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免税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免税行业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年免税行业分析报告1.疫情受控后边境放开对离岛免税影响几何整体免疫水平提升。全球新冠疫苗自2020年12月陆续开始接种,截至2022年8月28日,全球新冠疫苗每百人接种量为158.82剂次,已初步形成整体免疫,部分发达国家及旅游目的地国家逐步放宽出入境旅游限制,全球旅游业快速复苏。而我国新冠疫苗每百人接种量达240.69剂次,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但散点疫情反复扰动下,我国旅游复苏进度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球旅游需求快速恢复。从全球旅游数据来看,复苏趋势明显。根据UNWTo数据,2021年7月全球酒店入住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至2022年6月全球酒店入住率达到66%,超越疫情前水平。国际游客数
2、相比2019年同期呈波动复苏趋势,截至2022年5月,全球国际游客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54%,国际旅游逐步复苏。出入境游曙光再现,边境放开对离岛免税影响几何?整体免疫水平的提高与变种病毒致死率下降的共同影响下,我国防疫政策也呈现实质放松趋势。自2021年10月文旅部放松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不搞一刀切以来,卫健委、文旅部、工信部先后放松防疫要求,收窄跨省游熔断范围、缩短隔离要求、行程卡摘星,防疫逐渐精准化,游客出行对因疫情产生的担忧逐渐淡化。国际航班熔断机制优化,对照全球旅游复苏趋势来看出入境限制有望逐步放松,边境放开后是否会对离岛免税热度造成冲击?1. 1因疫情限制回流部分或小于预期疫情
3、爆发后奢侈品消费明显下降,疫情限制下的消费回流受出境游恢复分流有限。2019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额达940亿欧元,相较2018年上升10.59%,较2015年上升23.68%o其中大部分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2015年、2018年、2019年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占比分别为23%、27%、32%,境内消费占比逐年提升但仍较低。尽管新冠疫情爆发后境内消费占比提升至约70%-75%,消费回流效果显著,但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额约为590亿欧元至630亿欧元,同比降幅明显。我们认为奢侈品消费主力为中产及以上家庭,新冠疫情对该群体消费能力冲击较小,奢侈品消费的缩量主要系由出境游产生的对境外奢侈品消费需求。一是
4、出国游玩本身在境外免税店的消费场景,回流离岛免税的较少;二是欧美高端奢侈品店因低价区、限量、地区发售等所产生的高端奢侈品消费,不受境内免税影响。从消费额角度看,2021年因疫情限制而回流国内的奢侈品消费近294亿欧元,按2021年末汇率7.22CNY/EUR计算约2125亿元,离岛免税市场规模较2019年增长约317亿元,剔除自然增长及离岛免税新政影响,实际因疫情限制而被迫回流离岛免税市场的份额或低于市场预期,出境游放松后再次流向境外市场的份额较1.2 机场免税分流有限从机场免税的消费场景来看,机场免税对离岛免税的分流有限。(1)机场免税高扣点低利润,折扣力度小于离岛免税店。机场免税店天然拥有
5、庞大的客流,但机场盈利方式相对单一,特许经营费用较高。机场免税店特许经营费用往往采用保底+抽成双模式,按高者计算,疫情前上海机场特许经营费用抽成比例超40%。而离岛免税店仅需缴纳实际销售费用的4%作为特许经营费用,导致市内免税店降价让利能力远强于机场免税店,价格竞争能力较强。(2)机场免税店受限于空间,以香化品类为主,少量精品为辅,品牌种类SKU远不及市内的离岛免税店。中免集团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2022年9月即将投入运营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预计建筑面积将达到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以免税为核心,有税零售、餐饮、娱乐、休闲、酒店等其他业务协同发展的旅游零售综合体。(3)现行的
6、机场免税店以出境免税店为主,游客在机场免税店购物只能随身携带,能购买的免税品非常有限。而离岛免税新政放开购物额度,允许免税品邮寄后,离岛游客无需在机场提货,可以没有顾虑的在10万元离岛免税额度内消费并直接邮寄到家。机场免税所购买的商品在入境时超过单次5000元免税额度的部分需缴税,亦限制了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综合来看,机场免税与离岛免税重叠的部分集中在香化品类的热门品牌商品,而消费场景的不同也明显弱化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预计出入境旅游限制放松后机场免税不会加剧离岛免税的竞争压力。1.3 代购竞争力或下降韩国免税品是离岛免税的主要竞争对手。疫情前韩国免税店主要对个人代购提供会员卡等返点优惠,返点
7、率约10%-15%o受萨德事件影响,2017年起中国赴韩游客已大幅下降,但个人代购的兴起拉动外国人在韩免税购物额快速恢复。新冠疫情爆发后,国际游客及传统的个人代购模式被国际出入境防疫要求限制。为保护旅游零售产业,韩国海关于2020年2月开始放松代购取货限制,2020年4月暂时允许韩国免税商转移未售出的进口货物所有权或将未售出的进口免税品在国际上出售与邮寄,大型企业代购逐渐取代个人代购成为韩国免税的主要消费者。2020年韩国人在韩免税购物人次达738.13万人次,而外国人在韩购物人次仅328.84万人次,但外国人免税购物额占当年韩国免税购物额的94.05%,大型代购成为韩国免税消费的主力。相较个
8、人代购,大型企业代购购买量更大,备货更集中,形成了较大的话语权,返点佣金率明显上升,在部分商品返点佣金最高可达50%o免税基础上的高额返点使得代购商品能够以低于免税价的价格进入国内市场,与离岛免税构成直接竞争,韩国免税品因此成为离岛免税的主要竞争对手。大额返点或难以持续。疫情前韩免代购以个人代购商为主,代购的返点并不会对公司盈利造成太大冲击,而大型企业代购在部分品牌的返佣率可达50%,大额返点或难以持续。以韩国免税规模排名第二的新罗免税店为例,2020年Q2至2021年Q2,新罗酒店集团旅游零售业务市内店整体佣金率分别为7.98%.16.11%.20.9%.25.21%、30.02%,疫情爆发
9、前韩国免税商佣金率受益于中国游客量回升而收紧,疫情爆发后韩免采取了较大幅度的返点佣金以吸引企业代购。但对大型代购的依赖导致韩免毛利率大幅下降,疫情爆发后新罗免税业务利润率为负数,海关新政放松企业代购限制后利润率仅个位数,亦不存在对韩国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长期来看高额返利难以持续,预计国际客流恢复后大额返利与免税品国际销售政策将结束。此外,跨境电商的网购便捷度模糊了其与品牌直营店的边界,代购免税商品的低价跨越了离岛/离境要求形成的免税价格体系,直接对品牌电商渠道形成冲击,将严重冲击品牌形象,料品牌商将对大额返点模式进行管制。政府加大代购整治力度。我国政府同样对代购行为加以限制。2018年通过的电商
10、法要求电子商务平台应要求平台内经营者提交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电子商务平台应按规定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身份信息,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发现限售禁售商品应当采取处置措施,向主管部门报告。2020年底,深圳海关对著名的深圳华强北明通化妆品市场进行缉查,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6亿的跨境电商平台走私进口香化品案。离岛免税品免征三税,对比其他商品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显著。根据我国现行税率,普通实物商品进口需缴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而个人携带、邮寄入境的商品则征收简并后的行邮税。以占免税销售比重较大的香化品为例,完税价格210元/毫升(克)或
11、完税价格215元/片(张)的高档化妆品的关税为5%,消费税为15%,增值税为13%,行邮税为50%,因此免税产品通常较一般进口及跨境电商有价格优势。预计韩国免税商返点率下调及韩国免税品国际贸易政策结束后离岛免税价格优势将逐渐凸显,吸引消费回流。1.3防疫政策放松带动客流反弹新冠疫情限制下,海南过夜游客数较疫情前仍有差距。从海南过夜游客数来看,除2020年下半年新冠疫情控制较好、旅游需求反弹较为激烈外,2021年至今海南过夜游客数相较疫情前仍有明显差距。21年底海南旅游旺季接待国内过夜游客数同比下降约25%,仅略好于淡季表现。从过夜游客数据来看,疫情限制下消费回流并未明显拉动原本的出境游需求转向
12、海南释放,甚至在散点疫情反复扰动下的客流量较疫情前仍有不小差距。疫情限制下消费回流海南不及预期的原因可能系海南整体旅游消费竞争力仍不足。以香港为例,疫情前香港过夜旅客数约占访港旅客总数的40%,除香港是国际重要中转枢纽外,大量游客专程前往香港购物消费。对比香港等购物商圈密集的旅游消费天堂,游客前往海南的核心为旅游而非购物,难以吸引目标消费者重复前往海南旅游消费。因此,我们认为疫情限制本身并未给海南带来明显的增量游客,消费回流主要在有税市场释放,而疫情受控旅游复苏后海南游客数恢复正常水平才能体现出自贸港建设与离岛免税新政为离岛免税带来的增量效应。防疫逐渐精准化,疫情受控旅游复苏正当时。2022年
13、来,较高的新冠疫苗接种量将整体免疫提升至较高水平,叠加新冠变种病毒病死率下降,我国防疫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正逐渐精准化。2022年3月卫健委发布试行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缩短隔离时间、降低出院标准;5月文旅部发文收窄跨省游“熔断”范围至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6月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缩短密接、入境隔离时间至7+3,随后工信部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避免层层加码影响出行。疫情受控后方能凸显离岛免税潜力。新政实施以来,离岛免税渗透率于2021年4月达到峰值的14.91%,较新政实施前峰值提高5.68个百分点。离岛免税客单价从新政前峰值的6123.57元增长至最高9
14、348.28元。从海南客流量来看,因为疫情转向海南释放的旅游需求较少,免税购物尚未成为游客选择海南旅游消费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比起疫情限制从而吸引消费回流,离岛免税长期竞争力来源于海南旅游环境与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客流,对比香港等自贸港的客流量叠加免税渗透率乘数扩大及客单价提升,离岛免税潜力巨大。2.如何看待未来的免税竞争态势2. 1中国市场重要性提升,政府或持续加大政策力度中国旅游零售市场重要性逐渐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达到5991亿元,而中国旅游零售市场约910亿元,其中,全球免税市场规模达3577亿元,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仅14%o新冠疫情限制下的消费回
15、流与离岛免税政策持续加码下,预计到2026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8亿元,而中国旅游零售市场规模达到4509亿元,其中全球免税市场规模7437亿元,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有望达到44.8%,成为重要的旅游零售市场。中国免税运营龙头中国中免销售额连续两年排名全球首位。免税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变化也印证了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提升。根据穆迪达维特报告显示,按旅游零售额计算的2021年免税运营商排名中,占据中国市场86%的中国中免以93.69亿欧元蝉联第一,而2015年中国中免旅游零售额仅11.6亿欧元,排名第十二。在新冠疫情限制下国际客流受限,叠加离岛免税新政加码,中国本土免税市场潜力凸显。
16、从免税的本质来看,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免税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消费。我们回溯免税的起源发现,各国免税业的兴起更多是为了留住游客消费而得到政府支持。当一国商品价格较低时,就会吸引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前往消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中国居民在境外消费结构中,购物占比约40%,交通餐饮住宿约39%,景区娱乐约占21%。若成功吸引游客前往,则购物税费收入的减少将获得交通住宿娱乐等其他60%消费增长的补偿。但国际间免税竞争的结果是让利于民,各国政府共同采用免税政策,居民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商品,但政府税收则相应降低。因此我们认为各国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吸引游客前往购物从而产生旅游消费,但各国均采用免税政策以抵御他国免税政策对本国旅游经济影响而重新形成均势,因此外国政府会给予本国免税行业一定扶持但力度较弱,并试图通过特许经营费用等方式弥补税收的减少。从政府态度来看,韩国、欧美等国家对免税零售态度与我国政府或有较大差异。全球机场免税龙头DUfry毛利率高达近60%,但息税前净利润长期在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