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p** 文档编号:820923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石钟山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读文中三次笑的意趣,学习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重点)2 .探究苏轼见闻之知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难点)3 .多维度解读文本,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释石钟山得名由来,提升分析、推理能力。教学准备1.阅读历代学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文章:唐李渤辨石钟山记,B月罗洪先游石钟山记,清俞檄春在堂笔记,清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潘柏金石钟山记的前世后生,完成下列表格。作者石钟山得名由来作者依据郦道元李渤苏轼罗洪先俞槌曾国藩潘柏金2.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你赞同哪一种说法,或者你有什么新的见解?依据是什么?提示:可以网络检索相关文献,

2、或咨询其他学科老师,尝试运用地理、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分析石钟山得名由来。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石钟山记的脉络结构:全文围绕石钟山得名由来这一核心问题,由作者质疑开始,到亲自探查、解疑,最后抒发感想,揭示文章主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现实中的石钟山是怎样的一座山?大家看图片(PPT:石钟山图片,略)。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400米,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因石钟山记一文而名满天下。清代学者吕留良在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中评价此文: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J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究竟有何魅力?苏轼的翻案为何

3、会引发后世无数的争论?二、细读文本,解析“三笑蕴含的意趣(-戊中写了苏轼的三次笑,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三次笑的含义。(学生讨论,老师适时点拨。)1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余固笑而不信也。明确:第一次笑,是因为小童的举动幼稚可笑。这个笑字体现出苏轼从容自信的神态。追问:苏轼仅仅是在嘲笑寺僧和小童吗?明确:表面是笑寺僧和小童,实则是笑李渤,因为小童的举动是受李渤观点的影响。2 .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噌咙者,周景王之无射也;霰坎锋整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点拨:阅读文中描写实地考察石钟山过程的文字,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联系苏轼夜探时的行为和心理来分析。明确:(1

4、)第二段夜探石钟山的过程,作者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笔法,极力渲染夜景的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凸显了实地考察的困难,为下文写释疑之后笑得轻松愉快、欣喜自豪埋下伏笔。(2)苏轼克服困难最终找到事情真相,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推翻前人的谬误。这是一种胜利的笑,尤其是面对儿子苏迈而笑,把一个父亲在儿子面前掩饰不住的得意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追问:你对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霰坎镇籍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话有怎样的感悟?点拨:这里涉及两个典故,春秋时周景王为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命铸无射钟,并把国家律文铭于其上;歌钟是春秋时郑国献给晋侯的礼物,晋侯分一半给有功之臣魏庄子。可见无射

5、歌钟不是普通的乐器,是上层社会权力的象征,其演奏的音乐不仅有悦耳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实为洪钟。明确:(1)苏轼由水石相搏发出的巨大声音联想到古代音乐,无射歌钟都是钟名,与郦道元声如洪钟的说法一致,所以他发出了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感叹。(2)苏轼之所以认为水石相搏的声音好听,是其心理作用,衬托出他找到真相的喜悦和兴奋。此外,苏轼对典故的熟稔,也是自身学识渊博的证明。3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明确:这次的笑发生在苏轼考察石钟山之后的总结反思之时,是对李渤观点的彻底否定,是对李勃浅薄见解的嘲笑,流露出其自恃高明的心态。(二)结合三个笑字在行文中的作用,思考:本文在写作手法上与一

6、般游记是否相同?明确:三次笑出现的情境各不相同。第一次是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的不以为然的笑,第二次是夜探发现真相后轻松愉悦的笑,第三次是总结反思时全然否定谬误的笑。笑字贯穿文章的质疑一解疑一反思三部分内容,是行文的线索。三次笑也可看出本文区别于一般游记的写法:本文是一篇具有考辨性质的游记,与一般游记以景物描写为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传统写法截然不同,三笑把记叙、描写、议论有机结合起来,错综运用。特别是记叙、议论的运用,详述事实,证明观点,驳斥谬误,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三)三笑背后体现了苏轼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及探究,请用具体示例说明本文体现了苏轼怎样的精神?示例1:质疑批判精神郦道元认为石钟

7、山得名的由来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基于生活经验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仅仅是大石头与风浪的搏击是不可能声如洪钟的;对唐代李渤的叩击说,在苏轼看来,即使李渤亲自访其遗踪,但这种找两块石头敲击一下就得出结论的做法显得草率。苏轼博闻强识,同时还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即使从寺僧那里看到,叩击说已经成为共识,苏轼仍然不迷信,不盲从,这种质疑批判精神尤为可贵。示例2:科学实证精神苏轼对于前人的质疑是严肃认真的,思考也是严谨的。这也是他要亲自探访解开疑惑找到真相的思想基础。他先去寺僧那里访谈,又在夜晚亲临现场探查。于暮夜月明,泛舟江上,徐而察之,找到声音的源头,他并没有就此下结论,而是继续探查,

8、发现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此刻听到糜坎键整之声,与刚才的噌眩声相应,如乐作焉,至此真相大白。苏轼通过周密的考察,目见耳闻,全面判断,才得出自己的结论。示例3:渴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苏轼的考察不是轻而易举的,既要克服外在的困难,又要战胜内心的恐惧。文中对此有生动的描写: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这种阴森可怖的场景,解释了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苏轼在实地考察中体现出来的勇气和魄力,让人由衷地钦佩。小结:苏轼通过亲身实践,找到真相

9、,由此发出了强烈的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可乎?这句话点明全文主旨,苏轼记游不是为了纪念一段旅途,而是在于表达见解,引发思考,这体现了苏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质疑批判精神。这正是本文留给后人的最大的思想财富。三、阅读比较,探究苏轼见闻之知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一)阅读李渤辨石钟山记,你认为李渤是否应该被嘲笑?请结合具体文句谈看法。点拨:抓住文中描写考察过程的关键词句,比较李渤的考察过程及写作意图与苏轼有何异同。明确:李渤被嘲笑实属冤枉。(1)李渤在辨石钟山记中,写自己是幽栖于此地的,说明李渤对石钟山的熟悉程度要大于路过的苏轼。(2)李渤的观点并不是主观臆断,也是经过亲自考察之后才得出的结

10、论,而且李渤的考察跻崖穿洞询诸水滨,苏轼的考察只是旁观,前者更细致,更深入。(3)李渤写此文是为了聊刊前谬,其勇于纠正前人谬误的认真态度和批判精神与苏轼如出一辙,同时李渤的留遣将来的谦逊也显得境界高于苏轼。因此李渤不仅不该被嘲笑,反而应该受到赞扬。(二)通过课前概括罗洪先游石钟山记、俞栅春在堂笔记、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等文章的观点及依据,你认为苏轼亦为后人所笑,原因是什么?苏轼的考察存在哪些问题?明确:(1)苏轼考察的时间是暮夜月明之时,夜晚的能见度有限。(2)苏轼只考察了一次,看到的是一时一刻的石钟山,考察不够全面,应该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刻多去几次。(3)苏轼忽略了郦道元所处的北魏,与李渤所处

11、的唐代以及自己所处的宋代,三人所处三个不同时代,石钟山山体结构和石质可能会发生变化,苏轼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讨论,回答能言之成理即可。)(三)分小组讨论,探究苏轼见闻之知观点的思想价值及其局限。苏轼对石钟山的考察存在枇漏,那么,你认为苏轼基于此次考察得出的见闻之知的认识是否可靠呢?请说明理由。明确:苏轼的结论确有可商榷之处。他注重目见耳闻,近距离地观察事物,获得更直观的印象及第一手资料,值得肯定。但见闻之知也存在问题:(1)眼见不一定为实,例如海市蛰楼杯弓蛇影;(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直接的观察,角度不同,结论也不一样;(3)观察者的主观性在所难免,不同的人观察石钟山

12、后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小结见闻之知固然比主观臆断可靠但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为了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地认识事物,我们不仅要有直接经验,也要借鉴他人的经验,特别是书本知识,应对问题做全面的考量。四.多维度解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释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对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你赞同哪一种说法?或者你有什么新见解?依据是什么?(学生依据课前网络检索和阅读的相关文献,以及请教相关学科老师,分享运用地理、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分析石钟山特有的声音及外形的成因,推理判断石钟山得名由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老师点评,注意把握原则: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清晰;科学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否

13、恰当;可以让学生相互纠正。)五.课堂总结文学家靠心灵和情感感知世界科学家用实证和逻辑感知世界。石钟山记用文学笔法记录了一次具有科学性质的实证探究,在文中,文学和科学发生了奇妙的交叉,引发了无数后人的研究兴趣。当今时代的发展,让文学和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对真理的发现与探索则是曲折而漫长的,因此我们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做出更好的判断。六、布置作业1.对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请你运用地理、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说明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清晰、有条理。2.苏轼为何对石钟山的命名感兴趣?深层的原因是什么?请联系王安石新法之争及乌台诗案等历史背景知识,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