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器公司的计量管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器公司的计量管理规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计量管理制度枣阳市兴四方衡器有限企业2002年04月01日公布2002年04月10日实行“计量管理制度”公布告知为使我司的计量管理工作能满足我司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使我司质量管理工作走上正规化的道路,使质量管理工作愈加科学化、正规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规范的规定,制定了本“计量管理制度,本“计量管理制度”的实行,是为了保证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计量一直保持精确的状态,从而为保证和提高我司的)产品计量水平、并使我司的产品计量精确性保持在同行业日勺前列,提高我司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本“计量管理制度”是我司计量管理工作的准则,现
2、正式同意公布,各部门应严格贯彻执行。授权企业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计量管理制度,在贯彻实行中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总经理:计量管理制度目录1. 企业计量管理实行细则2. 计量器具流转管理制度3. 周期检定制度4. 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5. 计量原则器使用维护制度6. 计量原始记录记录报表、证书标志管理制度7. 计量试验室制度8. 岗位责任制9. 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和奖惩制度10. 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11. 降级、报废赔偿制度一、企业计量管理实行细则1、为了加强企业的计量器具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度的统一和计量值的精确可靠,有助于企业生产销售和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
3、效益,减少消耗,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特制定实行措施。2、企业下设技术质量部,由企业分管副总领导。企业计量工作由技术质量部管理,配置对应计量人员,实行分片负责的原则来开展时。3、本企业内,建立计量最高原则。进行计量检定,修理和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企业计量管理制度。4、企业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5、宣传实行贯彻国家计量法令、法规、方针和政策。二、计量器具流转管理制度1、根据产品构造调整和生产的需求,使用部门向技术质量部提供技术参数或规定,技术质量部协助选择(或推荐)计量器具的型号、规格、精度等级;必要时,填报计量器具配置审批表,报请主管领导同意。
4、2、计量器具须有专人采购,未经计量审核而采购的计量器具,技术质量部有权拒绝验收入库。3、计量器具必须经检定验证合格,方可入库,财务部门准予报销。4、经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在专业检定人员处登记,建账建卡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5、凡在用计量器具由专人保管使用,使用者因工作调动,计量器具必须退回技术质量部。三、周期检定制度周期检定是保证计量器具量值精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周期检定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制度。1、原则器具应根据检定规程所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2、各类自检的计量器具,应根据使用状况、使用环境、状况等制定周期。3、计量原则器受检后,上级计量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应妥善保管,并在计量原则履历书上作好记
5、录。4、经检定合格日勺计量器具应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其明显部位贴上“合格”或“准用”字样的标签,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进行修理,不能再修理的,应办理“报废手续并贴上“报废”字样的标签。5、计量原则应严格执行检定周期,杜绝超周期使用,使用配置计量器具者应及时送检,计量人员及时做出检定,凡发生计量原则的超周期使用,应追查责任,严厉处理。6、根据企业的详细状况,对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作如下规定:(1)、最高计量原则器及配套设备按规程规定送检,一般每年送检一次;(2)、各类通用原则器,工作计量器具检定周期;(3)、常用日勺、生产用日勺计量器具一般六个月检定一次。7、技术质量部根据周检登记,告知有关部门及时送
6、检。8、特殊工作条件环境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应进行巡检,一种月不少于一次,如发现疑问立即进行修检。9、计量部门负责人对在用计量器具每月作不少于一次的抽检,抽检数量应不低于各类仪器总数的10%。四、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1、计量器具应专人保管使用。2、对时使用、维护计量器具,规定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前应观测计量器具与否符合规定。如有疑问,及时送检。对应计量人员及时进行检定。3、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如发现失效、失准等问题,应停止使用,告知或送技术质量部,由计量人员及时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五、计量原则器使用维护制度1、计量原则器及配套设备从购进之日起,由保管人员鉴定验收记录,重要附件必须填写清晰,并统
7、一登记、造册、编号。2、企业建立的计量原则,必须向市原则计量局申请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3、计量原则器及配套设备,均由各专业负责人维护保管,并建立技术档案,人员变更时,要办好交接手续。4、计量原则器属强制检定日勺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规定送检,超周期或不合格的计量原则器不得使用。5、计量原则器修理调整后,必须将有关状况填入计量原则装置履历书对应栏目内。6、计量原则器要放在清洁、防潮、防震、防腐的环境中,不得随意外借或挪作他用。7、每套计量原则必须编制对的规范日勺量值传递系统图和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原则器检定期,必须严格按照使用阐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六、计量原始记录记录报表、证书标志管理制度1、检定
8、人员应做好检定日勺原始记录,以备查考。2、原始记录应完整对的,清晰无疑,负责人签字。3、标志中的仪器编号,检定日期,有效期及检定人员四大项都必须填写清晰,缺一不可。4、各类检定记录、检定证书由检定人员分类妥善保留,检定记录档案至少保留二年以上。七、计量试验室制度1、恒温室内不准吸烟,不放与工作无关的东西,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2、保持恒温室清洁卫生,每日下班前半小时搞好室内卫生。3、外来人员未经同意不得私自进入恒温室,如有工作联络,应经部门领导同意后方能进入。4、保证恒温室的温度,湿度符合规定。5、待检计量器具与检毕计量器具要分开整洁地放置,检修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处理收放好工具。6、所有计量原
9、则器及其配套设备均在有效期内,保持整洁清洁。7、离开计量室,应关闭仪器,切断电源。八、岗位责任制为明确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范围,贯彻责任,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公正、精确、可靠,特制定本制度。(一)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计量负责人在分管副总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和条例,理解计量检定和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业务技术状况。3、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工作量进行统一调配,并对本部门检定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审核、检查。4、负责对本部门仪器设备、原则器的管理和使用,技术资料的归档及工作进度,室内外卫生,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检定(修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10、1、检定修理人员应按专业分工负责专业的量值传递,计量测试和检修。2、检定人员对所从事的检定项目、出具的数据负责。3、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理论,掌握计量检定和修理操作技能,并持有从事该项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员证。4、认真执行周期检定制度,保证本室计量器具的量值精确。5、严格按检定规程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按质按期完毕检定(修理)工作,不得私自减少检定项目和变化检查措施。6、严厉认真地做好检定测试原始记录,及时完毕检定证书及其他表格的填写,做到数据对时无误,字迹清晰,书写端正。7、做好计量器具尤其是计量原则器的平常保养及周期保养,使仪器一直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8、负责仪器、设备、原则器、资料、另备件日勺使
11、用和管理工作。9、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汇报,妥善处理。10、定期作好室内外及环境卫生、安全工作。对违反上述规定,导致事故者,当事人应认真写出书面检查,领导根据其认错态度作出处理意见。九、计量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和奖惩制度1、为了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要进行有计划的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质量。2、凡参与计量检定人员学习班、培训班,必须成绩合格后可报销考核、培训费用,否则不予报销。3、企业将为计量人员日勺培训考核提供经费,登记立案。4、计量人员进入计量室后,二年内必须获得计量合格证,否则调离其岗位。5、计量人员必须持证,无证者无权进行检定工作。6、因人为日勺检定(修理)所发生日勺错
12、误,给企业导致损失,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处理。十、档案、技术资料使用保管制度为了加强仪器、计量原则器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计量检定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档案遗失等事故的J发生,特制定本制度。1、凡新增日勺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日勺申报、审批、安装验收检定记录证书、阐明书及随机文献应立册为档。2、所有计量器具日勺汇总资料。3、归档技术文献,纸质优良,字迹工整,图像清晰,装订整洁,标题明确,目录详细,以利长期保留。4、技术档案和资料应根据完整明确、系统的规定,合理立卷;寄存处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5、各类仪器、计量原则器的资料应由专人保管,并建立目录及编号。做到帐、卡、物、证一致,精确无
13、误。6、国家和地方、部门颁发日勺多种仪器、原则器检定规程,技术条件应归档,各类进口仪器的原始文献及中文译文应归档;仪器原则器的履历书,使用纪录,维修记载应归档。7、他人需借阅档案时须经保管人同意并办理借阅手续,阅后完整偿还。8、多种技术档案,保管期为该仪器、原则器报废后一般三年为上。十一、降级、报废赔偿制度1、对不能修理复原的计量器具由计量人员验证,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技质部同意后,才能作报废处理。2、在用的计量器具,其性能达不到规定aJ,可降级使用,但只能发给“准用证”。3、凡办理报废手续的计量器具,由计量人员封存,隔离处理。4、因违章操作,导致计量器具发生故障,失准、损坏等事故者,应立即停机,告知计量室,并填写设备故障登记表,由技术质量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分析找出原因,追查责任,酌情赔款。5、计量器具在使用过程中若有丢失或损坏,应追查责任,酌情赔偿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