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运营中心井控管理以考促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运营中心井控管理以考促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体化运营中心井控管理以考促学试题一体化运营中心井控管理以考促学试题(三)包括单项选择题20题,多项选题20题,判断题10题,总计50题,每题2分,总分100分,7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1 .井控应急时,谁是现场第一责任人()A、高级队长B、安全监督C、现场总监(IjD、钻井队长2 .钻进作业和空井状态的井控演习应在()内控制住井口。A1分钟B、2分钟IC、3分钟D、5分钟3 .起下钻作业状态的井控演习应在()内控制住井口。A1分钟B、2分钟C、3分钟I、D5分钟4 .测井作业状态的井控演习应在()内控制住井口。A、2分钟B、3分钟(正碓泞案)C、4分钟D、5分钟5 .下套管作业状态的井控演
2、习应在()内控制住井口。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6 .防喷器组和控制系统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B.控制系统C.井口连接器、井口装置和钻井四通D.液控节流阀,7 .井控专业工具中的内防喷工具通常不包含以下哪项?()A.钻具内防喷器8 .顶驱安全阀C.皮碗式试压塞ID.投入式止回阀和钻头浮阀8 .下列不属于特殊井控作业设备的是?()A.强行起下钻加压装置B.旋转防喷器C.随钻测斜/测井设备D.精细控压设备9 .环形防喷器由液压控制系统操作。关闭时,工作液进入活塞下面的(),推动活塞上行推挤胶芯。A.开启腔B.关闭腔IC.开启油路D.关闭油路10.环形防喷器
3、打开时,工作液进入活塞上面的开启腔,推动活塞下行,作用在胶芯上的挤压力消除,胶芯在()的作用下逐渐复位,井口打开。A.开启腔油压B.自身弹性力,C.关闭腔油压D.惯性力IL以下哪项不是常用地面环形防喷器的公称尺寸?()A.228.6mm(9);MlB.346.1mm(35/8”)C.476.3mm(18-3/4)D.539.4mm(21-1/4”)12.常用地面环形防喷器的工作压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21MPa(3000psi)B.35MPa(5000psi)C.70MPa(100OOpsi)D.140MPa(20000psi)13.API防喷器组合SRRdA”表示?()A.自下而上分别是
4、:钻井四通、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和双闸板防喷器B.自上而下分别是:钻井四通、双闸板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C.自下而上分别是:钻井四通、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D.自上而下分别是:钻井四通、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14.API防喷器组合RSRdA”表示?()A.自下而上分别是:钻井四通、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和双闸板防喷器B.自下而上分别是:单闸板防喷器、钻井四通、双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C.自上而下分别是:钻井四通、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和双闸板防喷器D.自上而下分别是:单闸板防喷器、钻井四通、双闸板防喷器和环形防喷器答案)15 .自升式钻井平台上
5、,常用有两组不同尺寸和压力等级的防喷器组,其中大尺寸低压防喷器组通常安装在()?A.技术套管上B.表层套管上C.隔水导管上16 .防喷器的压力级别主要根据()进行选择?A.最大井底压力B.地层孔隙压力(正C.井口压力D.关井套压17.以下哪个设备不可以通过防喷器控制系统实现开关()?A.环形防喷器B.剪切闸板防喷器C.防喷器侧出口或四通处的液动放喷阀;D.液动节流阀18.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瓶位于以下哪个位置()?A.司钻控制盘B.远程控制台(C.生活区D.队长办公室19 .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瓶中预充的气体优先选择()?A.空气B.氧气C氯气(正确答案)D.氯气20 .防喷器控制系统的系统压
6、力通常为()?A.7Mpa;BJOMPa;C.21MPa;D.7-IOMPa二、多项选择题1 .井控演习和训练目的在于训练、测试司钻和钻井班组成员在井控应急情况下的熟练程度,通过演习和训练,以下哪些选项是井控演习的目的()。A、熟悉并遵守井控制度与规范(B、对各种预兆保持不间断识别和感知,及时判断井涌征兆(,C、行动敏锐和及时,并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规范D、对于井涌征兆的正确反应,并利用最短时间实施正确关井(工)E、检验核心设备处于可用的状态I?;)2 .井控演习中高级队长的职责包括()。A、对平台装置和所有在平台人员的整体安全负责。B、组织本平台井控演习相关人员参加作业者组织的压井作业前
7、会议,与其他参与作业方就压井作业措施和分工达成共识。二与C、井控演习时要在现场监督监控。C-D、井控作业过程中负责操作节流阀。3 .井控演习记录的内容包括()。A、演习名称、时间(正阿可充)B、演习情况C、演习评估,工)D、参加人员名单I4 .以下哪些选项是司钻在井控演习中的职责()。A、及时发现井涌并关井,是现场井控关井的第一责任人一工B、通知监督和队长井涌和关井情况(正确答案)C、确保井眼安全、监控关键参数和关井后的相关检查D、井控作业中操作泥浆泵5 .井控仪器、仪表通常包含以下哪几项()?A钻井液池液位计、密度计Ti俄M)B.顶驱转速表C.泵冲仪、气体探测仪(上D.立管和套管压力表6 .
8、钻井液处理设备通常包含以下哪几项()?A.液气分离器B.除气器,C.加重装置D.灌注泵、计量罐。(上旃主7 .在浮式钻井平台上,防喷器的密封胶芯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必须更换?()A.密封件的表面上出现纵向的裂纹或撕裂的损伤I8 .密封面已被大面积刮磨掉C.密封胶芯在超过93C(200T)的高温下在H2S的环境中使用过(D.环形密封胶芯在10分钟内恢复原来尺寸8 .在浮式钻井平台上,检查环形防喷器时应该:()A.不同尺寸的胶芯可交替使用B.确认使用的万能胶芯材质和其接触的流体性质相匹配;)C.万能胶芯试压时应不超过胶芯工作压力的70%:的工)D.更换下来的万能胶芯在下一口井仍可使用9 .在浮式钻
9、井平台上,关于环形防喷器的关闭时间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尺寸的环形防喷器都应在30s内关闭B.所有尺寸的环形防喷器都应在45s内关闭C.若尺寸小于18-3/4,那么环形防喷器关闭钻杆的时间不应超过30sD.如果环形防喷器的尺寸等于或大于18-3/4”,则关闭钻杆的时间不应大于45S(H确答案)10.在浮式钻井平台上,关于环形防喷器检查项目中应做的记录描述正确的是?()A.环形防喷器在更换密封胶芯时应做好记录,B.环形防喷器应定期进行功能试验并保存记录IC.环形防喷器必须根据APl标准和作业者的要求进行试压,试压记录保存完好I确答案)D.功能试验及试压记录只需保存6个月IL在开关环形防喷器时
10、,胶芯处岩屑堆积会导致()A.关井密封不严B.胶芯损坏IC.顶盖磨损D.环形防喷器整体偏磨12.环形防喷器的功用是什么?()A.密封多种尺寸形状的钻具与井筒形成的环形空间(B.全封井口C.长时间关井D.强行起下钻,13.防喷器组间有哪几种连接方式?()A.栽丝连接B.卡箍连接C.法兰连接D.焊接14.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应备用匹配相应防喷器型号的钢圈、()、压力表、阀门橡胶密封备件、()和易损件。()A.壳体B.螺栓DC.防喷器芯子,D.活塞15.以下哪一项属于套管四通的功能?()A.压井节流循环B.环空挤注水泥I那一C.为悬挂钻具提供净空高度D.释放环空压力I16.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一般根
11、据()、()和()进行配置防喷器?()A海况B.钻机的作业能力(C.地层孔隙压力ID.井身结构17.以下哪些设备可通过防喷器控制系统实现开关?()A.环形防喷器;()B.闸板防喷器;MLY)C.防喷器侧出口或四通处的液动放喷阀;D.液动节流阀18.防喷器控制系统的控制液存储装置主要包括?()A.控制液箱M”)B.各类管汇C.蓄能器瓶D.司钻控制盘19.当需要关闭环形防喷器时,在以下哪些位置处可以完成操作?()A.F.控盘(远程控制台)(L:B.司钻控制盘C.遥控盘ID.环形防喷器本体上20.对于防喷器控制系统,以下哪些功能是通过管汇压力进行控制的?()A.环形防喷器的开关B.管子闸板的开关(C
12、.变径闸板的开关(D.液动节流阀的开关三、判断题1.在各次开钻前、特殊作业(取心、下套管、测试、完井作业等)前,均应进行防喷演习。()A.正确,?;)B.错误2 .测井作业期间发生井涌,必须执行先安井后观察的原则,若情况允许时则可请示监督做好溢流观察的同时,打开环形防喷器快速起出电测仪器,关闭剪切闸板防喷器,按照“空井工况关井程序”执行关井。OA.正确?:)B.错误3 .一旦失电,储能器则无法实施关井。()A.正确B.错误I4 .高压管线连接,应优先选择法兰连接,因为由壬连接会由于震动而发生松动。OA.正确B.错误5 .环形防喷器又叫万能防喷器,可封闭井下所有钻具,一般在井控作业时先行使用。(
13、)A.正确B.错误(6.APIRP53规定在高压或超高压级别的防喷器组中,允许选配的环形防喷器工作压力比闸板防喷器工作压力降低一个压力级别。()A.正确(HB.错误7 .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按照IADC推荐标准选定所需防喷器组,一般为环形防喷器、单闸板防喷器、双闸板防喷器和钻井四通,按规定进行检验并保存最近一次的检验记录;所用防喷器组的压力等级应匹配IADC标准()A.正确(8 .错误8 .防喷器装好后要按作业者要求进行试压并保存相应的试压记录;()A.正确IB.错误9 .当防喷器控制系统蓄能器中的控制液压力过低或电泵发生故障时,防喷器控制系统的气泵通常作为备用辅助泵向储能器中输入和补充控制液。()A.正确(B.错误10.防喷器控制系统泵组的主要功能是当需要开启或关闭防喷器组时,能随时启动以提供防喷器组开关压力。()A.正确B.错误I