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中学立足学校实际,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深化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品格。现将劳动教育实施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主体。(一)做好政策解读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在统一认识上,学校召开班主
2、任、通用技术教师、家委会成员会议,学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内容,对于劳动教育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在培育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上,在增强学生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以及创新上的作用进行深入研讨。通过学习,让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为劳动教育实施扫清了思想障碍。(二)明确责任主体高中阶段的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日常生活劳动主要是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劳动习惯。服务性劳动主要是通过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
3、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生产劳动主要是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通过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从劳动教育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我们确立的“学校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庭社会齐参与”的劳动教育思路。即由学校确立劳动教育的整体思路,教师负责主导实施,家庭和社会承担资源支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责任,强化家庭责任,积极与社区沟通,各方面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二、提质挖潜,落实劳动教育过程。开展劳动教育,载体很重要。学校
4、在现有教育资源下,通过提升已有劳动教育的水平,挖掘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落实劳动教育过程,取得良好效果。(一)进一步细化标准,严格要求,增强学生自理能力,落实日常生活劳动教育。1.用好校内载体,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强化自立自强意识。在我们学校,80%以上学生是住校生,个人卫生、内务整理对于住校生就是很好的劳动教育资源。为了提升对学生内务整理的的指导性,学校德育处进一步细化了宿舍内务整理的标准,从地面清扫、垃圾倾倒,从铺面被褥到物品摆放,从衣物晾晒到衣橱使用等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在个人卫生方面,学校出台了学生个人卫生相关要求,对于学生的着装、发型、指甲与配饰等进行了
5、规范。在落实个人生活事务标准上,每年新生军训,都加入内务整理活动,每名新生都要掌握内务整理的标准和要求,并通过培训具备内务整理的能力。除此之外,每学期组织优秀宿舍评选,对宿舍卫生、纪律等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先进,树立榜样,示范引领。2.挖掘家庭资源,让学生学会做饭,促进亲子关系,提升家庭责任感。利用周末休息或者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契机,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顿版。经历从买菜、洗菜、烹饪的全过程,掌握生存技能。同时感受父母每天的辛苦,感受家庭的责任。(二)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提升服务技能,强化社会责任。1.挖掘校内职业体验岗位,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学校环境卫生
6、采用值周制。每周每个年级安排2至4个班级,每学期每个班级安排2至3周。每天从早晨7:OO开始至7:45结束,根据德育处分工,负责全校环境卫生区清洁包干,其余时间各班只负责本班教室清洁扫除。卫生劳动是最易开展的职业体验,但是要想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就需要引领和示范。每个班值周前,班主任都要组织劳动委员等班干部进行分工,对每个区域清扫的标准、任务的特点和需要的卫生工具进行分析,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同时,班主任还要组织学生对卫生工具的使用进行培训,确保高效率完成。为提升劳动效果,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现场观摩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劳动认识,提高劳动技能。2.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意识的奉献
7、精神。志愿服务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学校鼓励每位同学成为注册志愿者,学校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超过60%o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参与学雷锋活动,参加学校诗歌朗诵会、元旦晚会、运动会、家长会等的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体现了自身价值,培养了奉献精神。3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体验,强化责任意识。寒暑假期间,同学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有的同学走进田间、走进工地、走进车间,参加劳动,体验劳动艰辛,磨炼毅力;有的同学走进社区、景点,打扫卫生,增强环保意识,为整洁卫生文明城市增光添彩;有的同学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志愿服务理念,感受志愿者风采;有的同学走进幼儿园,教小朋友识字,体验教师职业;有的同学走进儿童
8、福利院、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关爱智障儿童,奉献爱心,感受生命美好;有的同学走进老年公寓,关爱老人,为老人送去欢笑,思考人生价值;有的同学走进医院参加志愿者服务,引导挂号,体验医者之心;有的同学走进图书馆,感受知识力量,学习图书管理知识广大学生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优势,为生产和生活需求服务,培养了劳动观念和奉献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使命感。(S)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提升劳动技能。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通用技术开展劳动教育,更有效的实现劳动
9、技术教育的目标。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学校选用了木工技术作为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技术设计、小组论证、动手实践、直接分手等环节,经历创意物化全过程,提升了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三、评价激励,促进劳动素养发展档案建立。伴随劳动教育的开展,劳动素养评价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学校在学生评优评先中,把参与劳动和志愿服务作为评优必备项,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作用。通过文明宿舍评选、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评选、劳动小能手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树立劳动榜样。学校还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将学生志愿服务、技术设计等劳动教育过程进行及时地记录,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
10、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同时,积极探索劳动素养档案与学生成长档案的有机结合。四、创设条件,积极破解劳动教育的困境。(一)教师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要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人,配齐劳动教育教师,提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二)劳动教育场所需进一步拓宽。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学习、生活、劳动技术实践教室等有关场所,进一步挖掘社区、福利院、医院、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公共场所作为服务性劳动基地,丰富劳动教育资源。(S)教育协同机制需进一步增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的共育合力较弱,家长主动指导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区劳动任务较少,学校与相关社会实践基地没有实质性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