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韩魏公祠堂记碑》蔡襄书辨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韩魏公祠堂记碑》蔡襄书辨疑.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d晾帽眈洞三己碑缠棚廉北京韩魏公祠堂记(以下简称祠堂记)是北宋司马光为韩琦祠堂而撰。全文叙述了韩琦在任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期间爱民如子,因此得魏人爱戴,在韩琦死后人们自发为之立祠堂祭祀之事。该碑宋代曾经刻石三地,其一刻于魏都大名,其二刻于相州(今安阳),其三刻于当涂。刻于魏都者未见相关讨论1。刻于相州之碑笔者曾多次实地考察,今存于安阳韩魏公祠,附于昼锦堂记碑阴。碑上部分完好,下部分漫演,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收录其拓片。刻于当涂者见当涂县志与安徽通志稿录文,所录内容与相州刻石所据文本相同,只是碑型大小不同。安阳碑形体更巨大,金石萃编描述:碑高一丈四寸五分,广四尺九寸。二十行,
2、行四十八字。2而当涂碑则小很多,鲁式谷的描述是:高六尺,广三尺二寸。正书。计十五行,行四十字。安徽通志稿记录为:碑上截高五尺五寸,广三尺。十五行,行四十字。J这与鲁式谷描述稍有出入,应是测量的方式、位置不同所致。当涂县志说:安阳碑高一丈四寸五分,今碑高仅六尺。想重刻时未得巨石,故截原拓下方,连同题衔分刻于碑阴。故觉碑文割裂耳。此两地石碑从其署衔相同看应该出于一位书家之手。但关于作者却有两种说法,一说出于蔡襄,二说出于韩缜。蔡褰、韩缜皆是名家。韩缜于哲宗初年为相,而蔡襄被誉为书法大家,因此该碑的书丹者究竟为谁,值得深入讨论。祠堂记蔡襄书辨疑祠堂记为蔡襄书的观点在文献中流传较广,毕沅中州金石记录韩
3、魏公祠堂记目云:元丰七年六月立,司马光撰,蔡襄正书。在昼锦堂记碑阴。碑下半漫灭,缺书人名。以字体,知为蔡襄笔也。琦庙在昼锦坊。3孙星衍说:韩魏公祠堂记司马光撰,蔡襄正书,元丰七年六月。在昼锦堂记之阴。4叶昌炽说:蔡襄书韩魏公祠堂记,安阳一本,元丰七年刻于昼锦堂记之阴,当涂亦有一本,年月皆同。惟缺撰书人名耳。5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也标目f蔡襄正书6。金石萃编引毕沅中州金石记语,又引元人高书训韩魏王新庙碑云欧阳、司马二公之记,蔡端明之字,光焰万丈,照映千古J,将蔡襄与司马光并举,是亦主张书丹者为蔡襄。毕沅、孙星衍、王昶、叶昌炽等皆金石名家,似乎所持观点当视为定论,其实
4、,祠堂记确非蔡襄书丹,从生卒时口及碑刻结衔等多方面文献可证。首先,元丰七年(一。八四)六月丙戌是祠堂记的创作时间。即可见蔡襄不可能是祠堂记的书丹人。蔡襄卒年在北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及宋史本传记载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J7,而司马光祠堂记成稿于元丰七年(一。八四),这在司马光文中明确交代,存碑与司马光传家集记载一致。又祠堂记文内有一时间线索也清晰地印证这个时间。祠堂记从魏都人为韩琦立祠堂说起,魏人思公而不得见,相与立祠后二年,公薨于相州。韩琦卒于熙宁七年(一。七四),公薨后九年,魏人以状抵西京,俾光为记,将刻于石故不敢辞时元丰七年六月丙戌,流水司马光记
5、。即是说,司马光所作祠堂记是在蔡襄死后十七年,所以说蔡襄不可能书祠堂记。再者,从碑刻的书丹人系衔可判定祠堂记与蔡襄无关。关于书丹者的系衔,现存石刻与几种流传整理本文字完全一致,以王昶金石萃编所录为例,云:安武军节度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充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太原军府事及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广陵郡开国公。观蔡襄一生仕历,据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王储东都事略及宋史本传,从天圣八年举进土甲科步入仕途开始,主要任职有知福州、知谏院、知泉州、知制诰、知开封府、拜三司使、知杭州、拜端明殿学土,最后徙南京留守未行,丁母忧而卒。以上可知蔡襄与祠堂记的书衔没有关联,据此可
6、断祠堂记非蔡襄书丹。韩缜书祠堂记之探讨韩缜书祠堂记的说法,出于民国鲁式谷等编当涂县志与徐乃昌编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三,二书所录北京韩魏公祠堂记,出于当涂县,是南宋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六月韩琦曾孙韩膺胄重刻之石。是该碑第三次重刻。安徽通志稿描述书丹者结衔在碑阴,云:r补刻记文分两截刻,每截七行,行十字,字径一寸一分。结衔三行,字径九分,均正书。韩膺胄重刻两行,字径七分,分书。鲁式谷对当涂祠堂记碑的存韩缜名字有个特别赞述:右碑今以吾邑所存祠堂碑记相校,文字互有完缺,惟碑阴题衔以下较安阳碑为完整,知书碑者为韩缜。中州金石记安阳县志所谓蔡襄书者,乃碑字残缺后臆测之词。当涂县志与安徽通志稿皆记有碑的
7、位置,碑的尺寸,碑的字体及字的大小,存在状态等,知其载述的根据是原碑。所录韩缜应可相信。从结衔的内容看也与韩缜符合。祠堂记的结衔与韩缜一段时间内的任职官衔吻合,续资治通鉴长编有记载8。宋会要辑稿记录更具体:六年十一月九日,制以观文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河南府韩缜为安武军节度、冀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知太原军府事9,与祠堂记记载基本一致。而其勋阶爵秩上柱国广陵郡开国公未知何年获得,但在元丰八年五月朝廷颁发的知枢密院韩缜拜右相制、元丰八年十二月颁发的右相韩缜转正议大夫加恩制、元祐元年四月朝廷颁发的韩缜罢相转观文殿大学士出知颖昌府制中涉及增加食邑问题时,都写到了韩缜的上柱国广陵郡
8、开国公10爵位称号。这些应该可以证实韩缜书碑的真实性。从身份看,韩缜也是较为合适的书丹人选。韩缜(一。一九一一。九七)出身望族,哲宗初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知昌府河南府太原府,以太子太保致仕。且韩缜与韩琦虽非一家,但两家交往甚密,韩缜子韩宗武进士及第,韩琦之子韩忠彦镇瀛州,特辟韩宗武为河间令(宋史韩宗武本传)。又,韩缜与司马光同朝为官,哲宗立,韩缜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司马光同时为门下侍郎。韩缜的书法也名擅一时,见于著录的有跋范文正公书伯夷颂,铁网珊瑚卷二著录;流传于世的有钦闻帖,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外还有景祐五年书郭州新学记并篆额。碑文存山左金史志卷十六,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有著录
9、,因此从身份地位到书法水平,韩缜都应该是祠堂记书碑的合适人选。所以韩缜书祠堂记当无疑。祠堂记刊碑时口辨疑欲辨祠堂记的刊刻时间,需从祠堂记中两位结衔而尚无人论及的书家说起,即张燥与蒲宗孟。据安徽通志稿舆当涂县志录文:资政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扬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淮南东路兵马铃辖上柱国冯翊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三百户食实封捌伯户张璟篆。资政殿学士通议大夫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司公事畿内劝农使充大名府路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护军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一百户食实封壹伯户蒲宗孟。安阳碑中此两个结衔下缺人名。因此可知,原刻祠堂记是有篆额的,书者是张琛,但从今存安阳碑看己佚失。张燥(?一。九三),初名琥,字邃明。滁州全
10、椒人。宋史卷三百二十八有传。进士及第后,得王安石、吕惠卿知遇,自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改中书侍郎,以党附王安石被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郑州徙河南、定州、大名府,进大学士,知扬州。卒赠右银青光禄大夫,谥号简翼。蒲宗孟(?一一。九三),字传正,间州新井人,进士第,曾拜尚书左丞,被弹劾加费政殿学士知亳州,元祐初改杭州,移郸州。知河中府,移帅永兴、大名府。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十卷,作周敦颐墓志铭老苏先生祭文。第未知在祠堂记的镌刻中其贡献所在。(东都事略卷八十三)六艺之一录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其行楷蒲传正夏中蒲兵帖。关于祠堂记的刊刻时间,中州金石记载r元丰七年六月立,孙星衍说元丰七年(一。八四)六月,叶昌炽说:
11、元丰七年刻于昼锦堂记之阴,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相关说明文字也为元丰七年六月十八日刻O元丰七年六月十八日这个日期,如果说是司马光撰写碑文时间没问题,或者说是刻于大名府碑的书刻时间也没问题,那安阳碑的刻立时间则是不对的。安阳碑书写镌刻时间较大名碑应该晚了许多,这从书丹人的结衔可以断定。原碑落款职衔三人,有韩缜,结合前文笔者所论书丹人为韩缜J说,若不误,那么,韩缜有此官衔,据前引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韩缜是在元祐六年(一。九一)十一月九日受制为武安军节度使知太原府11,那也就是说,该碑的书写与刻立不会早于这个时间。又知碑篆的署名者张琛于元祐七年十一月从知大名府任上徙以资政殿学士身份知扬州J
12、12,元祐八年(一-O九三)六月辛酉,卒于扬州任13,则可知此碑不会晚于该时间。再检祠堂记结衔的蒲宗孟,三希堂法帖九册,有宋蒲宗孟致知府铃辖子中待制尺牍。蒲宗孟知大名府在元祐七年(一O九二)九月壬午14。将此三位结衔者的任职时间作比较,取其对每一个人都合适的公约数,可得出安阳碑祠堂记的首次书刻时间当在元祐七年九月到元祐八年六月的八个月之间。但今存碑据元代佚名河朔访古记记载,有可能刻于元代。河朔访古记云:昼锦坊庭西昼锦堂记碑一通,至元(元世宗至元一二六四一一二九四)间再模而刻。宋参知政事欧阳修撰,翰林学士蔡襄书,龙图学土邵必大篆。世称为四绝碑云。15既然昼锦堂记r再模于元代,摹刻其碑阴的祠堂记也有可能刻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