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利局农田水利改革创新工作经验交流典型发言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水利局农田水利改革创新工作经验交流典型发言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某县水利局农田水利改革创新工作经验交流典型发言材料根据培训班安排,XX发言的题目是:产权制度改革“破冰”,盘活水利资产“增效”,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第一方面,基本概况一、综合优势明显XX县位于XX北部,地处长三角腹地。区域总面积936平方公里,“五山一水四分田”,现辖8个镇、4个街道,户籍人口44.1万014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排名36位。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2亿元;财政总收入8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5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42元。二、水利基础强实。县域耕地面积36.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29万亩
2、。现有珏区68处,珏区面积85.14万亩;拥有泵站、水库、山塘、水闸等水利工程2357座;外围堤防1123公里。布局合理、配套俱全,旱能灌、涝能排。第二方面,改革背景一、浓厚的改革氛围。1、改革开放思潮的诞生地。1984、2014、2016年三次“莫干山会议”(全国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开创性事件,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论剑”之地。2、当今改革试验的实践地。2014年以来,65项省级及以上(国家级21项、省级44项)重要改革试点在XX落地生根,为XX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经验借鉴,成为新时代综合改革的实践地。拓展水利领域改革,势在必行。今年,11月19-21日,
3、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在XX召开,地理信息更是现代水利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二、国家的改革试点。2014年经申报筛选,2015年1月,XX县被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列为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100个试点县之一,承担试点改革,任务所需。三、现实的管理“短板”。随着农村城镇化、乡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形成。1、服务对象发生变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农村居民就业非农化、居住社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居民对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发生重大变化;2、建设主体发生变化。农村居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直接需求
4、发生变化;3、经费保障发生变化。农村居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动承担管理责任的自觉性发生变化。助力乡村振兴,水利之要。第三方面,改革举措一、开展产权界定,维护合法权益1、现状调查,厘清设施建设主体。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调查和平面图、受益区位图勘测等工作,全面掌握设施布局、建造年代、投资结构、设施设备规格数量、管理模式等情况Q2、产权界定,厘清设施投资结构。根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调查资料,遵循产权界定原则,明晰投资主体,界定产权关系,实行产权公示,维护合法权益。3、重置估价,厘清设施资产价值。采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置估价办法,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形成水利设施资产重
5、置价值。二、实行产权移交,落实产权归属1、产权移交,核发设施权证。将各级财政投资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产权移交。由产权主体申请、镇级政府审核、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县级政府颁证。实行“一设施一权证”制度,确立“合法身份”。2、资产移交,规范资产管理。将重置价值后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产价值移交给确权后的产权主体,推行会计核算制度,规范设施资产管理。3、管护移交,落实责任主体。按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谁拥有、谁使用、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落实运行管理责任主体。三、激活多项潜能,释放改革红利1、放活经营盘活资产,赋予设施经营权。一是建立产权交易平台Q设立县、镇(街道)两级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实行
6、“一站式”服务,规范流转交易行为;二是放活设施经营管理。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放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管理,发挥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三是保障合法经营权益。进入县镇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流转交易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由县级政府核发经营权流转证,既是经营者抵押贷款的有效凭证,又是经营者维权的合法依据。2、经营资产股权量化,赋予股份收益权。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性资产股权量化,赋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份权和收益权。3、两项权能抵押融资,赋予资产质押权。创新农田水利设施“两权”(所有权、经营权)抵押融资机制,盘活水利设施存量资产,发挥多重效益。四、强化经费保障,落实管理机制1、
7、统筹专项资金,落实经费保障。按照“三个一点”的统筹方式(县财政70%、镇(街道)20%、设施所有权人10%),每年统筹长效管理专项资金,落实管护经费长效保障机制。2、推行标化管理,落实管理责任。落实省政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形象面貌人文化、景观化;运行管理程序化、规范化;监督管理制度化、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全面开展了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Q3、绩效奖补挂钩,落实考核措施。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绩效考核与奖补资金挂钩机制,严格管理成果考核,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效益最大化。第四方面,改革成效与体会一、实现三大突破,释放更多红利以发“两证”、建“一市”、活“两权”为核心,构建新型产权制度。
8、(发“两证”: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和经营权流转证;建“一市”: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活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抵押融资)。1、产权归属突破,“虚权”变“实权”。全县颁发所有权证2274本,实现了“一设施一权证”全覆盖;移交重置价值资产8.35亿元,推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会计核算制度。2、运行效益突破,“死产”变“活权”。一是量化经营资产股权,赋予产权主体股份权和收益权;二是创新“两权”抵押融资机制,赋予产权主体“两权”抵押权能;三是规范流转交易,确立经营者合法地位,全县核发经营权流转证29本。3、设施价值突破,“活权”变“活钱”。一是股权量化。全县量化股权4.96亿元,28万股民人均新增股权1786
9、元。二是抵押融资。全县实现所有权抵押融资2单,银行贷款3.402亿元;水利资产证券化1单,银行融资4.5亿元。三是放活经营。全县实现经营权入市交易29宗、交易额7600万元。实现“三大突破”,促进了水利发展由“重建轻管”向“重建强管”的有效转型。一是经费保障长效化。每年统筹管护资金1800万元,落实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二是管理模式专业化。推行市场化、物业化“管用分离”模式,全面实行专业化管理;三是管理手段标准化Q县域水利工程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全覆盖,并通过了省级示范县考核验收,列全省20个示范县之首。二、试点改革经验,引起各界共鸣1、改革做法,多层次组织推广。XX试点改革做法,分别被水利部水利简报
10、刊登和省水利厅发文推广;2016年,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改革培训班(南方片)在XX举行,并作典型交流;省市水利改革发展现场会多次在XX召开,并作典型交流。2、改革成果,多层面高度评价。朱从玖、孙景淼副省长,杨六顺、施根宝副市长等多层面作了多次重要批示;2016年,荣获“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榜首;2017年,被评为省改革特色创新工作,荣获省第21届水利“大禹杯”竞赛金杯奖等荣誉。3、改革举措,多媒体密切关注。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水利报、XX日报等主要报刊多篇幅报道;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大量转载,各类信息报道400余篇(次)。三、制度体系保障,促进改革推进三年来,县政府印发了近20个制度性措施和改革方案文件,力度从前未有,保障了试点改革顺利推进,促进了改革工作合法合规。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培训班各位领导、专家的讲话和水利同行介绍的先进经验为新的动力,着力做好“提质扩面增效”文章,以水利力量、水利智慧,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