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74732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探讨论游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问题探讨】论游览(一院连逸青推荐,2014年5月16日)推荐理由:近些年,大家都很喜欢旅游。的确,物质生活上去了,大家追求满足娱乐、发展需求无可厚非,但是也出现因为盲目追随“说走就走”的风潮而辍学、辞职去旅游等的情况,我认为这种选择,倘若不是果真心底有什么支持的原因和力量并且考虑好到对以后及周边人的影响,其实并不见得就会有多好的结局和影响,希望林语堂先生的论游览能给各位喜欢游览的同学一些启示和反思,学会真正的旅行艺术。旅行在从前是行乐之一,但现在变成一种实业。旅行在现代,确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设的旅行机关,已尽力下了一番功夫以提倡旅行;结果是现在的人大概都比前几代的人多旅行了一

2、些。不过旅行到了现代,似乎已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我们如要了解何以谓之旅行,我们必须先能辨别其实不能算是旅行的各种虚假旅行。第一种虚假旅行,即旅行以求心胸的改进。这种心胸的改进,现在似乎已行之过度;我很疑惑一个人的心胸,是不是能够这般容易地改进。无论如何,俱乐部和演讲会对此的成绩都未见得良好。但我们既然这样专心于改进我们的心胸,则我们至少须在闲暇的日子,让我们的心胸放一天假,休息一下子。这种对旅行的不正确的概念,产生了现代的导游者的组织。这是我所认为无事忙者令人最难忍受的讨厌东西。当我们走过一个方场或铜像时,他们硬叫我们去听他讲述生于1972年4月23日,死于1852年12月2日等。我曾见过女修道

3、士带着一群学校儿童去参观一所公墓,当她们立在一块墓碑的前面时,一个女修道士就拿出一本书来,讲给儿童听,死者的生死月日,结婚的年月,他太太的姓名,和其他许多不知所云的事实。我敢断定这种废话,必已使儿童完全丧失了这次旅行的兴趣。成人在导游的指引之下,也变成了这样的儿童。而有许多比较好学不倦的人,竟还会拿着铅笔和日记簿速记下来。中国人在有许多名胜地方旅行时,也受到同样的麻烦;不过中国的导游不是职业人员,而只是水果小贩、驴夫、农家的童子,性情略比职业导游活泼,但所讲的话则不像职业导游那么准确。某一天,我到苏州去游览虎丘山,回来时,脑筋中竟充满了互相矛盾的史实和年代;因为据引导我的贩橘童子告诉我,高悬在

4、剑池40尺之上那座石桥,就是古美人西施的晨妆处(实则西施的梳妆台远在10英里之外。其实这童子只不过想向我兜卖一些桔子,但因此居然使我知道民间传说怎样会渐渐的远离事实,而变为荒诞不经。第二种虚假的旅行,取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以便事后可以夸说。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产地虎跑,看见过旅者将自己持杯饮茶时的姿势摄入照片。拿一张在虎跑品茶的照片给朋友看,当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将重视照片,而忘却了菜味。这种事情很容易使人的心胸受到束缚,尤其是自带照相机的人如我们在巴黎或伦敦的游览事中所见者。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完全消耗于拍摄照片中,以致反而无暇去细看各种景物了。这种照片固然可供他们在空闲的时候

5、慢慢地阅看,但如此的照片,世界各处哪里买不到,又何必巴巴地费了许多事特地自己跑去拍摄呢。历史的名胜,渐渐成为夸说资料,而不是游览资料。所到的地方越多,他所记忆者也越富,因而可以夸说的也越多。这种寻求学问的驱策,使人在旅行时不能不于一日中,求能看到最可能的多数的名胜地。他手里拿着一张游览地点程序表,到过一处,即用铅笔划去一个名字。我疑心这类旅行家在假期中,也是讲究效能的。这种愚拙的旅行,当然产生了第三种的虚伪旅行家:即预定了游览程序的旅行家。他们在事先早已能算定将在奥京或罗京耽搁多少时候。他们都在起程之前,先预定下游览的程序,临时如上课一般的切实遵时而行。他们正好似在家时一般,在旅行时也是受月份

6、牌和时钟的指挥的。我主张真正的旅行动机,应完全和这些相反。第一,旅行的真正动机应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较为诗意的说法,旅行以求忘却一切。凡是一个人,不论阶级比他高者对他的感想怎样,但在自已的家中,总是唯我独尊的。同时他须受种种俗尚、规贝h习惯和责任的束缚。一个银行家总不能做到叫别人当他是一个寻常人看待,而忘却自己是一个银行家,因此在我看来,旅行的真正理由实是在于变换所处的社会,使他人拿他个寻常人看待。介绍信于一个人做商业旅行,是一件有用之物,但商业旅行是在本质上不能置于旅行之列的。一个人倘在旅行时带着介绍信,他便难于期望恢复他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也难于期望显出他于人造的地位之外的人类天然

7、地位。我们应知道一个人到了一处陌生地方时,除了受朋友的招待,和介绍到同等阶级的社会去周旋的舒适外,还有比这好的,由一个童子领着到深山丛林里去自由游览的享受。他有机会去享受在餐馆里做手势点一道熏鸡,或向一个东京警察做手势问道的乐趣。得过这种旅行经验的人,至少在回到家里后,可以不必如平时的一味依赖他的车夫和贴身侍者了。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这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屠隆曾在他所著

8、的冥廖子游中很透彻地阐明这一点。这游记我译引在下文里边。他在某处陌生的地方并无一个朋友,但恰如某女尼所说:“无所特善视者,尽善视普世人也J没有特别的朋友,就是人尽可友,他普爱世人,所以就处身于其中,领略他们的可爱处,和他们的习俗。这种好处是坐着游览汽车去看古迹的旅行家所无从领略的。因为他们只有在旅馆里边,和从本国同来的游客谈天的机会。最可笑的是有许多美国旅行家,他们到巴黎之后,必认定到同游者都去吃的餐馆中吃板,好似藉此可以见一见同船来的人,并可以吃到和在家时所吃一样的烘饼。英国人到了上海之后必住到英国人所开设的旅馆里边去,在早餐时照常吃着火腿煎蛋,和涂着桔皮酱的面包,闲时在小饮室里坐坐,遇到有

9、人邀他来一次人力车时,必很羞缩地拒绝。他们当然是极讲究卫生的,但又何必到上海去呢?如此的旅行家,绝没有和当地的人士在精神上融合的机会。因此也就丧失了一种旅行中最大的益处。流浪精神使人能在旅行中和大自然更加接近。所以这一类旅行家每喜欢到阑无人迹的山中去,以便可以幽然享受和大自然融合之乐,所以这些旅行家在预备出行时,决不会去百货公司去费许多时刻选购一套红色或蓝色的游泳衣,买唇膏尚可容许,因为旅行家大概都是崇奉唇骚者,喜欢色彩自然,而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了好唇膏,便会不自然的。但这是终究为了他们乃是到人所共赴的避暑地方或海滨去的缘故,而在这种地方是完全得不到和大自然发生更深的关系的益处的,往往有人到了一

10、处名泉欣然自语说,“这可真是幽然独处了。”但在旅馆吃过晚饭在起居室内拿起一张报纸随便看看时,即看见上面载着某甲夫人曾在星期一到过这地方。次日早晨他去“独”步时,又遇到隔夜方到的某乙全家。星期四的晚上,他又很快乐地知道某丙夫妇也将要到这幽静的山径中来度夏。接着就是某甲夫人请某乙全家吃茶点,某乙请某丙夫妇打牌。你并能听见某丙夫人喊着说:“奇咧,这不是好像依旧住在纽约吗?”我以为除此以外,另有一种旅行,不为看什么事物,也不为看什么人的旅行,而所看的不过是松鼠、麝鼠、土拨鼠、云和树。我有一位美国女友曾告诉我,有一次,她怎样被几个中国朋友邀到附近杭州的某山去看“虚无一物”。据说,那一天早晨雾气很浓,当她

11、们上山时,雾气越加浓厚,甚至可以听得见露珠滴在草上的声音。这时除了浓雾之外,不见一物。她很失望但你必须上去,因为顶上有奇景可见呢。”她的中国朋友劝她说。于是她再跟着向上走去,不久,只看见远处一块被云所包围的怪石,别人都视作好景:“那里是什么?”她问。“这就是倒植莲花J她的朋友回答。她很为懊恼,就想回身。“但是顶上还有更奇的景致哩J她的朋友又劝说。这时她的衣服已半潮,但她已放弃反抗,所以依旧跟着别人上去。最后,她们已达山顶,四围只见一片云雾,和天边隐约可见的山峰。“但这里实在没有什么看啊。”她责问说。“对啊,我们特为上来看虚无一物的。”她的中国朋友回答她说。观看景物和观看虚无,有极大的区别。有许

12、多特去观看景物的,其实并没有看到什么景物,但有许多去观看虚无的倒反而能看到许多事物。我每听到一位作家到外国去“搜索新著作的资料”时,总在暗喑地好笑,难道他的本乡本国中,其人情和风俗上已没有了可供他采集的资料吗?难道他的论文资料竟已穷尽吗?纺织区难道是太缺乏浪漫性呜?格恩赛岛太沉寂,不足以为一部杰出小说的背景吗?所以我们须回到“旅行在于看得见物事的能力之哲学问题”,这就可使到远处去旅行和下午在田间闲步之间,失去它们的区别。依金圣叹之说,两者是相同的。旅行者所必须的行具就是如他在著名的剧曲西厢记的评语中所说:“胸中的一副别才。眉下的一双别眼J其要点在于此人是否有易觉的心,和能见之眼。倘苦他没有这两种能力,即使跑到山里去,也是白费时间和金钱。在另一方面,倘若他有这两种能力,则不必到山里去,即坐在家里远望,或步行田间去观察一片行云、一只狗、一道竹篱或一棵孤树,也能同样享受到旅行的快乐的。(推荐者注:本文来自豆瓣网2012年10月31日,作者林语堂)(注:学校关工网站刊发时间:2014年5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电子 > 室内分布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