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亿元。通过政策驱动、产业联动、项目推动和品牌带动,大力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茶机之都地位进一步巩固、茶资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茶叶公用品牌进一步打响、茶文化茶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二、空间布局重点布局在开化县、江山市、龙游县、衢江区,着力打造十大茶叶产区:开化县苏庄镇、何田乡、华埠镇、齐溪镇、池淮镇,江山市凤林镇、峡口镇,龙游县溪口镇,衢江区岭洋乡,常山县何家乡。三、重点工作(一)培育一批新型主体。牢固树立抓产业就要抓主体的理念,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在内培方面,重点扶持一批本地茶叶龙头企业和茶机龙头企业
8、,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23家茶业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在外引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接国际国内知名茶叶企业,着力在茶叶深加工、茶旅综合体等领域取得突破。在人才方面,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育一批制茶工匠。围绕打造“中国茶机之都”,充分发挥衢州市茶机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的作用,强化茶机企业行业自律、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加大茶机品牌推广力度。(二)开发一批新兴产品。顺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在提升传统名茶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开发红茶、香茶、抹茶、速溶茶、普茶等新产品。充分发挥衢州生态环境好、茶青品质优、茶机技术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曲毫香茶。同时,把抹茶作为茶产业振兴新的增长点,整合上下游产业链,鼓励和扶持主体建立抹
9、茶基地,开发抹茶深加工,扶持建设示范性抹茶生产线,培育抹茶产业。加大具有衢州特色的壶、碗、杯、盘、托等茶具开发力度,加快形成“青瓷+白瓷+根雕”全方位发展的衢州茶具产业格局,倡导“饮衢茶用衢具”的风尚。(三)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结合全域旅游和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发展茶文化、茶旅游,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开化齐溪茶叶特色小镇、衢江岭洋茶香小镇、智慧茶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茶文化旅游村、茶庄园、茶博园、茶主题公园等一批茶旅游示范点建设,推动茶产业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融合发展。(四)推广一批先进科技。加快推广优质、高产、适制性好和适合市场需求的茶树新品种,着力提高良种化率。
10、大力推进茶产业“机器换人”,在种植环节,重点推广茶叶机采技术,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示范。在加工环节,按照“规模化、清洁化、连续化的要求,推进标准茶厂建设,创建一批标准化名茶厂。在延伸环节,示范推广茶、籽两用茶树新品种,推进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领域的精深开发和产业化经营。(五)打响一批知名品牌。结合“三衢味”品牌建设,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主体参与的新模式,打响衢州茶产业品牌。抓住创建全国村播基地的契机,培育一批“网红”开展直播带货。积极组织主体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绿茶博览会等各类大型茶叶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打响开化龙顶、开化开门红、江山绿牡丹、龙游黄茶、常山银毫、衢州
11、玉露等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建设“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大力倡导“茶为国饮的理念,推进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坚持每年举办全民饮茶日活动,不断浓厚茶文化氛围。三、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茶叶智慧化加工生产线示范、茶叶生产机械推广、茶文化旅游村建设、茶文化宣传推介等。衢州市“十四五,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送审稿)以市委“1433”战略发展体系和乡村振兴“3752”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力求“稳量、提质、增效L强化科技支撑、主体培育、三产融合、品牌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25年生产总量稳定在年产3亿袋左右,产量14万吨,全
12、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建成一批食用菌科技示范园、特色园、观光园,推动食用菌产业园区化、数字化、工厂化发展。二、空间布局重点布局在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衢江区,着力打造十大食用菌产区:江山市双塔街道、虎山街道、石门镇,常山县金川街道、球川镇,开化县华埠镇、池淮镇、长虹乡,衢江区樟潭街道、后溪镇。三、重点工作(一)建设产业园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统筹整合资源要素,加大食用菌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力度。加强配套的生产运输便道、供水管网、供电设施、采后预冷库、保鲜库、废菌渣资源化利用等设施建设,提升食用菌产业园区的软硬实力。重点支持开化县华埠镇金针菇园区、江山市石门镇食用菌示范园、常山县
13、食用菌综合科技园等传统园区改造提升,做大做强衢江区猪肚菇产业园、江山市长台镇金针菇科技园、常山县猴头菇科技园等新兴园区,打造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平台。(二)加快数字转型。大力推进食用菌生产数字化发展,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监测,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输送,采集并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参数,有效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打破传统食用菌生产模式,从依赖劳动和经验生产向知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高新技术转型,实现周年生产、加工包装、经营决策等现代工厂化管理。(三)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内培外引双管齐下,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鼓励本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方式,优势互补,降低
14、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食用菌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省内外有实力的食用菌企业入驻园区,充分融合技术和市场优势,提升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四)发展精深加工。大力推进食用菌产品以鲜品为主,向鲜品和加工品并重发展转变。鼓励企业加大精深加工研发力度,研发新产品,扩展生产线。加强猴头菇原料高消耗型深加工产品开发,争取猴头菇多糖提取项目落地投产。改善食用菌加工、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积极开发食用菌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等精加工产品。(五)加强品牌建设。加强“江山白菇”“常山猴头菇”“开化黑木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宣传,着力打响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直销、专卖店、代理、电
15、子商务等销售网络,缩短中间环节,减少交易成本。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浙江农博会等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四、扶持政策重点扶持食用菌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衢州市叶四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送审稿)以市委“1433”战略发展体系和乡村振兴“3752”顶层设计为指导,围绕“保供应、保安全、促增收“,稳面积、挖潜力、增效益,实现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平稳增长,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总体目标力争通过5年努力,到2025年全市建设保障型蔬菜基地3万亩、高山(山地)蔬菜4万亩、高标准基地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产量115万吨,全产
16、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蔬菜产品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空间布局蔬菜生产布局在衢江区、柯城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和开化县,重点发展乡镇为衢江区杜泽镇、莲花镇、湖南镇,柯城区九华乡、七里乡、万田乡,龙游县詹家镇、小南海镇、横山镇,江山市凤林镇、虎山街道、双塔街道,常山县东案乡、天马街道,开化县何田乡、音坑乡等。三、重点工作(一)强化基地建设根据最新衢州发展规划,按照合理布局、逐年推进的原则,建设一批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蔬菜应急保障供应能力强的常年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力争5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发挥衢州自然生态优势和山水资源,运用生态循环技术,对焦盒马鲜生等蔬菜标准,实施放心菜园建设,发展精品优质蔬菜生产,抢占城市中高端市场,成为长三角的后菜园。先期规划建设衢江区为核心的杜泽莲花水生蔬菜基地和富里果蔬基地,续建具有衢州特色的辣椒基地、西甜瓜基地、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