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五下船的研究4.增加船的载重量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造船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知道了把材料做成中空形状,可以增大体积,更容易漂浮在上。从本课开始,学生将根据真实船舶的需求进行设计制作,解决载重量、持续动力等技术问题。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从生活实际出发聚焦问题,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生活需求,引发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解决问题。然后利用三张大小相同的铝箔纸制作不同体积的船,测试它们的载重量,并总结出增加船的载重量有哪些方法。最后从“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体会船舱分格的作用。本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利用三张大小相同的铝箔纸,设计、制作
2、三艘不同体积的船,通过测试它们的载重量,最后交流讨论总结出: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用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学情分析】对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立方体的体积计算,但对体积的计算还不是很熟练,在面对展开图时尤为困难,所以我们可以把船的体积的计算放在铝箔船制作完成后,并且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而在铝箔船的制作过程中,船底的四条边以及船角处的折叠处理比较难,我们可以尺子、小木块等工具方便学生操作。在本课教学中,之所以让学生设计制作的船模是方形的,一方面是便于计算体积大小,另一方面方形船
3、模实际指向的是船舱的雏形,可以为本课后半部分研讨船舱结构做铺垫。【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设计、制作并测试不同体积的铝箔船,认识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科学思维:能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出不同底面积的船,并计算各船的体积;能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归纳出提高船载重量的方法。探究实践: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体积的铝箔船,并对各船进行载重量测试;能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量数据展开交流研讨。态度责任:乐于对铝箔船载重量实验进行探究;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认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
4、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设计、制作并测试不同体积的铝箔船,认识船的载重量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难点:设计出不同底面积的船,计算各船的体积,并分析归纳出提高船载重量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3.船舱分割结构、弹珠。小组:1.每组提供三张12X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垫圈、水槽、木块(可以不要)、刻度尺(学生自备)、毛巾(吸水用);2.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1 .回顾:上节课,我们尝试了把铝箔纸做成小船浮在水面上,怎样才能让一艘铝箔船装载更多的货物?2 .揭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
5、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设计意图】从上节课铝箔船的制作入手,结合教科书中货船图片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加船载重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前认知,激发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二、设计制作铝箔船(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课件、铝箔纸、微视频、尺子、小木块、记录单1.设计三艘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预设4分钟)(1)提问: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你觉得制作怎样的船只载重量会更大?(预设:底面积大一点;体积大一点;船高一点的)(2)出示铝箔纸,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3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纸,让我们设计3艘大小不同的铝箔船,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3)学生交流各自的想
6、法,教师可适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问题1:为了最大程度利用这张铝箔纸,我们怎样设计比较合适?问题2:如果用12CmXl2厘米的铝箔纸制作一艘船舷高度为2厘米的,那这只船的底面边长为多少?底面积为多少?体积为多少?【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虽有设计小船的经历,但是按尺寸设计,对学生来说仍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设计底面为方形的船,并进行整数的取值计算。2.制作铝箔船并计算体积(预设8分钟)(1)如何在铝箔纸绘制设计图?先确定船弦高,再确定船底边长,最后画虚线。(2)(播放”制作铝箔船”微视频)以其中一个尺寸的船为例,指导学生在铝箔纸上确定船的船舷的高度和底面边长、绘制设计图并制作铝箔船。(
7、3)学生绘制设计图并制作铝箔船,教师巡视指导。(预设:5分钟)(4)制作完成后,出示体积计算公式:体积二底面积X高,指导学生计算3艘铝箔船的底面积和体积。【设计意图】在铝箔纸上绘制设计图,以及铝箔船折角处的折叠处理比较难,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尺子、小木块等工具方便学生操作。并借助微视频演示,给学生最直观的制作方法,提高制作效率。三、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课件、微视频、铝箔船、垫圈、毛巾、记录单1.提问:我们该如何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测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测试方法与注意事项。2 .出示要求:测试前的准备:小组内做好分工;选择合适的测试“货物”。测试时的注意:轻拿轻放;
8、摆放平衡;至少测3次。测试后的记录:最后一个“货物”不计数。3 .(播放“测试铝箔船载重量”视频)指导学生测试铝箔船载重量。4 .学生活动,测试3艘铝箔船的载重量,并记录。(预设12分钟)5 .各小组汇报测试结果,汇总全班数据。【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讨,教师可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中,并进行载重量排序。直观呈现数据,从数据中总结出规律,达成共识。四、交流我们的发现(预设:8分钟)材料:课件、班级记录单1 .根据全班同学的测试数据展开讨论分析:你们认为船的载重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研讨中可以适时追问:船舷高度、船底面积、货物摆放位置等因素对船的载重量有什么影响?2 .总结:船的载重量
9、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用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3 .如果对船进行改造,如何增加船的载重量?【设计意图】通过追问其他因素对船载重量的影响,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内容,综合分析相关因素,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畅谈自己的发现、思考以及新的疑问,以期引发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探索。4 、拓展:船舱分格的作用(预设:3分钟)材料:课件、微视频1 .我们刚才用螺母或垫圈测试时,要摆放得很均匀才能防止铝箔船侧翻,如果用弹珠作为重物测试载重量时,要怎样才能保证船只平衡呢?在学生交流自己想法后,教师播放“船舱分格效果”微
10、视频,对比船舱分格前后的载重量测试效果,课后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改装船舱,体验船舱分格的作用。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于船只上货物的摆放和乘客落座的安排上,你有什么建议?(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船舱分格的作用,体会不断改进船只的必要性。通过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2.4增加船的载重量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体积=底面积X高【疑难解答】在设计三艘不同尺寸的铝箔船时,如果有学生提出设计一艘船舷高度为1厘米,船底边长为10厘米的船,要不要采纳?如果出现体积最大的载重量反而不是最大,该如何处理数据?教材中给我们提供设计的方案是8X8X26X6X3以及4X4
11、X4的三艘船,在这三艘船中,底面积最大和体积最大实际上是同一艘船,再加一艘IoXIOXl的船后,这样底面积最大和体积最大就是两艘的船,更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结论。但由于铝箔船较薄,放上重物后极易变形,可能会出现出现IOXlOXl(体积为100)的载重量反而最大,或者出现IOXlOXl(体积为100)的载重量比8X8X2(体积为128)小,但比6X6X3(体积为108)的载重量大。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稍微厚一点的铝箔纸,选用垫圈作为“货物”,减少铝箔船变形的可能。在测试前的指导上,一定要到位,强调轻拿轻放,摆放均匀。测试后,一定要将所有学生的数据汇总,用大数据来说明。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来分析为什么有些小组体积最大的船,载重量却不是最大的,认识到船的材料、结构和货物摆放的位置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