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20700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新唐书魏征传与司马光谏院题名记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可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羯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迂尚书左丞。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奏日:“征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虽情在无私,亦有可贡。“帝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他日,征入奏曰:“臣闻君臣协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唯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

2、知。”帝黑然改容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日:“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帝宴丹霄楼,酒中曰:“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征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尧舜也J帝大笑。(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材料二: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

3、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举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司马光谏院题名记)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卿所陈(八)谏(B)前后(C)二百余事(D)非卿至诚(E)奉国(F)何能若是1

4、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引”有“领,邀请”之意,和苏武传中的“虞常果张胜”中的“引”意义不同B. “责”有“责备、责怪”之意,和促织中的“因责常供”中的“责”意义相同。C. “瞿”是像鹰隼一样睁大眼睛惊视之意,文中是惊惧,大惊失色的意思。D. “萃”有“汇聚,聚集”之意,与成语“出类拔萃”中的“萃”意义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温彦博认为作为臣子应该注意行迹,远避嫌疑,但魏征认为作为臣子如果只注意个人行迹,那么国家的兴衰就很难说了。B.魏征认为良臣和忠臣有不同的地方,良臣对君臣皆有益,忠臣对君臣皆有害。

5、他的观点深深打动了太宗,他也因此受赏。C.魏征不随意逢迎圣上的旨意,意见不同时,更不会当面顺从背后又有所议论,他认为这不是作为一名臣子的本分。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D.庆历中钱君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后来司马光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他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讯,非是。(5分)译文:(2)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3分)译文:14 .结合两则材料,请简要概括作为一名合格的谏官应具备哪些品质。(3分)【答案】10. B、D、F11. B12. D.(1)太臣有诽谤魏征

6、包庇自己亲人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一身分点:“毁”诋毁,诽谤。“阿党”袒护,包庇。按讯:审问、调查、讯问,“是”电词,这样。句意一分)(5分)(2)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得分点:“汲汲”热衷,急切追求的样子。去:距离一句意1分,(3分)13. 见参考译文14. (1)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的名利得失。(2)勇于面谏,言行一致。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每条1分,共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太宗刚继承皇位,励精图治,改革治国之道,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刚正不阿,从

7、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就弹精竭虑为他服务,知道的事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太宗曾经慰劳魏征说:”您所陈述进谏的事,前后有二百多项,不是您诚心诚意报效国家,怎么能够这样?”那年,太宗又升任他为尚书左丞。大臣中有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的,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案,结果不是这样,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使自己的行为显明,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这些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命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存痕迹。”几天后,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道义上如同一个整体。置国

8、家大事于不顾,只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J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J魏征又跪下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样的人,忠臣是龙逢、比干那样的人。良臣使自身吗?”魏征说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动,赐给魏征五百匹绢。太宗在丹霄楼举行宴会,酒席间说:“每当魏征进谏而我不听从时,我说话他就不立即回应,为什么呢?”魏征说:“我

9、认为事情不可行,所以进谏,如果不听从就随便答应,害怕就要去施行。”太宗说:“你只管答应一声,随后再另行陈述议论,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退下又有背后的话J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再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背后的话,这不是稷侍奉尧、舜的做法。“太宗大笑。材料二: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微名声方面急切的大、就如同在利益方面贪求的人一样,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就可以逐个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喜是令人警戒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