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燃烧的秘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课:燃烧的秘密(教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二课燃烧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物体燃烧后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2 .能说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3 .能说出预防烧烫伤的方法。科学探究1 .能从物体燃烧后构成物体的物质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提出探究性问题。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有关物体燃烧时发生变化的信息。3 .能用记录表等形式记录整理实验现象,表述物体燃烧的实验结果。4 .能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物体燃烧后有新物质生成的结论。5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物体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6 .能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依据作出判断。7 .能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物体燃烧的实
2、验。8 .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愿意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9 .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报警电话。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灭火工具的发展,有力地减少了火灾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教师准备棉纱布、木片、纸片、锻子、金属盒、烧杯、蜡烛、细铁丝、石灰水等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预防烧烫伤的资料,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等(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人类利用燃烧的历史由来已久,燃烧对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示教材中的三幅图片)比较三种取火的燃料、工具和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木柴、煤、天然气等物体燃烧后发生变化了吗?2.提问:物体在燃烧时发生
3、了什么变化?(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1 .观察物体的燃烧。掌握方法。讲述:分别点燃纸片、木片和棉纱布。观察这几种物体燃烧时的现象,燃烧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注意安全,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意燃烧;运用多种感官,认真观察现象,如:火焰颜色、手的感觉、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和原来的区别等;认真完成实验记录。(2)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教师巡视指导。(3)得出结论。汇报: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燃烧时会发光、放热,闻到特殊气味,物体燃烧后有灰烬产生。)讨论:物体燃烧前后有什么不同?燃烧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小结:物体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构成物体的
4、物质发生了改变。2 .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1)提出问题。提问: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新物质?掌握方法。出示实验方法:A.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焰上方,大约15秒钟,观察烧杯内壁产生什么现象。B.往烧杯中加入10毫升澄清石灰水,将蜡烛点燃,放入烧杯中,5秒后盖上盖子,等蜡烛自然熄灭后从瓶中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提示注意事项:A.点燃蜡烛时要注意安全B.如果现象不明显就找找原因,再做一次。(3)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教师巡视指导。得出结论。汇报:说一说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澄清
5、石灰水变浑浊。)讨论: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什么?蜡烛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又说明了什么?引导:什么物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做个实验。(教师用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蜡烛燃烧后有什么物质生成?小结: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他1.引导:物体燃烧能够发光、发热,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是燃烧引起的火灾或高温液体、蒸汽等也会给我们带来烧烫伤的危害。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烧烫伤呢?课前我们搜集了一些关于预防烧烫伤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上的案例对资料进行阅读和整理。2 .阅读:学生在小组内阅读整理资料。3 .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补充与评价。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页中。4 .总结: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提高防范的意识,远离明火以及高温物体、液体,规范使用电器等,就可以有效减少烧烫伤事件的发生。如果身边发生烧烫伤事件时,不要慌张,根据情况先报警,然后按照五步法进行急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烧烫伤带来的伤害。5.评价:教师对小组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