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记忆麋鹿归来复兴种群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记忆麋鹿归来复兴种群观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国家记忆麋鹿归来复兴种群观后感麋鹿,是与大熊猫一样古老而珍稀的中国特有物种,它历史沧桑,命运坎坷。纪录片重回长江的麋鹿讲述的是麋鹿重回原生地的故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现了麋鹿的个体命运和种群历史。一方面,纪录片以时间为叙事纵轴,跨越麋鹿从近代到现代,从濒临灭绝到重获生机、从人工豢养到恢复野性、回到故土的全过程,它一度在国内消失,长期在国外流浪,1985年回归祖国,1991年重回湖北长江故地;另一方面,以空间为叙事横线,有机连接湖北与全国、全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兴则麋鹿兴”,在党和政府的精心呵护下,30年间增长36倍,从64头发展到2300多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个体
2、回家”与“种群回归”,两个故事的高度统一重回长江的麋鹿通过追踪一只流浪小鹿“团圆”的成长与回归野生族群的故事,为我们娓娓讲述了一个珍稀物种的命运兴衰,还有故事背后的家国情怀。麋鹿,其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又称“四不像”,其历史可追溯至西周,在上古传说中被视为瑞兽,留下不少神秘的踪迹,或在山海经中被称为“推如”,或在封神演义中为姜子牙坐骑“四不像”,亦常为皇家所豢养,如孟子中所述:“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据考古学研究,麋鹿之踪迹曾经遍布华夏之地,在诗词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它们的身影。如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即有“麋何食兮庭中?”之语,李白诗云“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
3、争”,东坡亦有“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的感叹。麋鹿在传统文化中是自然之心的象征,自守山林之志,而不与世俗相争。古人在麋鹿身上投射了种种高洁的愿望,也正与麋鹿本身温驯的天性相关。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和善的动物,却遭遇了濒临灭亡的劫难。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的影响,麋鹿数量不断减少,后成为皇家独有的苑囿动物。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父(PerermandDavid)在北京南郊的南海子皇家猎苑看到被豢养的麋鹿,这种稀有的动物引起他强烈的兴趣,不久,他将自己的发现整理为论文公诸于世,麋鹿由此被命名为大卫鹿(E1.aphurusdavidianus),很快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晚清时期,麋鹿一批批流向海外
4、。1894年,永定河泛滥成灾,洪水冲塌猎苑围墙,包括麋鹿在内的许多动物成为饥民的食物。1900年,八国联军路过皇家猎苑,国内仅剩的麋鹿被洗劫,至此,中国这一特有的物种在国内消失。在战火的硝烟中,那时的人们无力关心麋鹿如何在颠簸的运输途中仓皇失措,又是如何离开熟悉的水土而孤独死去。据文献记载,那些被豢养在欧洲各大动物园中的麋鹿,很难适应环境,即使勉力生存下来,也很少繁殖,种群再次濒临灭绝的危机。后来,一位对鹿科动物情有独钟的动物学家、英国十一世贝福德公爵从各种渠道重金购买全球仅剩的18头麋鹿,全部放养到乌邦寺庄园(WObUrnAbbey)内,麋鹿这一物种才得以保存下来。流落海外意味着命运的漂泊,
5、也为这个多灾多难的种群留下一线生机。即使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麋鹿在乌邦寺也在不断繁殖,并赠予各大动物园扩散。1956年春,伦敦动物学会选出两对麋鹿赠与中国动物学会,饲养在北京动物园里。时隔半个世纪,麋鹿重返故土。然而,麋鹿不能适应动物园环境,也未能很好繁衍。直到1985年,中英两国签订麋鹿重引进中国协议,22头麋鹿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南海子,回到它在中国最后消失的地方,开始规模繁衍。1993年,麋鹿重回长江中游的原生地,在其祖祖辈辈生活的栖息地自然生长,这一种群才开始重焕生机,并在短短30年间,发展壮大成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从海外回到中国、回到故土的麋鹿依旧要通过层层考验,才能真正完成种群
6、的复兴,重回长江的麋鹿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回归”的故事。从小流浪的小麋鹿“团圆”在人类的呵护下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最终要回归自己的野生大家庭。然而,对于人类的依恋,与同类的陌生,此刻都成了她回归野生家族的障碍,而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则是本片给出的最大悬念。纪录片以“团圆回家”为依托,将麋鹿这一种群历经坎坷的历史命运娓娓道来,实现了“个体回家”与“种群回归”两个故事的高度统一,正如节目所述这是一个流落在外的孤儿回归家族的故事,也是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重焕生机的故事二用人格传播塑造故事主角,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野生动物纪录片要讲好故事,首先得要有故事的主角,无人出镜的动物纪录片,主角一般就是动
7、物。那么,怎么讲动物的故事最容易为人类观众所接受呢?近百年来,无数创作者的反复探索表明: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格,包括人类的角色、情感、习性,让观众易于理解、产生共情,是一种有效的传播策略。重回长江的麋鹿中,小麋鹿“团圆”经过“拟人化”处理,母鹿回归野生种群的故事,就成了“麋鹿姑娘回归家族寻找另一半”的故事,一个经历独特的“待嫁姑娘”的主角形象,也就呼之欲出。野生动物回归种群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如何让这个枯燥的过程变得有趣呢?创作者首先通过生动的画面,来展示它们与人类相似的一些生活习性,比如觅食、群居、求偶、家庭等;接着通过“拟人化”的解说来赋予它们以人格,把它们描述成人类社会中的角
8、色,有如同人类一样的行为和情感。解说词写道:“进入春季,一向活泼好动的“团圆”,开始焦躁不安,“团圆”是个4岁的麋鹿姑娘,相当于人类的二十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依然孤身一人。”把动物影像与人类情感和价值观念相叠加,不仅能让观众联想起人类的性格特征甚至亲身经历,而且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共情心”和“代入感”,接下来,对于“团圆的婚事”将如何展开,观众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动物的“拟人化”不仅是在为叙事服务,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打开一扇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通道。动物纪录片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为了单纯的感官刺激,它需要拍摄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懂得敬畏生命。国际自然电视节组织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9、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鸟、树和昆虫的近镜头、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的镜头,还要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所谓自然精神就是指对自然的热爱,在拍摄过程中把爱的感情和思想灌注到作品中去。重回长江的麋鹿先后跟踪拍摄4年,没有一颗爱心,没有对自然界持久的关注,是不可能拍出这样优秀作品的。在节目中,拍摄者以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将对麋鹿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投射到一个与人类息息相关又经常被忽略的世界,在平凡而普通的动物世界中发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从而表达了对自然的讴歌和对生命的敬畏。“岁月与俱深,麋鹿相为友二种群的命运,从来就不是诗人笔下的岁月静好。在战火纷飞与颠簸流离中历经重重劫难,麋鹿以其顽强的生命博得一线生机,最终,向死而生的麋鹿,不再是被圈养在苑囿之中的皇权图腾,而是奔跑在荒野之间的自然生命。“国家兴,麋鹿兴”,这是麋鹿百年坎坷命运的生动写照。以历史之眼,观自然之事,以人文之心,怀家国之情,这正是纪录片重回长江的麋鹿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