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155228_5dBZ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0117155228_5dBZM.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滥用Al合成照片损伤慈善事业的整体公信力近日,成都某慈善组织在众筹募捐时,被曝页面疑似使用AI合成图片被质疑诈捐,引发争议。一、基本情况真实性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线。这一行业极为特殊一一能量强大,但又分外“脆弱”,在“真实”二字上容不得丝毫瑕疵,其公信力需要点滴呵护。在技术手段高速发展的今天,真相愈发难以接近,更难以甄别。去年以来,社交媒体平台上屡次曝出利用摆拍视频博取同情、募集善款的欺诈事件。这些事件一次次引发舆论反转,虽然相关当事人均已受到平台处置,但经历多次“狼来了”,公众的善心被反复恶意套现,故而越来越多的网民不敢再轻信慈善信息、悲情故事。甚至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因为科技手段
2、的升级,因为虚构门槛的降低,正在逐渐淡化。公益组织应该以诚信为本,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尤其在公益领域,透明度和真实性是公众信任的基石,一旦失去,重建信任将非常困难。二、相关问题一是容易引发公众质疑。慈善机构应该关注怎样将善款用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手中,而不是搞一些“花样繁多”的操作来募捐,加上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使得公众难免对该项募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如,支付宝公益平台“助力山娃娃放飞梦想”公益项目筹款页面展示的是一张女生图片,但项目实际被资助人都为男生。网友质疑:“如果捐助人没有点开详情的话,是不是就会被骗?”。此外,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线的另一个筹款项目“用爱伴你成长”,也受到网友
3、类似质疑:展示图片为女生,介绍的却是受助男生情况,项目为受助学生筹集高额学杂费生活费,疑似存在过度帮扶情况。对网友提出的疑似过度帮扶的情况,机构回应称,是工作人员在撰写项目文案过程中表述错位,描述称该生“学杂生活费约三万,有一万缺口”,因此造成误解。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平台及机构对项目“审核不严”,上线项目“流程不正规”,甚至认为受助对象“无中生有二是或使捐赠半路夭折。募捐者一旦发现受助人信息虚假会停止捐赠,甚至要求退还所捐财物,会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如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其家人发起100万元的筹款。然而网友发现,吴家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但在众筹时还勾选了贫困户标签
4、。而默默无闻的博主“墨茶”去世,留下了集体意难平的回响。父母弃养、身患重病、按片买药,最后饿死在出租屋里。又如,广东省佛山市女婴洛洛重症住院,家人称无力承担医药费,在平台发动筹款,筹到10万元善款。在洛洛不幸去世后一个月,她的父母却在朋友圈晒出了旅游、吃喝的图片,网友质疑善款被挪为他用。再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位母亲在慈善平台筹得善款25万元救女儿,却被人揭露家中有多套房产、开奥迪车、经营餐馆。三是对公信力产生反噬。当人们看到AI生产的文章、照片、视频,都会本能地产生不真实、甚至“被骗”的感觉。此时应用AI技术来提升慈善事业的效率,无疑会对公信力产生反噬作用。如成都爱益行公益服务中心使用A
5、I合成照片进行众筹募捐,店铺客服人员回应称,使用合成照片是为了保护受捐者隐私,是老人和老人子女提出来的要求,除照片是AI合成,其他都是真实的。又如南方都市记者从网络上随机下载了一张“恶性肿瘤确诊单”,以患者妹妹的名义在轻松筹平台发起筹款。个人需填写目标金额、疾病名称等四类信息,而患者本人信息只需在患者证件类型处选择“其他”,并随意输入几个数字即可。若目标金额低于50万元则无需上传医疗花费证明。平台会根据筹款目的自动生成“推荐标题”与“求助说明”。此外,轻松筹客服如果筹款金额超过1万元,可以联系他将筹款项目“送上首页”,获得更多曝光。首页项目还能收到平台方的几千元“补贴”,通过私人银行卡即可提现,使得公众对募捐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三、基层建议一是需要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督。相关部门要及时核查慈善机构发布的募捐信息,一旦发现虚假信息要及时纠正,并视情给予行政处罚,让其利益受损,承担相应责任。二是加大虚假举报力度。对于提供违法线索、证据,帮助查处违规案件的举报市民给予一定奖励,提升其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