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寡妇”称谓之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寡妇”称谓之阐释.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男真a称谓之)瓣1 “男寡妇”称谓现象秦腔戏里的一个名段,叫作男寡妇上坟,广泛流传于陕西、甘肃陇东地区(眉户戏里也有男寡妇上坟)。书面上有写作“男鳏夫上坟”的,但口音中“鳏”还是读“寡”音。全折戏分为十二个部分,从正月起每月一个部分。以其中一段歌词为例:贤妻把病染,卧倒在床前。每日做饭把药煎,谁知你能撇下了我上了西天。贤妻呀把命断,唉咿呀哎一家人泪涟涟。儿和女哭他娘,放声喊,哭倒在妻坟园。1青海民歌也有男寡妇上坟,歌词为:三月里到了者清明,家家户户上新坟。光棍汉也把新坟上,我给我的贤妻送纸衣。左手拿着茶罐子,右手里拿的钱纸张。这些纸没卡码来在了坟园前。2甘肃文县小调有男寡妇,歌词为:三月(家)
2、里来正清(的)明(呀),有儿有女早上坟;人家上坟双手对(吆晌),我的妻哎,男(啊)上坟(你就)不如人。3301陕西长武县、永寿县都有小调男寡妇上坟,4750-752安徽寿县也有小调男女寡妇上坟5530-53(1歌词略)。甘肃文县既有“男寡妇”,也有“女寡妇”的唱词;静宁县有“男寡妇”而未见“女寡妇”的唱词;泾川县有“女寡妇”而未见“男寡妇”的唱词。诸如此类,“寡妇”可称“男寡妇”,也可称“女寡妇”,或男女,寡妇”对举,一般都用于哭坟的场合。笔者在拜读宁夏林涛先生的中亚回族陕西话研究时发现,远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人也有将“男寡妇、女寡妇”对举使用的情况,在该著第五章之九“称谓、人品”
3、中列出了“寡妇”词条,紧接着列了“男寡妇、女寡妇”两个词条,形成了上下位关系。6145林涛先生在另一著作东干文一汉文转写翻译述要之第八章“东干语词语例释”中还就“寡妇”一词解释说:东干语中“寡妇”一词为失偶之人的通称,所以有“男寡妇”和“女寡妇”的称谓。7145这与陕西、甘肃地方戏曲中“男寡妇”“女寡妇”称谓有着明显的对应性,是境外汉语方言中迄今还保存着“男、女寡妇”称谓的鲜活例证。寡,可指称男女双方,称男方的,如武汉的“寡汉条”,广州的“寡公、寡佬”,成都的“寡公子”等;称女方的一般都是“寡妇”,指死了丈夫的女人。书面语中,与“寡妇”相对的词是“鳏夫”。“鳏”本指鱼,因“其性独行,故曰鳏”,
4、(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飕鱼)故“鳏夫”常用以指无妻或丧妻的人。书尧典中有“有鳏在下,曰虞舜”。孔传:“无妻日鳏。事实上,“鳏夫”在书面语中才用,在口语层面,大概各种方言都不说。2 “男寡妇”称谓的成因关于“男寡妇”“女寡妇”的说法,笔者向各地的很多人电话或邮件咨询过,大致都说在方言口语中极少见,多在小戏或小曲中听到过。那么,“男寡妇”是何以得名并一宣传承下来的?我们知道,所有的称谓词,或称呼语,都有一定的民俗文化背景。秦腔、眉户戏、民歌、小调中的男寡妇上坟或男寡妇,主人公自称“男寡妇”或“寡妇”,核心是要表达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儿既当爹又当娘,自身处境凄凉无比,孩儿苦难又非同一般的况味,烘托了摧人肺
5、腑的哀情。在传统的乡村,女性的受尊重度要低于男性,男人自称“男寡妇”或“寡妇”,充分展示了活成“人下人”的无奈悲情。另外,“男寡好的核心还是“寡妇”,在这个词根前加“男”,表达男性的性别、寡妇的处境。抑或先拿“寡妇”作比喻,进而拿“寡妇”直接指称自身。这种称谓除了自称外,他称极其少见,一般在骂架的时候为了将一个男人损到极致才会出现,等同于“詈词”。“男寡妇”的成词有似甘肃临洪话中“铜铁勺”“皮草鞋”“热凉粉”之类,其中“皮草鞋”“热凉粉”中的“草”和“凉”虽然具有语素义,但已弱化,而铜铁勺”中的“铁”已连语素义都不具备了。这些语词中“铁勺、草鞋、凉粉”无疑先凝固成一个“词语素”,表示“勺、鞋、
6、粉”等物品中的一种类型,再与表示质料或性状的“铜、皮、热”等“词语素”复合,构成了“铜铁勺”等新词。这些语词中“铁勺、草鞋、凉粉”的内涵义缩小了,外延义却扩大了。在“男寡妇”一词中,“妇”的语素义已弱化到几近消失,“寡妇变成苦命人”的一种类型或一个符号,因而在其前可以再加上区别词“男、女”,形成语言中的“异性同称”现象。关于方言中的异性同称现象,已有一些学者关注过。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先生在方言中异性同称现象与民俗文化背景一文中说:“汉语方言中有一种异性同称的现象,如姊妹往往可以包括男性的兄弟在内,姊妹同时指称同辈份的女性和男性。这在官话和非官话中分布都很广泛。不仅将用于女性的称谓
7、同时称呼男性的情况普遍,把通常用于男性的称谓来称呼女性也不少见。这种异性同称的现象其实在汉语里古来有之,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里也时有所见。”8比照这种异性同称现象,我们认为“寡妇”中包含男性,从而称作“男寡妇”也就不奇怪了。“男寡妇”一词为何能够传承至今呢?我们认为:因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唱词都是口语化很强的句子,采用的都是日常使用的词语,被“曲套子”“装”进去以后,逐渐变成一种固定的歌词,随着共时传播和历时承传,在特定的语境中被保存下来,人们习以为常,就不太关注“男寡妇”的具体内涵了。从东干语中也有“男寡妇”“女寡妇”对举的说法来看,“男寡妇”形成应该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因为东干人是19世纪70年代中期从陕西、甘肃经过新疆迁往沙俄境内的,距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东干话中“男、女寡妇”在口语、歌谣中都沿用,说明其使用场合较今天的陕西、甘肃等省份还要广。无论从方言学还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