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论坛学习感悟(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论坛学习感悟(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论坛学习感悟发展为导向,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围绕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明确了方向与标准,对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的目标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悟评估指南思想,不断审视和反思工作,聚焦人的发展,关注每个个体,进一步提升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更加健康、幸福、和谐的成长。一、保证方向,落实教育方针“坚持正确方向”是评估指南的首要基本原则。幼儿园要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党的工作与保育教育工作紧密融合:尊重
2、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前教育规律,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深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和五爱教育、培养幼儿民族认同和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关注个体,体现人文关怀评估指南中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是自信、从容的.能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关心教职工思想状况,加强人文关怀,帮助解决教职工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善于倾听、理解教职工的所思所做,发现和肯定每一名教职工的闪光点和成长进步,教职工能够感受到来自园长和同事的关心与支持,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等内容作为评估的考察
3、要点。这让我们看到,评估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和档案材料,而是更多地关注幼儿与教师的真实感受与体验。评估就是导向,相信这种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更有温度的评估能够引领我们将视线更聚焦到每个孩子和老师的身上,关注他们的感受与体验、成长与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决定幼儿园保教质量优劣的关键是人,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确,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是由每一名幼儿每一天的在园生活质量来决定的,而幼儿的生活质量又与跟他们朝夕相处的教师的工作状态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对幼儿园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给予人文关怀,关注每一位教师和幼儿在幼儿园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就是关注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
4、指南基于目前幼儿园的保教现状,聚焦幼儿园内涵发展,关注保教过程质量,围绕幼儿园活动组织、师幼互动等关键指标,提出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评估要点,是广大幼儿教师工作的标准、行动的指南、努力的方向,也是评价保教质量的依据和标杆。评估指南的出台宛如指挥棒,为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要求落地提供了指引。一是站稳儿童立场,关注儿童视角。儿童是幼儿园工作的灵魂,是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解和尊重幼儿是科学保育教育的根本前提,如何发现儿童、理解儿童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瓶颈。评估指南紧紧抓住这一问题,提出“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幼儿在一日活
5、动中是自信、从容的,能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支持幼儿参与一日生活中与自己有关的决策”“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等评估要点,指引老师们要潜心研究和了解幼儿,尊重和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个性倾向,将关注点从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去发现幼儿在学什么,他们是怎样学的,从而发自内心地相信幼儿、欣赏幼儿,发现了不起的儿童,真正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积极的、自信的、有能力的学习者。二是注重师幼互动,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如何真正落实儿童为本的理念,评估指南强调要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看见和读懂幼儿,有效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师幼互动质量的提升,一直是幼儿园保教实践改革的难
6、点。因此,评估指南提出要“以亲切和蔼、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尊重并回应幼儿的想法与问题,支持和拓展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这些关键指标,明晰了高质量师幼互动的行动框架与路径,强调师幼互动应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要贯彻“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营造平等尊重信任的良好氛围,理解幼儿在各领域的学习。从“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同伴和玩法”“不急于介入或打扰幼儿的活动”“美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给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开放性提问、推测、讨论”等考察要点则给老师们在如何把握适宜的时机,怎样支持和回应幼儿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有效的操作指引。评估指南设立的评估指标全面呈现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扭转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倾向,引领园所、家庭和社会各界达成共识,评价幼儿园好不好,不在手园舍是否漂亮、功能室有几间、玩具充不充足,而是坚守“儿童本位”,站稳“儿童立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更加注重师幼互动、同伴互动、课程实施、家长参与等动态发展目标,把关注点转移到教育本质和育人实质上来,评价的背后,体现了成人的儿童观、课程观、学习观和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